安建宏
【關鍵詞】 高中生物;網絡平臺;概念;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 G633.9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14—0090—01
一、網絡平臺的概念
網絡教學平臺是指通過 Internet,建立一個基于網絡支持的,可以提供共享學習資源和各種學習工具的虛擬學習環境。網絡教學平臺的結構由很多模塊組成,這些功能模塊覆蓋教學活動中使用的硬件設備、軟件系統、教學工具等。
網絡教學平臺支持下的互動學習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課堂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自主發展和主動學習為著眼點,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環境,著力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網絡信息資源共享的優勢更方便地用于教師的日常教學,教師在網上經過大量的篩選,提取其中適合于學生學習的具體內容、網站和網頁,可以使學生自主地進行學習。
二、基于網絡平臺的高中生物教學實踐
某高中在校內搭建了“互動e-平臺”和“視頻播客平臺”、“E道云平臺”,平臺包括資源庫建設系統、老師備課系統、自主學習系統和檢測系統,為“人人通”的應用提供了支持。(所謂“人人通”,就是指人機一體,無線上網,利用學校的網絡“E 道學習平臺”、電子白板、平板電腦、網絡資源等信息化技術進行教學。)
1. 課堂觀察結果分析。本文對該高中高二生物兩節課(共四課時),進行了課堂實錄,在網絡平臺的支持下,生物教學課程是如何進行,滿足新時代教育的要求的。 該高中采用的是大單元教學,所謂大單元教學就是指整體化學習思想的實踐,是基于問題或項目的教學,是學生在解決一個大問題或完成一個項目過程中,通過大量閱讀,收集信息,分析和解決問題。
在這個過程中,充分放大學生的自主性,激發學生潛能和學簇(相當于一個學習小組,6 個人為一個學簇)團隊潛力,讓學生成為自我主宰的學習主人,在有組織、有規范的條件下,實現學生自由學習、思考、交流、互助的學簇化的自動式課堂教學。
2. 訪談結果及分析。第一,老師們都認為在整合中限時檢測用得比較好,對學生進行限時檢測,結果很快得出,反饋及時,更容易讓老師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哪些地方學得比較好,哪些地方學得不好,可以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講解。如果用紙質檢測的話,檢測結果就不可能迅速得出,所以,限時檢測這塊在提高課堂學習效率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限時檢測在實際教學中是反響最好的。
第二,信息技術的使用,可以使老師的備課更加方便,大量的網絡資源,可以豐富老師的講課內容。老師可以在網上查找所有有關教學內容的資源,并且進行篩選,加工,處理,融入到自己的課堂教學中。
第三,電子白板用得比較好,尤其是它的交互性。電子白板與平板電腦的交互使用,例如思維導圖的使用,大大發揮了電子白板的作用即操作簡便,拖拽、移動、旋轉等功能在實際教學中得到了充分的使用。
第四,通過公共學習平臺,教師和學生的互動更加方便。利用留言區,或者各種聊天工具,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之間可以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互相交流各種學習心得,對于不會做的題目也可以互相討論。
三、建議
第一,教師認為平板電腦只是一種工具,不能為了形式而牽強附會地去使用,平板電腦要為課程服務,分清主次,信息技術是手段,課堂教學的重心是完成課程目標,不是信息技術的展示。教學設計應細化課程目標,以學生的理解能力為標準對細化的課程目標排序,從中找出重點和難點,用信息技術演示和化解重點難點,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整合過程在教學實踐中不斷被修正,教師和學生都可以從中受益,避免讓學生成為“電灌”的犧牲品。
第二,電子白板的使用,也使得生物課程學起來更加生動、形象,有助于理解各種動態變化的過程。由于生物課程本身的特點,生物具有微觀性、運動性和多樣性。電子白板操作簡便,交互性強,例如講蛋白質的合成,需要轉錄和翻譯,利用電子白板可以拖拽、放大、縮小、移動的特點,十分形象地把這個動態過程理解了,如果是傳統的教學,學生必須在腦子里構建整個移動的過程,沒有實踐的操作,很難想象整個過程的來龍去脈。
第三,微課的使用,可以加強學生對重點知識的理解。是為優化教學過程而服務的。通過微課,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也使枯燥的生物概念,生物常識變得直觀化、具體化,生物是一門與生活聯系特別緊密的學科,理論聯系實際,可以更好地達到教學目的。老師們自己利用軟件可以錄制微課,因材施教,不必非得使用網上錄好的微課,這也體現了微課使用的靈活性。
編輯:張 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