昝項捷
里約奧運會后,乒乓球運動的熱度迅速升溫。隨著國球文化在高校校園里的傳播,乒乓球課越來越受到高校學生的喜愛。高校體育開設好乒乓球這門課不僅有助于大學生身心發展,而且可以推動乒乓球運動在高校更好地開展。
研究對象為嘉興職業技術學院、嘉興南洋職業技術學院、嘉興學院、同濟大學浙江學院、嘉興技師學院、嘉興秀水專修學院六所高校的乒乓球教學現狀。通過師資現狀、課程要素現狀、學生現狀、場地器材現狀、教學效果現狀等六個方面分析研究嘉興高校乒乓球的教學現狀,從而提出切實可行的對策,意在提高乒乓球課的教學質量,激發學生對乒乓球的興趣和對于體育運動的興趣。
文獻資料法、調查問卷法、邏輯分析法、數理統計法
本文試圖對嘉興市高校乒乓球教師的性別年齡結構、學歷專業結構和進修培訓情況幾個方面進行調查和分析。
3.1.1 性別年齡結構的調查分析

表1 嘉興高校乒乓球教師性別結構的調查結果

表2 嘉興高校乒乓球教師年齡結構的調查結果
通過調查,乒乓球男女教師的比例為2:1,男女教師在上課的時候教學風格會有所不同,而基于體育課的性質以及高校體育課面對全校不同分院的學生,這樣的性別比例分布較為合理。
隨著年齡的增長,同一個教師在不同年齡階段表現出的教學水準和風格會有顯著的差異。教師在職業生涯的不同階段,其教學組織能力、師生互動性、創新能力都會呈現不同的特點。調查表明,31歲至45歲的教師占到了61.2%,成為嘉興高校乒乓球教師的中流砥柱。這部分教師已經在工作中、積累了多年的教學經驗,同時他們的思維活躍、創造能力強,在工作中能夠與時俱進,保持跟學生的距離。但是,41歲以上的教師只有4人,這部分教師往往具有豐富的科研經驗和水準,這樣的現狀是不利于科研工作開展和推動的。總體來看,教師年齡總體分布較合理,要加大以老帶新的力度,重視對于青年教師的培養,增強他們的科研能力,使之成為教學科研雙肩挑教師。
3.1.2 學歷專業結構的調查分析

表3 嘉興高校乒乓球教師學歷結構的調查結果

表4 嘉興高校乒乓球教師專業結構的調查結果
調查表明,高校乒乓球教師的學歷主要集中在碩士,這與近年來全國高校招聘教師必須是碩士以上的政策有關,同時現階段高校對于本科和碩士的擴招也使得一大批體育本科生能夠取得繼續攻讀研究生的機會。體育教師隊伍里大量碩士研究生的涌入對于提高整支隊伍的先進性和科研水準是有幫助的。但是調查也表明,大多乒乓球教師并非乒乓球專業的,有很多教師是學校集體組織培訓學習和自學乒乓球從而應對教學需要。乒乓球教學需要教師準確的動作示范作為前提,大量的兼職教師很難正確的示范動作,影響教學的效果。
3.1.3 進修培訓的調查分析

表5 嘉興高校乒乓球教師培訓進修情況的調查結果
事物是發展和變化的,作為運動員要不斷的創新自己的技戰術能力來適應競技的需要,同樣作為體育教師,需要跟上先進的教學理念,以適應現代教育的需要。調查表明,培訓次數在1-3次的人數最多,有11人,占到總人數的61.1%;培訓次數在4次以上的總人數才5人,說明高校對于乒乓球教師乃至體育教師的培訓次數太少,學校和相關組織應該定期組織培訓,特別是青年教師,他們往往具有較強的專業技術能力,但是在教學理論,方法和手段上缺缺乏經驗。
3.2.1 教學目標的調查分析
現代體育課的目標主要分為五個方面, 即運動參與目標、運動技能目標、身體健康目標、心理健康目標和社會適應目標。可以看出,現代體育教學更加注重提高學生的身心健康,區別于傳統體育教學里重點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專項技能。經過調查表明,嘉興高校的乒乓球課,幾乎都是把重點放在了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和乒乓球技術上,對學生的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性并沒有很好的關注。
3.2.2 教學內容的調查分析
合理的安排教學內容,可以使得學生循序漸進學習乒乓球理論和技術,獲得更好的學習體驗和更快的技能提高,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培養其終身體育意識產生可能。

表6 嘉興高校乒乓球課內容的調查結果
從調查可以看出,教師們把乒乓球的基本動作教學和賽練放到了最重要的位置,其占總課時的百分比達到了74%。這是正確的,體育課區別與文化課,需要大量的練習時間作為掌握技術的基礎。如果光說不練,學生不能從實踐中獲取經驗和感受,其他的理論課也成為一紙空談。同時我們也看到,很多教師在教學中增加了乒乓球比賽的賞析,學生通過觀摩高水平運動員比賽獲取間接經驗,從而在自己的練習中加以模仿,這對于提高體育課的教學效果具有促進作用。
在對于技術課內容的調查中,各個高校的乒乓球訓練內容主要集中在正手攻球、反手攻球,而對于弧旋球、搓球和發球等旋轉技術涉及甚少,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學生的基礎普遍較差,整個教學周期比較短。但是,如此的教學安排確實阻礙了學生對乒乓球的全方位學習和體驗,單一的教學內容降低了學生對于乒乓球運動的熱情。
3.2.3 教學方法的調查分析

表7 嘉興高校乒乓球課教學方法的調查結果
調查表明,嘉興高校乒乓球老師在教學中采用集中示范法和分組練習法的教師占比達到了100%,說明大部分老師在教學中還是非常喜歡傳統的教學方法的。同時我們看到在教學中采用多球訓練的教師也占到了27%,說明乒乓球教師隊伍中專業教師的比重正在提高,一些專業的教學方法也在慢慢的采用和普及。但是值得一提的事,傳統的講授法和練習法并沒有發揮學生主體的地位,更多的是教師主導,學生被動接受,而多球訓練法雖然能滿足一部分基礎較好的學生需要,但是一些沒有基礎的學生也許反而會因此成為負擔,并且多球訓練本身的性質也決定了只能滿足少部分學生的需要。
通過調查,我們可喜的看到,有將近一半的教師在課堂中運用了多媒體教學和游戲輔助教學的方法,這樣學生通過觀摩比賽提高對乒乓球的興趣,通過游戲提高了課堂的參與度,增加了和教師之間的互動,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所以此類能增加學生學習主動性的創新教學方法應當大力提倡。
3.3.1 學習動機調查分析
動機激勵和維持人的行動,是由一種目標或對象所引導、激發和維持的個體活動的內在心理過程或內部動力。

表8 嘉興高校乒乓球課學生學習動機的調查結果
調查表明,大多數學生選擇乒乓球課程是因為本來就有興趣,在這部分人當中有相當一部分人在此基礎上還有強烈的提高乒乓球水平的目標。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有了這個前提,學生才有主動學習的動力。有46%的學生以鍛煉身體作為動機,這部分學生的動機不是很強烈,但是也屬于積極范疇。同時,調查表明本著“拿學分”“跟著朋友選課”來上乒乓球課的學生也占到了43%和34%,此部分學生的動機明顯消極,教師應當在初期的教學中施加積極的影響,培養和激發學生正確的學習動機。
3.3.2 學生乒乓球基礎的調查分析

表9 嘉興高校乒乓球課學生乒乓球基礎的調查結果
經過調查發現,在選修乒乓球公選課的學生中沒有基礎占大多數,達到90%,其中零基礎的占比達到20%。數據表明大部分學生在上大學之前沒有經歷過正規的乒乓球教學、訓練,即使有些學生平時經常打乒乓,但是也只是憑著自己的感覺隨性的做動作,對乒乓球技戰術的理解都是不科學的。如此現狀確實給乒乓球教學帶來很大的困難,乒乓球由于本身回合短,撿球又費時間,加之學生基礎薄弱,這就進一步阻礙了學生對乒乓球產生興趣。當然我們也看到,在大學之前經歷過訓練的學生也有8%,對于這部分學生,教師要注意因材施教,盡量把基礎接近的同學安排到一起訓練,并布置與其他同學不同的學習任務。
3.4.1 場館和球臺數量的調查分析

表10 嘉興高校乒乓球課場館和球臺數量的調查結果
從表中的數據可以看到,各個高校的乒乓球臺數量和上課的人數明顯供不應求,所有的高校都不能保證上課的時候兩個人使用一張球臺,甚至有高校出現了6個人擠在一張球臺練習的情況。乒乓球運動本身就存在撿球時間多、實際練習時間少的特點,如果很多人使用一張球臺輪換的話,就更加不能保證學生在一節課當中的有效練習時間,不利于學生對于技術動作的學習。
3.4.2 場館硬件設施和使用球拍的調查分析
乒乓球運動雖然對場地面積要求不高,但是對場地和球臺的要求比較高。

表11 嘉興高校乒乓球課場館硬件設施和使用球拍現狀的調查結果
通過調查可以看到,大部分高校的乒乓球館都沒有鋪設木地板,只有2所高校為乒乓球館鋪設了木地板。但是在調查中發現,即使鋪設了木地板,地板依然打滑。由于乒乓球公選課的學生大多乒乓球基礎較差,所以是否鋪設木地板對于教學影響的效果不大,但是地板打滑無論對于初學者還是進階者的提高都是有很大影響的。調查表明,只有一所高校的地板不打滑。加之各高校的乒乓球隊一般和公選課共用場地,所以建議高校都為乒乓球館鋪設地板或者塑膠。調查發現,所有的高校都讓學生自備球拍,這樣的安排比較合理,因為乒乓球運動對器材的依賴性較高,長期使用同一塊球拍,容易建立較為穩定的手感。
3.5.1 學生對教師教學滿意度的調查分析

表12 嘉興高校乒乓球課學生對教師教學滿意度的調查結果
調查發現,持不滿意態度的學生總數占到了11%,雖然不多,但是也反映出當前教師的教學方法已經不能適應學生的需求,不能跟上發展的腳步。調查也發現,學生不滿意的原因很多,但是最集中的還是教師上課消極。同時,滿意度為“一般”的學生竟然占到了45%,這部分學生大多處于消極上課,對體育課無所謂的態度。這一方面反映了當下體育課不受重視的現狀,同時作為體育教師應該積極的創新教學方法,在教學的過程中發揮教師的主導性,重視學生的主體性,增加互動,提高學生的運動參與度。
3.5.2 學生對乒乓球的興趣和是否愿意將此運動持續下去

表13 學生對乒乓球的興趣和是否愿意參加
從表中可以看到,大多學生在經過乒乓球課的學習后,并沒有對乒乓球產生興趣,同樣也不愿意參加課外的乒乓球運動;部分同學就算課余去練球,也是為了參加考試,并不具備真
正的主動性。這樣的教學效果是違背大學體育與健康的初衷的。雖然造成大學生對體育運動熱情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體育課教學環境的影響也是不可忽視的,無論是現高校乒乓球教學的硬件、教學形式或者是高校體育教師的上課投入性,很大的一部分都無法滿足學生,這也是導致教學效果下降的原因之一。
各個高校應該投入更多的資金用于體育教師的培訓,重點對教師的教學能力進行充實提高,同時通過培訓提高教師的專項理論知識、訓練知識,以此提高訓練院隊的業務能力,并為科研打下理論基礎。同時,高校體育部應該切實提升部門內的科研氛圍,多交流,多討論,不斷提高年輕教師的科研能力。
高校乒乓球教師要拓寬思路,從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社會適應四個方向開展教學,而不是傳統的只關注某幾項乒乓球技術的學習。在體育課上,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健康第一”的思想,培養其終身體育意識,使其能夠在課后自覺的加入到體育鍛煉中去。通過合理的安排教學內容,增加課堂的互動性、娛樂性和趣味性,提高學生的主動性。
良好的體育設施和器材會直接影響到運動體驗。學校應當投入資金給乒乓球館鋪設地膠和增加球臺數量。由于乒乓球桌(特別是球網)是易損耗器材,所以學校要派專人監督和保管,對于一些陽光能夠直射到球臺的透光口進行半透光處理,直射的陽光對于球臺的傷害是巨大的。同時在乒乓球場地內,要多設標語,提醒學生愛護球臺和地板。學校也應當多布置一些室外的乒乓球臺,這些球臺能給學生帶來不一樣的乒乓球體驗。
各高校乒乓球社團應當擔任其建設乒乓球校園文化的主力軍,其社員則應充當先鋒隊伍。經常性的開展乒乓球社團活動,并聘請專業老師或者校隊隊員正確、有效地指導。定期和兄弟學校進行聯誼,如此,學生才能以球會友,體會到體育運動給他們帶來的另一種快樂。學校內部也要定期舉辦院級、校級的聯賽,對外要多參加市級或者省級的比賽,通過增強乒乓球運動的競技性,而使得各個層面的標桿學生充滿動力去練球,從而帶動更多的學生積極的投入到乒乓球的練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