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鐵元
根據題為“沒有想過要調換專業學習”的回答,可以看出總體均值相對較低,僅有2.78。得出明顯的結論是,僅有34%的同學沒有或是幾乎沒有這種想法,且多為男生,男生在此問題上的均值達到3.12,而女生只有2.33,數據上看相差很大,甚至女生只有3人選擇了“完全符合”,即從未想過要換專業學習。公管專業有37.5%的同學選擇了“完全不符合”這個選項,也就是說有37.5%的同學完全承認自己想換專業。經管專業有15%的人選擇該選項,比例遠低于公管專業的同學。
根據題目“我有過在本專業繼續深造的想法”的統計結果可得,該題的總體均值相對較低,僅有2.67。但公管專業的同學此題均值較高,達到3.64。此項數據符合考研當時的情況。四個年級中大三年級的均值遠高于其他三個年級,考慮到大三年級開始實習和備考,因此對專業的了解和選擇更加明確。
調查結果顯示,男女生在大部分題項上的差異不明顯,sig值均大于0.05,也就是說類似于“我沒有想過要換專業學習”“我了解所學專業的就業狀況”“總體上我了解我所學的專業”等問題上男女生的看法和選擇相近。而在某些問題上顯示出男女生的顯著差異,即sig值小于0.05,也就是在此類問題上男女生的看法差異較大,例如 “總體上我喜歡我所學的專業”。在大部分題項上,公管專業和經管專業雖有一定差異,但差異不顯著。
從問卷可以看出,與經管專業的同學相比,公管專業的同學想要調換專業的同學比例更多,與之對應,兩個專業的同學在對所學專業的了解程度和喜好度方面也呈現了相似的差異,即經管專業的同學比公管專業的同學對所學專業的了解程度和喜好程度更高。這種正比關系的差異表明,學生們的專業認同對其想法和學習等方面都產生了相應的影響。
大學生對自身專業的認同程度直接影響到了大學生的學習情況。在閱讀書籍和花費時間上,隨著年級和專業的不同呈現的差異較大,結果也基本樂觀。從三個維度上看,同學們的喜好度相對較高,但認知度和投入度較低。
隨著年級的升高,學生對專業的了解也越來越深入,認知度越來越高,對專業的喜好程度和滿意程度也與年級的變化成正比。但由于實習、準備考試等原因,某些題目的變化呈U型,如在專業上所花費的時間,大三年級明顯低于其他三個年級。從閱讀書籍的情況來看,大一和大四同學明顯高于大二大三同學。
基于公管專業和經管專業所學的知識體系有所差異,專業方向也不同,其涉獵的知識不同,因此雖然兩個專業的同學對專業的喜好程度較為相似,但是在一些題目上也出現了明顯差異。根據得到的數據,在閱讀專業書籍和在專業上所花費的時間方面,公管專業同學要多于經管專業的同學,而經管專業的同學在對專業的了解和認知程度上要高于公管專業的同學。出現這種差異的原因可能有多種,首先是兩個專業所學內容的差異和對學生的素質要求不同。公管專業的課程更偏向于理論,因而可能出現學生在課程上花費時間多但了解程度不高的情況。
男女生的差異在大部分題目上表現得不明顯,例如對所學專業的了解程度、閱讀專業書籍的情況以及在專業上所花費的時間等。而在對所學專業的就業狀況的了解上男女生表現出了顯著的差異,在對專業的喜歡程度上也有明顯的差異。
管理學院本科生在對所學專業的了解上的調查結果處于中等水平,甚至一些同學幾乎不了解或者是認為自己根本不了解所學的專業,這種情況在大一年級更為嚴重。由于剛步入大學校園,大一學生出現這類問題是相對正常的,但此次調查是在經過了一學期的系統學習之后,大一學生應該相比剛入學來說更加了解,而且這一學期是其接觸新內容較多的時間段,因此同學們在系統學習之后的認知程度仍舊較低。
專業書籍的閱讀和專業實踐的參與都屬于投入度方面的問題,也是衡量同學專業學習程度的重要表現,而這兩方面也都無法達到中等水平。專業書籍的閱讀方面的調查數據顯示,大二大三的同學們要低于大一大四的同學們,而大二大三時期正是需要在專業方面投入精力更多的時期,也是大學期間關鍵的學習時期,在此階段的專業書籍的閱讀情況結合課程的教學會相得益彰。
和兩個專業之間存在的差異類似,男女生之間在專業認同方面的差異也比較明顯。主要表現為女生的投入度較高而喜好度較低。女生們在所學專業上所花費的時間和閱讀書籍的頻次要高于男生,但想過要調換專業學習的女生卻更多。也就是說,從總體上看女生的專業認同程度要一定程度上低于男生,男女生的差異比較明顯。
專業、年級、性別的不同使得學生在對專業的喜好程度、認知度、投入度方面并不相同,對于從中發現的問題我們需要認真審視,學校從日常管理、學科設計、社會實踐的方面加強對學生的培養,本科生業要從思想上加強對本專業的認同感,重視自己的專業,行動上積極將本專業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知識,促進理論與實踐的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