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華
【摘 要】隨著經濟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各國經濟交往愈加頻繁,國與國之間的經濟貿易規模越來越大,導致國際市場的競爭越演越烈,各國之間的貿易摩擦日趨激烈。然而在合規的國際貿易活動中,一直存在和自有公平對抗以及其他不和諧的問題,擾亂了國際貿易的秩序。尤其是最近幾年,全球經濟低迷時我國經濟仍然穩定上升,引起了某些國家的恐慌,使得針對中國的各種貿易保護主義行為呈上升態勢。本文從會計學入手研究出口貿易問題,結合財務會計來尋找解決出口貿易風險的方法 。
【關鍵詞】出口貿易風險;會計應對;方法
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高速發展,世界經濟融合的步伐更大。有些國家因為存在地方保護主義或者別的自私的理由,會給國際經濟交流設置各種障礙,導致出口貿易風險大大增加。在這種形式和環境下,我國企業一定要時刻提高警惕,做好準備,從容不迫地迎接各種挑戰。因此,有關國際貿易風險防范的研究是具有理論和現實意義的。
一、前期相關研究回顧
左武榮,(2005)在文章中提到增加貿易風險的原因之一是技術性貿易壁壘,簡稱“TBT”,他認為這是指一國以維護國家安全或保護人類健康和安全,保護動植物的生命和健康,保護生態環境,或防止欺詐行為,保證產品質量為由,采取一些強制性或非強制性的技術性措施,這些措施成為其他國家商品自由進入該國的障礙。關于如何應對貿易風險,從會計的角度出發,孫錚、劉浩早在2005年就提出了以下五點:(1)企業根據反映了市場供求關系的市場信息做出各項生產經營決定,并且不存在國家的實質性干預,在計算重要的成本投入時基本上是按照市場價格;(2)建立一套而且是惟一的符合國際會計準則的、賬目清楚的報表體系,這套報表應當由獨立的機構根據國際會計準則進行審計;(3)企業生產成本和財務狀況不再因為過去的非市場經濟制度而受到嚴重扭曲;(4)企業應受財產法和破產法的管轄,由此保障企業管理的法律安全和生產的穩定,不受政府干預而成立或關閉;(5)貨幣兌換按照市場匯率。王淑琴(2003)在研究國際貿易風險時,提到有些會計人員素質不高會增加防范風險的難度。會計人員綜合素質不高是導致會計信息不可靠的首要因素,而會計信息必須做到真實可靠才能幫助管理者做出最合理的選擇,我們不論是在防范國際信用風險時對合作伙伴的資信調查,還是反傾銷應訴,都要求企業會計信息真實可靠。
二、出口貿易需要面對的主要風險
加入WT O使我國進入了世界經濟的大市場,但也帶來了更高的出口貿易風險。貿易的方式繁多也導致了風險的種類多變,出技術性貿易壁壘以外,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反傾銷
歐美國家沒有正確認識到中國是發展中的市場經濟國家,而依然使用替代國價格來衡量產品定價,也就是參照經濟水平和中國差不多的國家,選擇該國同類產品的價格當做我國出口產品價。這樣的方法過于隨意不公正,很可能會判定我國傾銷。
(二)特殊保障條款
中國加入W T O時建立了特保條款,這是違背世貿組織歧視原則的。該條款規定中國加入WT O的15年后,一旦中國產品進口數目暴漲,對市場秩序有所干擾或威脅,或者貿易轉移了,則世貿組織的成員是允許實行針對中國的特殊保障的。此條款加劇了我國的單邊義務,十分不利,比起反傾銷更為任性。
(三)出口貿易信用風險
1、無單放貨。無正本提單放貨,表示承運方在沒有收到提貨單時就把貨物交付了。由于目前的環境下,無單放貨已經十分主流,因此有些進口商就實施了利用FOB條款可能帶來的HOUSE提單進行詐騙。2、軟條款信用證。所謂軟條款信用證(L/C with soft terms或稱soft clause L/C),主要表示信用證看起來完整,但其實暗藏一些不靠譜的條款,有可能會被開證方解除,是一種可能被取消的憑證,并不可靠。(應誠敏、刁德霖,2005)3、信用證軟條款套用無單放貨情形。在各種糾紛中,這種情形的詐騙是是最惡劣的,結合了信用證和HOUSE提單的手段。4、賒銷風險。賒銷表示在沒有收款的情況下先讓經銷商進行銷售的活動。由于很多情況都缺少擔保,因此會造成較高的風險。
三、解決我國出口貿易風險的會計環境的方法
我國經濟與世界經濟接軌的同時,貿易風險不斷增大,貿易風險的種類也隨之增多,這是為什么呢?下面就從會計角度出發對我國出口貿易風險存在的原因進行具體分析。
(一)盡量消除國外對華歧視性法律和政策的影響
西方國家無視我國已經不是西方反傾銷法中定義的“非市場經濟國家”的情況,而選擇用替代國價格來衡量我國產品價格。實際在改革開放之后,中國的市場經濟迅速發展,已經有九成以上的產品完成了市場定價。雖然這幾年有些國家開始在我國產品價格上開始了變通,但我國仍然沒有解決“非市場經濟國家”的問題,比如歐盟在市場經濟待遇的5條標準就對我國進行了許多限制。并且,很多國家在挑選替代國時十分任性,甚至選擇經濟水平比中國高出幾十倍的國家,并輕易認定我國傾銷。
(二)提高會計人員綜合素質
會計人員的素質很大程度地影響出口企業的經濟發展。會計人員素質不高將很容易導致出口貿易信用風險,另外在遇到反傾銷訴訟時,因為會計信息失真而不能及時有效地應對,從而導致訴訟失敗。
(三)加強企業防范意識
有的企業過于執著于出口量,只追求市場份額,并沒有考慮資金利用率等實質性指標來考量經營效果,且低估了風險。首先,一些企業在選擇貿易結算方式時并不根據客戶資信能力,而是一味遷就外商的要求,選擇了高風險的付款模式 (D/A、D/P),給外國不法分子的詐騙行為制造了機會。 其次,企業往往會放松對老客戶的資信調查,但是因為國際市場環境復雜不定,導致外商的資信和運營都會隨之改變,僅參照歷史準概況可能會讓企業出口遭受損失。再次,企業為了增加產品份額,提高市場競爭力,大范圍地采用賒銷政策,但是銷售完成不等于商品成為了資金的轉變,反之,商品一旦流出企業,企業就失去了對產品的控制和處理權,貸款又沒有收回,也就造成了較高的風險。
四、應對出口貿易風險的會計措施
(一)建立反傾銷會計信息系統
越來越多的國際業務讓國內企業有了外貿經營權,隨之而來的還有越來越多的反傾銷調查以及保障手段,因此建設并優化防止國家貿易風險和反傾銷的會計信息系統是很關鍵的。該系統需要集齊有關的信息,并對信息進行處理分析后總結出最有價值的部分,為反傾銷提供后盾。(1)讓出口信息有可靠的信息幫助。出口價格是否低于正常水平是判斷是否傾銷的首要依據。然后再考慮市場的價格情況來規劃生產,并依據國際市場價格對出口價格進行改變,盡量與之接近。反傾銷會計信息系統應及時、真實、全面收集銷售業務數據信息,如同類產品在進口國和國內的銷售價格,外國同類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價格、銷售規模和成本費用等狀況,有關目標市場的具體環境等等,以確保出口產品的價格不低于其正常價值,力爭避免發生國外的反傾銷案件。(2)為反傾銷應訴的會計舉證迅速提供有效證據?!胺磧A銷應訴的會計舉證主要是圍繞反傾銷調查問卷準備并提供會計資料及完成相關事務,期限一般只有一個月左右,但需要填寫的內容多達數百頁,且涉及面廣、專業性強?!保▍菄鵂N,2004)許多企業忽視了資料的重要性,在訴訟時就缺乏有效資料而被控傾銷。假如企業能夠事先準備,有自己的會計信息系統,就可以在日?;顒又屑皶r累計資料,如企業產品在國內市場和國外市場銷售的具體情況,國外同類產品銷售的具體情況,自身產品和同類產品的比較等。不但能夠獲得最可靠準確的資料,還能減少敗訴的風險及開支。(3)在應訴時,幫助選擇合適的替代國。實際狀況中,國內被認為可能反傾銷的企業都沒有市場經濟國家的待遇。所以替代國標準就必不可少,且選擇是很重要的,合適的替代國才能盡可能公平公正。歐美國家經常挑選經濟水平過高的替代國,忽視了我國產品的成本優勢情況,直接判定我國高幅傾銷,并收取大量的反傾銷稅,致使我國商品退出當地市場。反傾銷會計信息系統的存在,可以幫助企業在日常中不斷積累類似企業的數據資料,在訴訟時就可以提供有力幫助,選擇合適的替代國。
(二)規避出口信用風險
當今國際市場競爭激烈,放賬銷售和提供買家信用十分常見,各種各樣的貿易方式層出不窮,但我國很多企業的風險管理漏洞大、水平低,收匯風險極高,所以降低和控制出口信用風險是我國企業的重點研究問題。如今,不但是要有一套科學合理的內部風險管理機制,也需要會計風險預警系統來提高信用和抗風險的綜合實力。該系統的重點是客戶風險預警??蛻綦m然是企業的收益源頭,但同時亦是風險源頭,收益必須要在第一時間獲得客戶信用風險的預警。因此就要求做好客戶的資信調查,并實時進行更新,包括品質、能力、資本、抵押、條件這五要素。分析五要素并計算一些與財務相關的比率作為衡量的指標,包括流動比率、存貨周轉比率等。另外,還可以尋求專家幫助,更專業地進行分析和判斷,置定信用等級,依照等級來劃分不同的額度。
(浙江省土產畜產進出口集團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13)
參考文獻:
[1]孫錚,劉浩.反傾銷會計研究中的若干問題辯析[J].會計研究,2005(1).
[2]童云峰.上市公司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對策[J].商業研究,2002(244).
[3]王淑琴.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對策[J].財會研究,20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