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力· 艾克木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提升初中教學質量、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已經成為當前初中教育的一大熱點。本文結合新課程改革相關內容,探討相關教學措施,以達到提升初中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初中課堂活力的目的。
關鍵詞:初中生;學習興趣;新課改;教學質量
興趣的存在會使得人們主動獲取某一方面的知識或積極開展該方面的活動,并且能夠從中獲得情緒上的滿足。例如一個人如果對音樂產生興趣,自己除了經常唱歌之外,還會主動的收集新的的歌曲,并且努力去學習,這些都是由于興趣而出現的主動學習現象。在教學中,如何提高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呢?筆者從四個方面進行了嘗試:一是構建問題情境培養學生學習興趣;二是引導學生充滿信心的想象;三是及時向學生反饋學習的結果,強化學習興趣;四是通過科學適度的評價達到鞏固學習興趣的目的。
一、興趣對于學習的促進作用
學習興趣是學生基于學習需要而主動探尋知識、尋求事物的心理傾向,也是促進學生開展學習活動的內在動力。學習興趣的存在能夠使得學生持續積極、主動的關注學習活動。學習興趣能夠直接推動學生完成學習活動,而無需其他中介因素的影響,并且基于學習興趣能夠確保學生的大腦皮層一直處于優質興奮的狀態,學生存在較強的認知欲望,所以在學習興趣的影響之下,學生的學習質量和效率都遠高于無興趣狀態。
二、學習興趣產生的心理過程
學習興趣的產生,需要遵循一定的心理過程。學習興趣本身具有功用性、愉悅感、優越感、消遣性、相投性、無味性、厭倦感、無助感等認知與情緒體驗,通過對學習活動的認知能夠讓學生產生學習需要與學習行為,學習活動中情緒體驗直接關系到學生的興趣強度與方向。通過歸納總結學生產生和失去學習興趣的各方面因素,可以大致認為學生學習興趣中的認知和情緒部分是雙向、連續并且能夠發生變化的。所以學生學習興趣的產生和失去基本都是由認知和情緒體驗所主導影響的。因此對于學生學習興趣的產生、發展和變化的過程可以以這種形式理解,首先,功用性、愉悅感、消遣性以及相投性認知和情緒體驗使得學生產生學習的需要和動力,而如果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感受到的愉悅感高于厭倦感、優越感高于無助感,則能夠促使學習興趣出現并得到長期維持,并且在后期的學習過程中還能夠對學習形成各種新的認知,以及各種新的正、負面情緒體驗,對后續的學習興趣的出現和發展產生影響。通過對學習的認知和獲得的情緒體驗,會使得學習興趣逐漸發展變化。但是因為情緒體驗很可能會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所以對于學生而言,其學習興趣有時候波動很大,但只要學生對于學習形成穩定的認知,并且能夠在學習活動中長期獲得愉悅感、優越感等積極情緒體驗,就能夠保持較為穩定的學習興趣。
三、提升初中生學習興趣的具體措施
(一)構建問題情境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無法直接用以知識處理,但是可以使用與知識間接解決的情境稱之為問題情景。在問題情境中,問題難度是其組成因素之一。例如教師可以嘗試在學生的語言、概念以及事實三者之間制造不和諧情況,就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是為學生講解與原有知識體系相矛盾的信息;第二是通過發展不完全的認知體系,在學生還未能形成充分見解的時候,教師通過給出反例導致學生的認知失調;第三是針對一個問題給予多種可能的答案,讓學生搞不清究竟哪一個答案是正確的,導致學生出現認知沖突。這些方法都能夠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要實驗學生的心理發展水平和當前的知識結構,并且所創設的問題情境當貫穿于課堂教學的始終。
(二)引導學生充滿信心的想象。
針對當前初中生對于學習失去興趣的情況,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充滿信心的去想象當前學科是非常有趣的,從今天起要認真學習這門課,從這門課中可以獲得無窮的樂趣。同時教師還應當積極為學生展示該學科的興趣所在,讓學生其實認識的該學科的有趣之處,那么學生內心將會做好準備去學好這門課,并且能夠在學習過程中真正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三)及時向學生反饋學習的結果,強化學習興趣。
教師讓學生及時了解自己的學習成果,能夠對學生產生較大程度的激勵作用。學生在完成學習任務之后,其內心深處是存在知曉自己學習結果的欲望的,如果教師在此期間沒有及時告知學生的學習成果,則學生的欲望會逐漸消失,對于學生的后續學習而言沒有任何幫助;而如果學生在完成學習任務之后,教師第一時間向學生明確告知其學習成果,這可以使得學生對于知曉自己學習結果的欲望得到滿足,而與此同時,教師如果能夠就學生在此學習過程中所表現較好的地方給予贊賞和肯定,就可以讓學生充分體會到成功的體驗,并且在知曉自己學習結果的欲望促進一下,學生所獲得的成功體驗將會無限被放大,進而轉變成為繼續學習的動力和興趣。由此可見及時向學生反饋學習的成果能夠有效的強化學習興趣。
(四)通過科學適度的評價達到鞏固學習興趣的目的。
相對于指責和批評而言,鼓勵和表揚能夠更加顯著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為指責和批評會使得學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受挫,而鼓勵和表揚則可以幫助學生產生成就感。所以教師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對于學生所出現的問題應當盡量克制自己情緒,盡量以平緩的語氣指數學生存在的不足之處,同時還應當盡量從學生最近的學習過程中尋找其所存在的優點,并對其重點表揚和認可,隨后再繼續對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行強調,最后為學生鼓勵打氣,告知學生他一定能夠克服困難、解決問題。通過這種方式,能夠顯著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并且由于對學生的評價側重表揚,同時指出問題的語氣也較為委婉,所以可以更好的維持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和積極性,并讓學生通過獲得的表揚和認可切實感受到成功的感覺,達到鞏固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
四、總結
學習興趣能夠直接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產生影響,并且學習興趣的發展本身是遵循一定的心理規律,所以教師應當充分結合這一特點,合理地采取各項措施來達到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但需要認識的是興趣的培養本身緩慢且艱巨,很難在較短時間內就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效果,所以作為初中教師,對于學生應當給予更多的耐心和理解,從而可以幫助其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羅洪新.談初中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J].才智.2017(09).
[2]付立仁.淺談初中學生地理學習興趣的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