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郎大吉
摘要:不同品種的展葉時間、葉片數、分蘗時間存在較大差異;展葉時間對春青稞產量具有一定影響,但作用不顯著;葉片數與穂下莖節(jié)間長、株高、穂長、主莖每穂粒數、千粒重之間沒有線性關系或關系極弱;葉片數與產量之間有一定的相關性,但相關性不大。
關鍵詞:春青稞;展葉時間;植株性狀;產量;相關性
青稞即裸大麥,用青稞磨制成的糌粑是藏族人民千百年來不可缺乏的主食,也是釀制青稞酒的主要原料。青稞生育期較短、抗寒力強、適應范圍廣,在海拔2200~4200m的地區(qū)均能種植,主要分布在3000~4000m的地區(qū),其分布上限為4200m左右[1]。由于青稞特殊的適應性,在青藏高原有差悠久的種植歷史,僅西藏常年播種面積約占糧食總面積的60%左右,占糧食總產量的55%以上。
一、試驗材料、方法
(一)試驗區(qū)概況
林芝地區(qū)地處西藏的東南部。平均海拔為2970 m,年平均氣溫8.8℃,平均氣溫≥10℃的日數為160 d左右。日平均氣溫穩(wěn)定通過0℃的初日是2月4日,終日是12月19日,持續(xù)天數320 d。無霜期160~180 d左右,年平均降雨量650~700 mm,降雨集中在6~9月份,年總輻射為(6.1~7)×109 J/m2,光合有效輻射為(2.5~3)×109 J/m2。試驗地前茬為油菜,沙壤土,耕層淺薄,土壤肥力較低,地勢平坦,有灌溉條件[2]。
(二)試驗材料
從西藏拉薩、山南、日喀則、昌都地區(qū)收集各地農業(yè)生產大面種植的品種19個品種作為參試材料。
(三)試驗方法
試驗于在西藏大學農牧學院的農場里進行,按代號順序進行播種,小區(qū)面積為0.25m2,(行長1m,行距 0.25 m),于3/16、3/17進行播種,自3/28出苗后進行田間記載和性狀調查,收獲后進行室內考種。
二、結果與分析
(一)春青稞展葉時間和分蘗時間
1.展葉時間
農作物在一定條件下,主莖上著生的總葉片數基本上是穩(wěn)定的;出生幾張葉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該品種的生育進程。在同一時間播種的春青稞,因為不同品種而展葉時間和葉片數量也不相同。4#品種從第一葉展開到最后一片葉子持續(xù)時間最長,為70d,葉片總數為8-10片,其次為12#品種和13#品種的春青稞,展葉時間為68d,葉片數量達到11-12片,而14#品種從播種期到成熟期展葉時間最短,為59d,葉片總數只有9片。
2.分蘗時間
分蘗是青稞重要的生物學特性,掌握分蘗特點,了解其成穗規(guī)律,對確定適宜的基本苗數,預測其分蘗動態(tài)變化,以便培育和調節(jié)群體、合理地利用分蘗成穗,在生產上具有重要意義。某一節(jié)位的分蘗從該節(jié)位著生葉的葉鞘中伸出,習慣上叫作出蘗。從中可以看出,同一時期播種的春青稞不同品種之間分蘗的時間也不同。第5區(qū)的春青稞品種播種到分蘗時間最長,為54d;次為16區(qū),播種到分蘗時間為46d;可14區(qū)的春青稞品種從播種到分蘗為32d。
(二)不同品種葉片數與植株性狀及其產量的關系
1.葉片數與穗下莖節(jié)間長的關系
通過對這組數據分析,建立了葉片數(X)與穂下莖節(jié)間長(Y)的擬合曲線。葉片數(X)與穂下莖節(jié)間長(Y)之間的關系為:Y=-3.1696X+56.222(R2=0.1363)方程F值對應的概率P為0.060,大于0.05,葉片數與穂下莖節(jié)間長之間沒有顯著相關。也從相關系數(R2)看,葉片數(X)與穂下莖節(jié)間長(Y)之間沒有緊密的相關性。
2.葉片數與株高的關系
通過對這組數據分析,建立了葉片數(X)與株高(Y)的擬合曲線。葉片數(X)與株高(Y)之間的關系為:Y=-6.1000X+133.95 (R2=0.0635)方程F值對應的概率P為0.199,大于0.05,葉片數與株高之間沒有相關性。也從相關系數(R2)看,葉片數(X)與株高(Y)之間沒有緊密的相關性。
3.葉片數與主莖每穗粒數的關系
建立了葉片數(X)與主莖每穂粒數(Y)的擬合曲線。葉片數(X)與主莖每穂粒數(Y)之間的關系為:Y=-5.4722X+88.333 (R2= 0.1143)方程F值對應的概率P為0.459,大于0.05,方程擬合效果較差,顯著性不強,葉片數與主莖每穂粒數之間的線性相關性很弱。從相關系數(R2)看,葉片數(X)與主莖每穂粒數(Y)之間沒有線性關系。也就是說葉片數對與主莖每穂粒數影響不顯著。在生產上通過改變栽培措施,控制有效穗數比控制穗粒數和千粒重容易。因而有效穗數在春播青棵生產栽培上是個較活躍的因子,其次是穗粒數。
4.葉片數與千粒重的關系
葉片數(X)與千粒重(Y)的擬合曲線,葉片數(X)與千粒重(Y)之間的關系為:Y=0.6264X+36.766(R2=0.0061)方程F值對應的概率P為0.833,大于0.05,葉片數與千粒重之間沒有顯著性相關。從相關系數(R2)看,葉片數(X)與千粒重(Y)之間更沒有緊密的相關性。
5.葉片數與折合公頃產量的關系
葉片數(X)與產量(Y)的擬合曲線,葉片數(X)與產量(Y)之間的關系為:Y=-924.1X+12199(R2=0.0463)方程F值對應的概率P為0.054,大于0.05,葉片數與產量之間沒有顯著性相關。但從相關系數(R2)看,葉片數(X)與產量(Y)之間有一定的相關性,但相關性不大。
三、結果與討論
分析葉片數量與產量之間的關系時,發(fā)現與主莖每穂粒數、穂下節(jié)間長、株高、穂長、千粒重之間沒有顯著相關性,可與產量之間對比時,發(fā)現葉片進程與折合產量之間有一定的相關性,可相關性不大。出現這種原因,可能因青稞的品種不同而受到影響的。
參考文獻:
[1]李學信,陳斌,澤擁,達瓦拉姆.高海拔地區(qū)春青稞增產栽培技術[J].中國種業(yè),2008 (3):50-51.
[2]欒運芳,王建林,王恒良.西藏春播青稞冬、春習性的研究分析[J].大麥與谷類科學,2007 (2):3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