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守云
摘要 生態公益林建設作為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途徑,不僅關系地區生態環境、生物多樣性的保護效果,同時也關系經濟與社會的發展。鑒于此,本文主要以青海地區為例,探討了青海地區生態公益林建設現狀,并提出了相應的發展對策,以期為青海地區生態公益林建設提供科學參考。
關鍵詞 生態公益林;建設;現狀;對策;青海地區
中圖分類號 S77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17-0157-01
森林作為陸地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美化環境、吸熱降溫、吸碳放氧、水土保持以及氣候調節等作用。在嚴峻的環境保護壓力下,森林本身的生態公益性開始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重視,生態公益林已經成為林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全面保障生態公益林建設的有序推進,是有效保持生物多樣性、維持全球生態平衡的重要舉措。作為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地區之一,青海省一直以來都極為重視生態保護,在多年的發展過程中,生態公益林建設取得了突出的成績[1]。現闡述青海省生態公益林建設現狀,并提出措施,以期為生態公益林建設提供參考。
1 現狀
1.1 補償不到位導致林農經濟受損
隨著我國社會與經濟的全面發展,木材市場價格呈現不斷增長的態勢。但反觀青海地區生態公益林的經營情況,相應的補償資金明顯低于木材在市場中的價值,自然難以彌補因為公益林限伐之后產生的經濟損失[2]。與此同時,青海省的補償資金主要根據生態公益林對應的面積進行發放,并沒有綜合考慮對應的林分質量、類型以及區位等因素,顯然難以適應各個地區的實際情況。
1.2 生態公益林防護效益不理想
在生態公益林進行區劃界定的過程中,必須要充分尊重林權所有者的意愿,使林權所有者擁有較大的空間。盡管國家公益林、省級公益林均包含一定程度的補償,然而相較于同等林分類型、立地條件的商品而言,上述補償標準顯得過低。為滿足政府要求,同時追求經濟效益,青海地區的林農往往都會選擇將一些防護功能較弱、防護效益差的林地作為生態公益林,導致生態公益林的防護功能變弱、防護效益變低。
1.3 監測體系建設存在滯后性
生態公益林建設是一項漫長、復雜、系統的生態工程,只有進行全面、及時的監測,才能保障其對應的效益。根據青海省林業廳的相關要求,針對生態公益林構建相應的監測體系,并進行長期的監管。然而,因為各個地區實際情況存在差異,在監測體系建設方面存在滯后性,并沒有跟隨生態公益林建設的發展進行動態優化,導致監測效果并不理想。
2 發展對策
2.1 建立符合青海省的多元化補償體系
縱觀我國生態公益林補償資金的來源現狀,主要以政府投資為主,社會力量的參與非常少。從當前青海地區生態公益林補償問題來看,存在補償標準過低的問題,因而應在政府投資的基礎上主動發展社會力量,建立符合青海省生態公益林建設的多元化補償體系。具體來說,應遵循以生態公益林政府投入為主、受益者適當承擔的原則,通過以下措施,建立多元化補償體系。一是建立市場化運作補償體系,從內河航運、水利、電力以及旅游等相關企業的經濟利潤中劃出一部分用于對應地區的生態公益林生態補償;二是構建下游地區針對上游地區進行的生態補償體系;三是構建省、市生態公益林補償基金,通過加大宣傳力度,鼓勵企業和社會力量進行投資,并將其應用于生態公益林的補償。
2.2 通過合理經營提升防護功能與效益
由于不同林分之間存在差異性,導致其生態效益也存在較大的差異。青海林業局需正視當前生態公益林防護效益不理想的問題,采用合理的經營方式,全面提升生態公益林防護功能及效益。具體來說,針對林地利用率低、林分質量不高以及防護效益低的生態公益林,各級財政需要增加投入,加強管理,綜合利用撫育、補植以及封山育林等措施進行優化改造,打造有利于林木生長的環境,并通過培育多樹種混交、喬灌草相結合的復層異齡林,全面優化林分質量,全面提升生態公益林的防護功能與效益。
2.3 建立健全生態監測評估體系
針對青海省生態公益林監測體系存在滯后性的現狀,各級政府應綜合參考各個地區生態公益林建設的實際情況,制定有針對性、操作性的監測評估體系。各個地區應在生態公益林中建設固定監測點,定期針對公益林林分生物多樣性、吸碳制氧、水土保持以及林分消長等實施監測,同時引入一套科學合理的評估方式實施分析處理,并根據監測結果開展針對性的管理工作[3]。為保障監測評估體系的順利落實,還應制定相應的動態監測、評價以及預警體系,促進青海省生態公益林建設的有序推進[4-5]。
3 參考文獻
[1] 楊東,溫慶忠,華朝朗,等.基于生態服務價值變化的云南省生態公益林建設成效評估[J].林業調查規劃,2017,42(2):54-57.
[2] 梁林峰.山西省永久性生態公益林體系建設規劃布局及區劃界定[J].林業調查規劃,2016,41(6):77-82.
[3] 張飛.新疆生態公益林建設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國家林業局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5,14(1):20-23.
[4] 張秋根,杜天真,郭曉敏.生態公益林可持續經營的探討[J].林業資源管理,2007(2):34-37.
[5] 韋如萍,薛立.生態公益林建設與可持續發展[J].湖南林業科技,2003(3):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