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素雙
[摘要] 目的 分析綜合護理對老年糖尿病慢性并發癥患者的影響。方法 選擇養老機構中2017年4月—2018年3月間接受治療的60例老年糖尿病慢性并發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通過計算機隨機分組方案,將所有患者分為兩組,分別命名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中均包含30例患者。對照組患者使用常規護理方式,實驗組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結果 實驗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較對照組明顯更優,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將綜合護理應用于老年糖尿病慢性并發癥中,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是一種有效的護理方案,值得推廣使用。
[關鍵詞] 綜合護理;老年糖尿病慢性并發癥;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8)05(b)-0178-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on patients with chronic complications of diabetes in the elderly. Methods 60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complications of diabetes treated from April 2017 to March 2018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subjects. All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y the computer randomization scheme and named as the control group.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30 patients were included in each group.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routine care, and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omprehensive care. The treatment efficiency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Result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reatment efficiency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 the chronic complications of diabetes in the elderly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patients. It is an effective nursing program and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Comprehensive nursing; Chronic complications of diabetes in elderly; Application effect
糖尿病是一種以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其原因包含:家族遺傳、環境影響、飲食習慣、生活方式等[1]。目前醫學將糖尿病分為以下幾種:Ⅰ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型糖尿病及其余較為罕見的糖尿病;而Ⅰ型糖尿病發病人群為30~45歲之間,其主要癥狀為口干舌燥、饑餓、尿頻、體重降低、血糖明顯增高等癥狀;2型糖尿病多發于老年人群,其中肥胖者發病幾率較高,可導致高血壓、血脂異常等疾病,通常早期無明顯癥狀,可能會感到口渴、無力、血糖輕微增高[2]。且通常伴有其他慢性疾病,例如心血管、神經等疾病。該文以綜合護理對老年糖尿病慢性并發癥患者的影響展開調查,分析2017年4月—2018年3月間在養老機構中接受治療的60例老年糖尿病慢性并發癥患者的臨床資料,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養老機構中接受治療的60例老年糖尿病慢性并發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通過計算機隨機分組方案,將所有患者分為兩組,分別命名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中均包含30例患者。其中對照組男性患者17例,女性13例,年齡52~85歲,平均年齡(51.6±7.9)歲,病程1~3年,平均病程(1.4±0.6)年。實驗組男性患者12例,女性18例,年齡50~90歲,平均年齡(53.2±8.3)歲,病程1~4年,平均病程(3.2±1.3)年。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病情等一般資料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使用常規護理方式,包含藥物治療、控制血糖,告知治療期間需注意事宜等。實驗組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具體內容如下。
①基礎護理:護理前護理人員應了解患者的身體狀況,觀察其病情的發展,同時了解患者的過敏史及禁忌,進行合理配藥。血糖檢查完成后,使用生理鹽水進行靜脈滴注,保持病房通風、干凈,且時刻觀察患者是否出現過敏反應,對其呼吸、血壓及體溫等生命體征進行動態觀察,詳細記錄患者的液體攝入量及排出量。一旦發生異常及時通知醫生前來處理。
②心理護理:在服用降糖藥物的同時,還應給予患者心理治療,目前大部分對糖尿病患者的治療都局限于關注病情,而對糖尿病患者心理問題避而不見,護理人員應向患者普及糖尿病的發病原因、臨床癥狀及并發癥的相關知識,及治療時需注意的事宜,糾正其不正確的觀點,多講解成功的例子,解除患者的精神壓力和悲觀的情緒、建立患者的信心、保持愉悅的心情、積極的配合治療。
③飲食護理:在日常生活中,護理人員應合理控制患者的飲食,改善其不良飲食習慣,控制攝入總熱量和脂肪,在飲食清淡的前提下保證蛋白質、營養和碳水足夠,以低鹽、低糖、低碳水食物為主,禁食高糖分的水果、嚴格控制飲食,禁止吸煙、喝酒。
④用藥指導:遵醫囑指導患者進行用藥,且宣教患者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明確告知患者不可自行調控用藥劑量,使患者了解按時按量用藥的重要性,并記錄出現的不良反應,還可根據患者的身體情況制定相應的訓練計劃。
⑤對出現各種并發癥的患者,采取針對性的護理措施,例如腎功能不全、眼部病變的患者,護理人員應時刻注意患者的血糖變化并保持血糖的穩定,如患者血糖有明顯增高時應立即實施一系列降血糖措施。而對于神經病變的患者,護理人員可根據情況給予患者止痛片,實施局部按摩促進患者的血液循環。
1.3 評價標準
根據兩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進行對比。
1.4 統計方法
所有患者的臨床基礎資料均用SPSS 17.0或是SPSS 19.0統計學軟件處理,其中總有效率與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等計數資料用率(%)的形式表達,采取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實驗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明顯優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糖尿病典型癥狀的為“三多一少”,即多飲、多尿、多食、清瘦癥狀,但大部分患者患病早期癥狀不明顯,甚至有部分患者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就被確診為糖尿病,其中腹部肥胖或有肥胖史患者、體重時輕時重卻不明原的患者為易發人群,還有部分患者是由于家族遺傳,此類患者通常發病年齡于40~65歲之間。其存在的高血糖,可能使各種組織損害出現并發癥,且大部分為慢性并發癥,例如腎功能衰退、眼部模糊重影、腦血管病變、神經病變、心臟病等均可能由糖尿病導致,若患者未及時就醫,血糖持續升高可能導致血管嚴重病變甚至死亡,這也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3]。
綜合護理是近幾年被各大醫院廣泛運用的護理模式,其主要通過了解其中的影響因素,針對此類因素實施一系列干預措施,具體內容為:對患者病因的普及、心理護理、飲食干預、藥物治療、運動等方式[4]。通過心理護理加強患者對糖尿病病史的了解,實施合適的治療方式,促使患者自我監控血糖、提高用藥的依從性、嚴格控制飲食、堅持適量的運動以控制血糖,提高治療效果,減少并發癥的發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5]。
綜上所述,將綜合護理應用于老年糖尿病慢性并發癥中,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是一種有效的護理方案,值得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楊艷紅.老年糖尿病慢性并發癥的護理措施[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3(12):2363.
[2] 李秀敏.內科老年糖尿病住院患者慢性并發癥分析及護理對策[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5):160-162.
[3] 劉鳳梅.住院老年糖尿病慢性并發癥的臨床護理方式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5,35(22):167-169.
[4] 葉蘭珠.慢性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護理體會[J].基層醫學論壇,2013,17(36):4839-4840.
[5] 汪鐘靈.綜合護理對54例老年糖尿病慢性并發癥患者的效果分析[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3,22(23):142,146.
(收稿日期:2018-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