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帶一路”戰略正如火如荼地實施,中國與沿線國家的商務貿易互通日益頻繁,商務英語專業人才面臨巨大挑戰,迫切需要對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深化改革,以適應此時代背景的發展。本文從生態語言學的角度,對高校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進行創新性探索,針對“一帶一路”背景下,現今培養模式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一些建議,以期更好地服務于“一帶一路”經濟建設。
【關鍵詞】“一帶一路” 商務英語 人才培養 生態語言學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4-0107-02
“一帶一路”戰略極大推動了我國和沿線國家、地區商品和服務的貿易繁榮。貿易暢通離不開語言暢通,貿易的繁榮對商務英語專業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商務英語人才培養方面面臨新的挑戰,改進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迫在眉睫。本文從生態語言學角度,對“一帶一路”背景下的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探討,以期為“一帶一路”商貿暢通添磚加瓦,更上一層樓。
一、“一帶一路”背景下商務英語專業人才面臨的挑戰
在“一帶一路”核心框架下,貿易暢通是重中之重要拓寬貿易領域,挖掘貿易新增長點,創新貿易方式,發展跨境電子商務等新的商業業態,鞏固和擴大傳統貿易,大力發展現代服務貿易。把投資和貿易有機結合起來,以投資帶動貿易發展。(國家發改委,2015)
在此背景下,商貿人員就必須擁有更為全面的商務及投資專業知識和國際語言溝通能力,以及跨文化的管理創新合作能力。這類商務人員首當其沖的就是高校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因為這類人才兼修商務知識和英語技能,專門應對國際商務環境下的語言溝通和商務貿易往來,是國際商貿人才最大的輸出源。
然而,現有的高校商務英語專業人才的實操效果與所需基本要求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一是商務英語實際操作水平與國際商務自如溝通交流還有一定差距。二是知識面狹窄,欠缺各類人文社科知識,對國際商務現象缺乏分析能力,難以適應國際商貿形勢對復合型人才的需求。三是缺乏思辨能力,思維方式僵化,只會從自己、從區域性、從本國的角度思考問題,不會為他人、為團體組織,為國際商務環境下其它合作方著想,導致用人單位和人才相互的評價都不高。以上這些無疑為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提出了巨大挑戰。
二、對“一帶一路”背景下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已有的探討
(一)高校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一線教師和學者對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進行了大量研究(柳葉青,2015;邵旦,2017),主要是人才培養目標和方針與市場需求脫節,課程設置不夠完善,專業教學、課外實踐特別是商務專業知識與專業技能相去甚遠,偏重傳統語言訓練,忽視語言實踐培養;偏重英語本專業,淡化綜合文化知識訓練;使用的教材與教學方式跟不上新形勢,硬件配套設施不完善,師資嚴重匱乏;考核評價方法單一,缺乏全面的人才培養評價體系等。
這些問題嚴重阻礙了我國在“一帶一路”戰略下與沿線國家經濟貿易往來的快速發展,亟待解決。
(二)“一帶一路”背景下對高校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探討
2015年“一帶一路”經濟區正式開放當年在廣東就有針對商務英語人才培養的研究(段曉聰,2015),2017年出現了更多這方面研究(毛帆陵,2017;葉奎,2017),也有提出具體改革方案的:顧驍南(2015)主張依據“一帶一路”外向型需求,推行“產學合科”的培養模式;同時加強“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充分利用多媒體和網絡技術仿真,培養綜合素質的涉外人才。王卓(2017)提出明晰人才培養目標,建設專業化師資隊伍,改革現有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提高實踐教學質量,建立科學的教學管理體系。
這些改革建議針對需求導向、教學條件、師資隊伍、教學內容及管理體系等問題提出,為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指明了一定的方向,但更為深入的規劃,思路固化,缺乏創新性。本文嘗試從生態語言學角度進行探索。
三、生態語言學視角下對“一帶一路”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探討
(一)生態語言學基本理論及其對外語教學的啟示
生態語言學是由生態學與語言學結合而成的交叉學科,是新興語言學分支,認為語言系統是開放的生態系統,即語言、語言使用與外部環境相互依存、相互作用。(齊曦,2017)任務是通過研究語言的生態因素和語言與生態的關系,揭示語言與環境的相互作用。它有兩個研究模式:“豪根模式”和 “韓禮德模式”(范俊軍,2005;黃國文,2016)。張夢娟(2015)認為,根據“豪根模式”,大學課堂本質上是組成語言生態系統的一部分,老師、同學、教材、教具、教室、教學內容等因素共同交織構成有機的“生態系統”。這一看法格局略小,應放眼外語學習應用的國際大環境,學生將來面對的是國際經貿社交各個場合。
(二)生態語言學視角下高校商務英語專業人才的培養
商務英語的語言生態環境是其所適用的交際環境,宏觀上是外部國際應用環境,包括各國語言文化,商務規范禮儀,溝通交際習俗等;微觀上則是使用者內部環境,即專業人才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專業知識運用能力,思維應變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等。
高校進行商務英語專業人才的培養,要提供全面適宜的語言學習內外部生態環境,增加學生語言實踐機會,建立課堂內外語言學習及社會文化環境交互的語言生態系統。先依據區域經濟發展特點及人才需求等客觀條件,做好調研,規劃人才培養計劃,提供完備的教學條件,使用正確的教材,教授全面的內容,選取對口的師資力量,進行更多的實戰演練,在多元的語言文化和實踐環境中培養學生與國際商務環境和諧共處的語言表達能力。
(三)生態語言學視角下針對“一帶一路”高校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建議
在“一帶一路”商務環境下,語言生態涉及國家區域范圍廣泛,各地社會文化背景復雜,各種商務規范禮儀呈現,各類商務溝通方式交錯,語言環境更加復雜和微妙。商務英語使用的外部生態環境是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行商貿互通的大背景。此背景下的高校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要充分考慮國際外部生態環境,培養出有更加深厚的語言功底,更加豐富的知識能力和更加靈活的實踐應變能力的復合型商務英語專業人才——這是高校內部的生態環境。還有連接國際和高校之間的國內外部生態環境,主要是國家政策的影響,社會輿論的關注,以及地方對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的重視程度和支持力度等因素。
面對“一帶一路”戰略給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帶來的挑戰,除前述的改革建議,結合高校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的生態系統,本文提出幾點建議:
1.高校要有國際化視野,鼓勵商務英語專業學生兼修非通用語,即“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小語種語言,增加與國際外部生態環境溝通交流的語言工具。
2.高校可充分利用“一帶一路”高校聯盟的跨國培養與跨境流動人才培養機制,拓展其交流合作范圍,與沿線國家聯合培養人才,共建和諧的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國際外部生態環境。在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的實踐課程或者實踐小學期中利用這一資源,讓學生走出國門。同時也給教授商務英語專業的相關老師提供更多的出國進修的機會,與高校聯盟的國外高校多進行合作交流,優化師資隊伍建設。
3.高校應積極爭取“一帶一路”框架下國家和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促進高校進一步推動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為完善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國內外部生態環境創造條件。
4.高校需更加強化“一帶一路”背景下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的重要性,為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提供更多有效地教學條件和師資待遇,深化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高校內部生態環境的改造。
綜上所述,在“一帶一路”戰略不斷深入的背景下,中國經濟發展迅速,在國際上的政治經濟地位不斷提高,商務英語專業人才的培養意義重大。高校應勇于承擔起這一光榮的歷史使命,抓住“一帶一路”戰略利好機遇,為商務英語專業人才的培養營造良好的國際國內外部環境和高校內部環境,為“一帶一路”經濟建設做出更大貢獻。
參考文獻:
[1]段曉聰.“一帶一路”背景下高職院校商務英語人才培養研究——以廣東省職業院校為例[J].西部素質教育,2015,(7)
[2]范俊軍.生態語言學研究述評[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5,(2) : 110-115
[3]顧驍南.“一帶一路”人才需求與商務英語教學改革[J].經濟研究導刊,2015(20)
[4]國家發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務部.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N].新華社. 2015-3-28
[5]黃國文.生態語言學的興起與發展[J].中國外語,2016(1): 1,9-12
[6]柳葉青.高校商務英語人才培養研究[M].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2015
[7]毛帆陵.基于“一帶一路”的高職商務英語人才培養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7(22)
[8]齊曦.生態語言學視域下的學術英語寫作能力發展評估體系研究[J].外語界,2017(3) : 82-89
[9]邵旦.“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商務英語人才需求和培養路徑研究[J].中國市場,2017(22)
[10]王卓,陶珂.“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J].黑龍江工業學院學報,2017(12)
[11]葉奎.“一帶一路”建設對商務英語人才培養的思考[J].中國商論,2017(20)
[12]張夢娟.生態語言學視角下大學英語生態化教學模式研究[J].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 社會科學版),2015(6)
作者簡介:
歐燕(1980-)女,廣東吳川人,海口經濟學院外國語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應用語言學,英語教育,商務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