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慧珠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3-0159-02
一、教材分析:
高中生物選修3《現(xiàn)代生物科技》專題模塊介紹了現(xiàn)代生物科學技術一些重要領域的研究熱點、發(fā)展趨勢和應用前景,以開拓學生視野,增強學生的科技意識。本專題為專題一《基因工程》,是選修3整本書的重點,也是其它幾個專題的基礎。而其中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和基本操作程序又是該專題的重中之重,是本專題的核心,是考試的重點和難點(近三年高考題選做題中均有涉及)。
二、學情分析:
本節(jié)的授課對象是高二的學生,對于剛剛學習過的《基因工程》已有一定的知識基礎,通過復習對本節(jié)基礎內(nèi)容進一步鞏固和提升。通過以高考標準進行復習, 讓學生初步體會高考復習方針和策略。
三、目標和重難點:
1.復習目標:
知識與技能:
①基因工程操作的基本工具;
②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③基因工程的應用成果;
④蛋白質(zhì)工程。
過程與方法:
通過了解世界前沿技術,追蹤社會熱點,提高收集處理信息、語言表達能力和信息交流能力,培養(yǎng)獨立思考和合作的態(tài)度。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基因工程專題的理解,掌握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觀念以及對當今世界的前沿技術有更深刻的了解,建立起知識創(chuàng)造價值,知識為人類服務的意識。
2.重難點:基因工程操作的基本工具與基本操作程序。
四、教學模式:
以我校的導學案教學模式為基準,結合 “先學后教,少教多學,合作交流,當堂達標” 的教學理念, 課堂中充分應用自主發(fā)展小組,達成高效課堂模式。本節(jié)的復習課具體按照“二級建模復習課流程”進行,由“解讀考綱、明確目標→自主梳理、知識構建→典例精析、核心突破→觸類旁通、對位訓練”四個主環(huán)節(jié)構成。
五、教法和學法:
教法:①自主梳理法:自主回顧整理基礎知識,構建知識體系。
②典例突破法:以高考原題為例,進行重難點突破,總結規(guī)律方法。
③變式訓練法:以當堂訓練高考題,舉一反三,進行相關知識點的鞏固。
學法:①自主梳理法:在梳理課文知識點的過程中學會抓住主干知識,提取重難點。
②圈點勾畫法:學會從題干中獲取重要信息,思考如何聯(lián)系題意解決問題。
③合作學習法:利用小組互助,對相關知識進行總結,并解決實際問題。
六、教學設計:
(一)導入目標:
教師活動:
解讀考綱、明確目標
由《考綱要求》引入,教師剖析考向。
考綱:1.基因工程的誕生和蛋白質(zhì)工程(Ⅰ)
2.基因工程的原理、技術(含PCR技術)及應用(Ⅱ)
考點:1.基因組文庫、載體的特點、目的基因的檢測
2.cDNA的合成、構建基因表達載體等
3.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
4.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步驟
5.基因工程及其應用
復習目標和重難點: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和操作步驟。
學生活動:
明確考綱要求、相關考點和本節(jié)復習目標重難點。
設計意圖:
單刀直入,引入復習主題,明確復習任務。
(二)自主學習:
教師活動:
自主梳理、知識強化
1.要求學生參照課本內(nèi)容,獨立構建本專題的知識體系;
2.分組核對,進行補充,教師巡視發(fā)現(xiàn)問題并糾正強調(diào)。
學生活動:
1.參照課本內(nèi)容,獨立構建本專題的知識體系;
2.分組核對,彼此進行補充糾正。
設計意圖:
學生獨立梳理專題知識體系,細化知識點。學會自主學習獨立思考。
(三)精講互動:
教師活動:
典例精析、核心突破
[典型例題] (2016課標Ⅰ卷.40)某一質(zhì)粒載體如圖所示,外源DNA插入到Ampr或Tetr中會導致相應的基因失活(Ampr表示氨芐青霉素抗性基因,Tetr表示四環(huán)素抗性基因)。有人將此質(zhì)粒載體用BamHI酶切后,與用BamHI酶切獲得的目的基因混合,加入DNA連接酶進行連接反應,用得到的混合物直接轉(zhuǎn)化大腸桿菌,結果大腸桿菌有的未被轉(zhuǎn)化,有的被轉(zhuǎn)化。被轉(zhuǎn)化的大腸桿菌有三種,分別是含有環(huán)狀目的基因、含有質(zhì)粒載體、含有插入了目的基因的重組質(zhì)粒的大腸桿菌。(題略)
重難點撥1: 基因工程基本工具的使用要點
1.三辨:分辨限制酶的種類、識別序列和切割位點;
2.三找:找出標記基因、目的基因及其插入位點;
3.一析:分析目的基因插入質(zhì)粒后是否破壞了標記基因;
4.一定:確定判斷目的基因是否導入受體細胞的方法。
重難點撥2: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中的“三三二一”
1.目的基因的“三種獲取方法”;
2.將目的基因?qū)胧荏w細胞的“三種類型”;
3.目的基因檢測水平與鑒定的“兩個水平”;
4.基因工程操作的“一個核心”——基因表達載體的構建。
學生活動:
1.按照復習提綱進行獨立思考并嘗試獨立完成;
2.分組核對答案,在教師的引導下各組成員展示做題思路和答案;
3.以組為單位總結方法,加強理解鞏固。
設計意圖:
1.以高考原題為例,突破基因工程操作工具的具體應用方法和注意要點;
2.充分發(fā)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優(yōu)勢,發(fā)揮集體的力量;
3.通過典型例題的分析,重在總結方法技巧,使學生學會應用。
(四)達標訓練:
教師活動:
觸類旁通、對位訓練
[變式訓練1] (2016·全國卷Ⅲ.40)圖(a)中的三個DNA片段上以此表示出了EcoRI、BamHI和Sau3AI三種限制性內(nèi)切酶的識別序列與切割位點,圖(b)為某種表達載體示意圖(載體上的EcoRI、Sau3AI的切點是唯一的)根據(jù)基因工程的有關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變式訓練2] (2017.全國卷Ⅱ.40)幾丁質(zhì)是許多真菌細胞壁的重要成分,幾丁質(zhì)酶可催化幾丁質(zhì)水解。通過基因工程將幾丁質(zhì)酶基因轉(zhuǎn)入植物體內(nèi),可增強其抗真菌病的能力?;卮鹣铝袉栴}(題略)
學生活動:
學生獨立完成,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對相應考點進行鞏固。
設計意圖:
對考點進行鞏固,學會總結方法并應用到具體習題中,學會發(fā)散學習。
(五)課堂小結:
師生活動:
1. 知識內(nèi)容:
2.方法技巧:
①基本工具:辨、找、析、定
②操作步驟:三、三、二、一
③審題:提取題干重要信息,圈點勾畫
④解答:重點詞語羅列,連詞成句, 簡明扼要
設計意圖:師生共同總結,回顧重難點,突破技巧方法。
(六)板書設計:
專題一 基因工程
1.知識內(nèi)容:
2.方法技巧:
①基本工具:辨、找、析、定
②操作步驟:三、三、二、一
③審題:提取題干重要信息,圈點勾畫
④解答:重點詞語羅列,連詞成句, 簡明扼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