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甦玉
摘 要:中國有句古話:“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樹人”講究的就是思想品德教育,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在思想層面上的內涵不斷提高,所以品德教育視野的范圍也在不斷地擴大,基于現代的核心素養理念,品德教育的目標應該如何確定,對于下一代的品德教育要秉承一個什么樣的原則,這是當代人需要進行考量的。
關鍵詞:核心素養;內涵;德育發展;趨勢
一、核心素養理念的內涵
要想對核心素養理念下的德育視野進行探究,首先就要對核心素養理念的內涵有一個簡單的了解,這樣根據其要求,才能對“德育”有良好的探究。
核心素養是指我國公民在受教育階段形成的某種品格或者是一些特別的能力,這種品格和能力既適合社會的發展需要,也與自身的發展需要相符合,它包括知識、情感、態度和三觀等。而核心素養也具有發展性,它根據個體的變化而變化,發展的過程也比較穩定,同時能夠與時俱進。
核心素養的教育目標,是要與我國的教育改革的發展計劃目標相符合,在繼承我國傳統文化的同時,也要對外來文化有良好的吸收和見解,通過對各種學科的教育,促進我國公民各項素養的提高,其要求就是“德智體美勞”全方位發展。
核心素養的性質說明,我國公民在受教育階段都會形成許多素養,這些素養中也有一部分是每個公民都共同具備的,所以把共同具備的這一部分素養稱之為核心素養,核心素養是個體在發展的過程中,為了適應生活的需要,或是為了更好的融入到社會環境中所形成的必要素養。
二、如何促進核心素養理念下的德育發展
簡單的了解完了核心素養的內涵,那么根據核心素養的要求,如何進行德育的發展,又該從哪些方面入手,擴大德育發展的視野,接下來的內容就會對其進行一個簡單的探究分析。
(一)調整德育教育的內容。教育的首要目標無非就是通過教育培養出適合現代社會發展,具有高尚品德素養和社會責任心的公民。要想達到這一教育目標,基本上都是通過政治教育或者是德育教育完成的。而對于德育教育這一方面往往看中的是公民的精神內涵的豐富,而忽視了公民身體素養培育。在進行德育教育的同時也不能忘了公民良好身體素質的養成,這就要求教育單位,在致力于培養創新型人才的同時,既做好公民的精神建設,也要做好“體育建設”,通過開展一些體育活動來提升公民的身體素質,通過體育活動的交流,更進一步培養公民的精神素養,在團隊意識,領先意識,堅持不懈的態度方面讓二者起到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作用。
(二)與社會實踐活動相結合。德育教育的目標要求,要培養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所以基于這點要求,德育教育就應該與社會的實踐活動相結合。通過各項實踐活動獲得的體驗,間接的把主流價值觀滲透到公民的思想內涵中去,引導其成為學生的價值觀取向,這樣培養出的人才才能適合我國社會各方面的發展需要。另外在進行德育教育的同時,也要注重公民的操作能力,即將抽象無形的知識轉化為現實中有形的操作,去引導他們,在進行社會實踐活動的同時,要把思想層里面的東西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這樣才能使公民各方面的行為展現出良好的素質和內涵。
(三)將德育教育與學業素養相結合。現在大家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學歷與個人素養不匹配”,這是近年來,公民教育過程中常出現的問題,對于一個公民來說,受教育程度雖然很高,但是個人的各方面素質未必達到一定的水平,受教育程度不高的人各方面的素質也未必差,學歷高各方面素質又較好的人,有,但不是很多。這就說明了一個現象,即學業上表現出來的專業水平不一定代表一個人的思想內涵也達到了一樣的教育水平,所以這就要求在進行德育教育的時候,不能將德育教育與專業知識的教育相分離,德育教育要貫穿于公民的各個受教育階段,尤其是在進行高等教育的時候,要讓其知道“德育教育”指的是什么,而且在德育教育的過程中,要對公民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進行一個良好的引導。雖然每個公民的個體差異較大,但是還是存在一些德育思想轉換較快且思想方向較好的公民,所以在教學過程中一定不能忽視的“德育教育”內容。
三、德育的發展趨勢
德育教育的核心雖然是“樹人”,但是根據個體的教育需求來說,應該把“教授的理論知識”與現代的實際需求相結合,做到貼近時代、貼近生活。簡單點說就是不要把德育教育的內容泛泛化也不要太夸大,只要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就行了,對于普通的個體而言,能為社會為國家創造的經濟價值是有限的,所以德育培養的主要內容還是要與個體所在的生活環境相吻合的好,這樣才能讓個體更好的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為自己的人生創造一些可以促進其發展的機會,也可以為家庭為集體創造一些可能的利益,這才應該是德育教育所應該展望的。
核心素養理念下的德育視野過于廣泛,要想將德育教育發展到最新的高度,就需要相關部門對教育的方法進行積極的研究,只有將各項教育與德育很好的結合,才能進一步提升公民的整體素質,才能讓公民的發展符合大時代的需求。
參考文獻:
[1]黃瑞萍.德育維度下的小學環境教育探究與實踐[J].教學與管理(小學版),2017(12):15-17.
[2]靳紅,謝凱,徐海.“人文建構、知能結合”的德育體系探索[J].教書育人(高教論壇),2017(12):46-47.
[3]楊國宏.基于核心素養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探究[J].讀與寫,2017(35):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