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霏玲
【摘 要】課外閱讀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對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有著不可或缺的地位。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在初中階段對學生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而課外閱讀則可以有效地拓展學生的閱讀知識,增加學生的知識視野,從很大程度上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及語文素養。本人作者對初中語文課外閱讀的具體價值進行了闡述,并提出了相應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初中 語文 課外 閱讀
閱讀可以幫助人們認識和了解整個世界的進程,從中看到世界的不同變化過程,從而逐漸形成對事物不斷的深入思考意識。初中生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正處于逐漸形成的階段,閱讀一些有意義的課外書籍可以促進他們形成良好的良好的自我素養,久而久之養成思考問題及自我反省的良好習慣。
一、充分認識語文課外閱讀的價值
1.課外閱讀是中學生獲取信息、擁有知識的重要手段
大量事實證明,閱讀的過程就是知識挖掘的過程,所閱讀的材料越多用處越大,所獲取信息知識也就更加豐富、更有價值。如果學生的學習僅限于課本知識,從不讀課外書,那么,獲取知識面就會變窄,視野就不會開闊,對未來的發展影響巨大。
2.課外閱讀是開發學生智力潛能的有力工具
智力是指人們認識客觀事物并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智力主要包括觀察、、記憶、想像以及思維、應變能力。其中處于核心地位的就是思維能力。通過有效閱讀可以開發人的智力潛能,首先是因為,知識可以奠定智力發展的基礎。其次人的智力在開發時需要依靠閱讀時所獲取的信息知識去觸發。
3.課外閱讀是開拓視野的有效途徑
課外讀物所涉獵的內容是十分廣泛的,可以說是橫貫古今中外。學生在閱讀時通過其廣泛的知識層次來拓展自己的視野,彌補在學習中的不足。學生讀書讀的多了自然接觸的也就多了,無論是科學、古典文學都會豐富他們的知識視野,拓寬他們的知識領域。除此之外,課外閱讀還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學生的高尚品德,促進學生的良好道德發展。
二、提高課外閱讀效率的措施
1.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重視閱讀教學活動
興趣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動力。當學生對閱讀產生良好的興趣時,也就確保了課外閱讀活動有效性開展的前提條件。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運用古經中外很多名人讀書的成功事跡來激發學生對閱讀濃厚興趣。還可以通過一些小故事來活躍課堂的教學氣氛,在輕松活躍的氛圍中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興趣.總之,教師在教學中逐漸為學生灌輸一種學無止境的思想,讓他們明白語文學習不僅僅在于課堂的時間,還需要很多大量的課外知識來充實自己。閱讀活動要受到很大的重視才可以促進語文教學的發展,教師在教學中要扮演“百視通”的角色,將課外閱讀中。更多不曾被學生發現的知識引導學生去發現,激發他們的探知欲望,逐漸形成、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2.拓展語文積累。
想要實現語文積累就要達到三個要求。首先是閱讀量的增加,“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根據新教育大綱對學生課外閱讀量的規定范圍是達到400萬字。量得到了保證,質才會有飛一般的變化。其次是,閱讀范圍要廣,開拓視野。劉錫慶教授層說過:“經典名作和有興趣的好書,或應讀、可讀之書等,都可以盡興去讀,越多越好。 ”著名作家賈平凹也提出過:“文學書要讀,政治書要讀,哲學、歷史、美學、天文、地理、醫藥、建筑、美術、樂理……凡能找到的書,都要讀讀。 若讀書面窄,借鑒就不多,思路就不廣,觸一而不能通三。”最后就是要長期堅持。課外閱讀的有效性需要在課余時間一點一點積累才有實效,也就是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教師要引導學生充分利用課余及休息的時間來進行閱讀。荀子曰:“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
3.上好閱讀指導課,強化閱讀訓練
想要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就需要營造很好的閱讀環境,同時也需要教師專門利用一節語文課來進行課外閱讀指導。當前很多學校都開設了語文閱讀課程,但絕大多數都是由語文教師帶領學生進入閱覽室閱讀,閱讀中也只是放任學生自由閱讀,并沒有進行有效的指導,對于學生讀了什,有沒有讀,讀了多少并不清楚,所以語文閱讀指導課等于沒上。課外閱讀指導課其實和語文課是一樣的,都需要教師進行備課,然后認真的上課。閱讀指導課也要按照語文課的認識規律來進行,首先讓學生進行典型材料的閱讀,隨之教師在進行材料重點部分的指導,然后讓學生自行討論,從而總結閱讀中的一些規律,進而在實踐中訓練學生的思維,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逐漸轉化為學生自己的思維方式。總體概括來講,就是“閱讀—指導—討論—總結—提高”五個步驟。需要注意的是:典型材料的選擇要精;閱讀的材料涉及要廣發;指導要適可而止,注意深度,多了反而不利于學生的思維空間的發揮。除此之外,閱讀課也需要借助相應的練習題來進行引導性閱讀,通過大量的閱讀訓練來促進學生閱讀可以提高學生閱讀的分析能力,同時對學生的寫作能力提高也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
4.組織學生課外活動
教師可以將引導學生課外閱讀與校園文化有機結合在一起,這樣既可以通過學生課外閱讀完善校園文化活動的建設,還可以通過校園文化活動的開展促進學生課外閱讀范圍,進一步拓展學生的視野。有效的組織開展校園文化活動,不但可以讓學生在活動中展現自我,也可以使學生通過參與活動了解課外閱讀,認識課外閱讀的重要性,既有效地激發了他們的閱讀興趣也達到了活動的主要目的。對于活動的開展,有條件的學校可以通過校園文化報刊,搭建學生閱讀交流平臺,讓學生在活動中能夠體驗到成功的喜悅。除此之外,學校還可以組織閱讀交流,名著討論等多項文化活動,以此來豐富學生的課外閱讀內容。
總而言之,課外閱讀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地位是不可忽視的。它的諸多方面都有助于激發學生的上進心,拓展學生的知識面,開闊學生的視野,讓學生的語文素養逐步提高,養成良好的主動閱讀習慣。課外閱讀對初中學生還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能夠喚起他們的尊嚴感、成就感,正確的認識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具有積極的影響力,對學生成長歷程、心靈轉變,良好發展至關重要。
參考文獻
[1]陳學應.語文課外閱讀“自讀自悟、自我創新”模式探索[J].新一代(下半月),2012(5)
[2]王世堪.中學語文教學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