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
1 研究目的和意義
退役大學生士兵是隨著社會發展和軍隊現代化發展需要而產生的群體,由于其身份的特殊性,高校對退伍復學大學生了解過少,工作方式方法缺乏實踐指導,使得他們產生角色的轉變帶來不適感、學習壓力造成心理負擔過重和人際關系復雜造成心理失調等問題。解決好退役大學生士兵問題是關乎國家整體形象、國家信心塑造及振奮現役軍人的大事。同時對于豐富學校文化、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傳播青春榜樣正能量、培養青年學生愛國愛軍思想意義深遠。對于每一名退役大學生士兵來說,有助于盡快引導其適應大學生活,通過其軍營所學所思感染影響身邊同學,營造良好校園氛圍。有助于其更好成長成才,繼續奉獻社會。
2 國內研究現狀
通過查閱相關文獻,并對文獻內容進行了分類、歸納、總結整理,根據研究目的把論文研究的文獻從新分析整理,掌握最新的研究現狀,研究探索適合退役大學生士兵“再學生化”培養路徑。
當前我國對退役大學生士兵研究較少,通過查閱中國知網,以“退役大學生士兵”為檢索對象,獲得期刊14篇,博、碩士論文1篇,以“退伍復學大學生”為檢索對象,獲得期刊9篇,博、碩論文1篇。
2.1 退役大學生士兵研究現狀
2.1.1相關政策
1954年10月23日發布了《復員建設軍人安置暫行辦法》、1955年5月31日通過了《關于安置復員建設軍人工作的決議》、1987年12月12日頒布《退伍義務兵安置條例》、1998年12月29日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修正)》、1999年12月13日發布《中國人民解放軍士官退出現役安置暫行辦法》、2011年11月1日頒布《退役士兵安置條例》等。
雖然國家對于退役士兵安置政策完善,但存在部分地方宣傳冊中的福利政策尚不完善,無法落地,沒有對接。關于報考事業編制、公務員編制的條款,表現出操作性較弱的特點,缺少進一步的詳細說明。過于籠統,過于模糊,部分省市、高校尚未結合自身的特點及時出臺較為詳細的政策。高校畢業生就業招聘會中,也未出現單獨針對退役大學生的服務就業通道,對于普通高校退役大學生士兵缺乏指導性政策。
2.1.2 文獻研究現狀
2011 年曾祥渭、武全、齊勇《淺議如何做好退伍復學大學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從退伍復學大學生的特點出發,粗略指出這一群體在教育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最后從六個方面提出解決些問題的策略[1]。值得借鑒的是該文注重退伍復學大學生的階段性問題,并把參軍、退伍、返校作為一個整體來研究,分別從參軍中、復學后來給予各種支持。
2013年孟偉婷《淺議退伍復學學生在學生工作中的作用以及對其管理對策——以廣州大學體育學院退伍學生為例》一文,注重“退伍復學大學生在學校管理和學生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了退伍復學學生在價值觀、人際交往和學習上存在的問題,最后提出了有針對性的教育對策[2]。該文亮點體現在充分肯定退伍復學大學生的價值,認識到其優勢,注重發揮退伍復學大學生在學生工作中的作用。
2016年胡俊宇,陳永光,李蒙蒙在《大學生應征入伍及退役復學現狀調查與研究》一文中提出:一是加強國防教育宣傳力度,增強全民國防意識;二是針對退役大學生開展學習指導監督以及心理干預指導;三是完善參軍入伍及退伍返校各項政策;四是為退伍大學生搭建交流學習平臺[3]。該文為如何開展退役大學生士兵復學工作提供了一定的指導性意見,但責任主體和工作流程不細致。
2017年戴仁卿在《退役復學大學生心理調適路徑研究》一文中表示:退役復學大學生是一個相對具有獨特性的群體,實現由士兵到學生的角色轉變需要經歷一個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會帶來因角色轉變而產生的學習壓力加大,人際關系復雜造成心理失調等諸多困難。高校應為退役復學大學生提供良好的生活學習環境,對退役復學大學生開展精準幫扶,通過形式多樣的活動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定期對退役復學大學生進行大學生生涯規劃,幫助退役復學大學生完成學業,實現其人生價值[4]。該文提出了退役大學生士兵復學后面臨問題的簡單指導,但缺少具體可行的方案。
3 總結評述
由于我國對退役大學生士兵復學后的研究相對較少,系統而全面的研究更是空白。國內學者在研究中大都從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再到提出對策解決問題的邏輯思路展開。但對退伍復學大學生出現的適應性問題、特點、原因和對策則各有偏重。
曾祥渭等是從學校教育管理的不足來立論。對于問題的解決,邢邦明強調政策的完善和政策落實,孟偉婷突出退伍復學大學生相對一般大學生所具有的突出優勢,提倡讓這一群體參與到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去并利用其參與學校的管理和教育工作。戴仁卿和馬雯瑄都從學校的層面對解決退役大學生士兵工作提供了理論指導,對于進行后期研究有一定的幫助。
總體來說,現有成果對于退役大學生士兵的研究還不夠深入和系統,對于退役大學生士兵復學后所面臨的問題缺乏規范的研究,更未明確復學后各單位的責任義務,這也直接導致了退役大學生士兵復學后適應學校生活時間長,心理壓力加大以及對于學校的歸屬感、認同感、幸福感難以提高等問題的產生。所以,構建符合廣大高校實際的退役大學生士兵培養路徑顯得刻不容緩。
參考文獻
[1]曾祥渭、武全、齊勇.淺議如何做好退伍復學大學生的教育管理工作[J].出國與就業.2011(11)
[2]孟偉婷.淺議退伍復學學生在學生工作中的作用以及對其管理對策——以廣州大學體育學院退伍學生為例[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 2013(11)
[3]戴仁卿.退役復學大學生心理調適路徑研究[J].法制博覽,2017(21):288.
[4]馬雯瑄,李昂.基于精準理念的退伍復學大學生再適應問題研究[J].中國大學生就業,2017(21):34-38.
(作者單位:長安大學體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