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放
摘 要:信息技術與網絡技術的發展給圖書館事業帶來了飛速的發展和變化,從根本上改變了人們獲取資源信息、組織資源信息及使用資源信息的方法,也為讀者提供了比傳統圖書館更廣泛、更先進、更方便、更快捷的服務。因此網絡信息時代,圖書館的服務理念、管理方式和服務方式都面臨著重大變革,樹立起“以讀者為本”的服務新理念,將讀者的實際需求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通過創新管理方式和服務方式,為廣大讀者提供最滿意的圖書情報服務。
關鍵詞:信息時代;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
前言
信息時代,圖書館的文獻資料保存職能已經不再是評價其質量高低的首要條件,而居于主導地位的是文獻信息的傳遞職能,即如何通過有效的服務方式充分利用本館及網上信息資源,為讀者提供最滿意的服務。所謂讀者服務工作,就是通過組織讀者和組織服務使讀者利用圖書館資源獲得知識,掌握情報的各項活動。讀者服務工作的實質就是傳播知識、交流情報、進行教育。這些性質只有通過組織讀者利用圖書館資源的一系列實踐活動,才能直接體現出來。因此,讀者服務工作是圖書館的第一線工作,是全館工作的中心、重心,是聯系圖書館與社會的橋梁,是圖書館性質和作用的直接體現。
1 信息時代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的特點
1.1文獻載體的變化
網絡技術的發展,讓信息資源的承載者也發生了改變,從原來的紙質載體轉化為紙質、光盤、磁帶、移動硬盤、電腦、手機等載體并存現象,引發了圖書館館藏資源結構類型發生改變,有文獻信息資源以及電子信息資源,當然還有網絡信息資源。工作人員通過圖書館系統就能夠查閱和采購、檢索和驗收相關文獻信息,而且各種數據的維護和統計也是通過計算機完成,這樣不僅相應的節約了時間還能夠減少出現錯誤的概率。要求工作人員要具備一定的網絡技術能力,扎實的專業知識儲備。
1.2服務范圍的變化
如前文所述,當圖書館的文獻資源分為了文獻、電子以及網絡信息資源的時候,使圖書館原有的格局被打破,傳統的以圖書館為讀者提供文獻服務的方式難以滿足讀者的需要。一般來說,讀者來圖書館主要就是閱讀感興趣的書籍,滿足查找資料的需求,但是也不排除有一部分讀者是因為公共圖書館安靜的環境讓其感到舒服,當然也有來圖書館了解圖書館的管理知識的人員。閱讀群體的增加,內容和范圍的調整,需要服務范圍進行相應的變化,變革服務理念勢在必行。為了進一步適應形勢的變化,需要圖書館從原來的陣地服務延伸為陣地服務與網絡服務相結合。同時,還要加大網絡數據資源的搜尋和整理,提供文獻數據的顯示、檢索以及報道等服務。
1.3服務方式的變化
在傳統圖書館發展過程中,其壟斷性服務一直是其競爭力所在,當然還離不開為讀者提供信息服務的圖書館員。但是伴隨著互聯網的深入,一些商業性質的信息機構開始發展,這些商業機構的服務內容甚至擴展到了圖書館的一些領域,圖書館原有的信息提供者的絕對優勢地位受到了影響。因此,在信息時代,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要堅持與時俱進,結合不同讀者來館的目的,優化合理配置相關設施,轉變服務方式,積極開展網路資源指引服務,充分利用信息導讀以及信息視聽等手段,進而提高讀者滿意度。
2 做好信息時代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的策略
2.1 首先樹立主動服務的觀念,強化主動服務意識
圖書館的服務并不僅僅表現在服務態度上的熱情和主動,思想上更應該有一種主動服務的意識,從被動服務轉向主動服務是傳統圖書館向現代圖書館轉變的重要標志,也是未來圖書館的發展方向,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徹底打破傳統的,重藏輕用(的思想,樹立“讀者第一,服務至上”的觀念,真正做到從書本位向人本位轉移,要積極主動地與讀者進行溝通,交流,盡快地建立圖書館讀者交流系統,了解讀者的現實需求和潛在需求,把握采購的方向,滿足讀者對文獻資料的需求,保證圖書館館藏的準確性和完整性"館內設置宣傳欄,開展新書通報,及時向讀者介紹新購置的文獻資源,以便讀者借閱;介紹最新學術動態,宣傳各種專業知識以及利用圖書館和文獻檢索知識介紹讀書方法等,定期對流通部門借閱的各項數據加以分析來獲得讀者的閱讀傾向和閱讀心理,對于一些確實需要使用圖書館,但是因為客觀原因不能到館的特殊讀者,比如確實沒有時間或者行動不便等,圖書館能提供上門服務的,就主動上門,從而提升我們的讀者服務工作的質量。
2.2 開展個性化服務
所謂個性化服務是充分考慮讀者的個人特點和獨特的信息需求,為讀者提供個性化的信息環境。個性化服務是圖書館服務向縱深發展的重要手段,它尊重讀者,以讀者為本,為讀者人性化服務是指服務要符合人性,即服務者在服務過程中要認識人性,重視人的尊嚴和價值,包容人性的弱點,同時以滿足人對資源的需求和社會需求來開展服務。具體來說就是開展這樣一些工作:站在讀者的立場思考處理問題;拓展開館運行時間;設置人性化的圖書館用語和宣傳卡片;利用資源實施快捷和便利的關懷;推出代為讀者購書服務;提供細致周到的人性化服務等。
2.3 加速網絡信息化建設
面對以知識創新為主要特征的知識型信息化社會,以讀者服務為核心的圖書館必須認清形勢,把握機遇,注意深入細致剖析自身狀況(如信息資源、館舍技術設備等),走與自身特色相適應的道路。圖書館的讀者服務工作要充分利用網絡資源的便捷性、及時性、豐富性,為讀者提供快捷、準確、多樣的信息服務。現代高科技服務手段的引入,不但提高了讀者服務工作的質量,而且圖書館自身也顯著提高了工作效率,進而也將實現圖書館工作的管理科學化系統化、信息渠道多元化廣泛化的目標。
2.4 加強圖書館館藏建設
作為公共圖書館,不論何時館藏建設都是圖書館最重要的基礎性工作,館藏質量的高低關系決定著圖書館的全局。網絡環境下,公共圖書館不僅包括圖書、報刊、文獻資料等各種實體館藏,還包括能夠通過互聯網絡獲取的各種虛擬館藏。圖書館應設計和規劃好藏書結構規模,優化館藏,提高藏書利用率,建立有自身特色藏書體系。此外,在網絡信息時代,公共圖書館還應在充分利用現實館藏資源的基礎上,通過網絡館際互借,實施館藏資源的共建共享。
結語
總之,信息時代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面臨新的挑戰和機遇。圖書館的服務工作必須有相應的調整,應進一步加強讀者的需求研究,完善信息服務手段,不斷提高讀者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這樣才能適應社會的高速發展。
參考文獻
[1]宋瑞杰,田麗.基于學生社團的高校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實證研究——以遼寧師范大學圖書館為例[J].圖書館學刊,2015,(05):85-88.
[2]姜昕.論高校圖書館的讀者服務工作[J].吉林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4,(04):133-135.
[3]武強.對高校圖書館復合過刊閱覽室讀者服務工作的思考[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14,(12):138-140.
[4]丁克.高校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的管理藝術[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5,(08),pp.228-229
(作者單位:山東省威海市環翠區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