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翱
摘要:隨著現代化科技的飛速發展,傳統的檔案制度及管理已經難以適應現代化發展的需求,一種全新的特點呈現在現代人力資源上,使得人事檔案管理面臨著新的挑戰。在培養、分配人才的工作中,人事檔案管理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過去的計劃經濟體制下,單位控制人事檔案就可以控制人才,人事檔案就是人才的身份證。隨著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入發展,人事檔案管理制度已非常滯后,人事檔案的作用也不斷弱化,由此暴露出許多問題,強化檔案管理,改革人事檔案的管理制度勢在必行。基于此,本文深入探討當前人事檔案管理改革的主要問題,并分析了人事制度改革對人事檔案管理產生的作用。
關鍵詞:人事制度 人事檔案管理 改革 作用
一個國家競爭力的根本就是人才的競爭,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中人事檔案管理是一項極為重要的基礎工作。20世紀50年代中期,參考前蘇聯的人事檔案管理制度,順應公有制,滿足統一管理、調配人力資源和自然資源的需要而制定了現行的人事檔案管理制度。這項制度為我國穩定社會、管理人事、發展經濟發揮了及其重要的作用,然而,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和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其社會作用和生存價值不斷弱化,這是社會發展的趨勢。僵化的人事檔案管理制度滯后于社會經濟發展形式,與社會人事檔案需求不相適應,明顯脫節,極大阻礙了人才自由合理流動,產生了明顯的負面作用。
一、人事檔案的作用
在社會公共信息中人事檔案是其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個人的學歷、經歷、獎懲、社會關系、技術職稱等情況都是通過人事檔案來反應的。一個人不同階段的人生軌跡通過人事檔案可以得到全面反應,它記錄了一個人的工作經歷,記錄了從學校到各個工作崗位的情況。當前部分人覺得人事檔案不重要,可以不要,這是非常錯誤的。人事檔案在現代勞動用工管理中,其主要作用包括:可以出具與人事檔案有關的證明材料,以人事檔案為依據為員工提供婚姻狀況證明;提供辦理港澳通行證、護照的政審手續;為員工代辦職稱申報;為流動人員辦理社會保險和認定身份;根據檔案掌握員工從事有毒、有害工作的時間,對提前退休年齡進行推算;根據檔案確定退休年齡;代為繳納職工的工資調整、養老保險、大病醫療統籌以及失業保險等等。
二、隨著社會的發展人事檔案管理制度形成的全新特征
(一)以自身意愿為根據,個人可以選擇“無檔擇業”
社會加大了對于人才的需求,傳統的用人機制已無法適應社會的發展,發生了極大的改變。一些事業單位在進行人才招聘的過程中,要注重與其他員工之間形成的企業合作關系,以及員工的自身素養,從而加大員工在社會中的流動性。
(二)國內企業員工出現“有檔無存”情況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部分事業單位的人事制度也相應的發生了改變,人事檔案管理不再拘泥于傳統的管理模式,打破了傳統的終身責任制度,對于員工自己所喜歡的模型可以進行選擇全面發展。
三、人事檔案制度自身的問題
(一)人事檔案本身信息量不足,難以充分體現個人的有效信息
隨著社會的快速進步,傳統的信息收集模式難以適應社會發展的步伐。組成以往人事檔案的主要是一些社會關系、組織經驗、工作經驗、政治歷史等部分,使得人事檔案本身缺乏足夠的信息量,難以展現出更有價值的個人信息。通過人事制度改革,傳統事業單位的人事檔案管理受到了沖擊,事業單位中選拔人才和應用人員也發生了變革。傳統的人事檔案管理在有些事業單位中缺少明確的信息資源,進行人事制度變革后,事業單位內部人員產生較大的調動,人員分配“空白”情況出現在事業單位內部,發生了信息資源不全或檔案丟失情況,嚴重影響了事業單位人事制度變革,對社會主義制度建設產生了極大的制約作用。如:某事業單位內填寫的人員檔案信息不全面,人事制度改革實施后,極大影響了事業單位中部分員工的養老保險繳納和退休年齡。
(二)與相關法律制度相沖突,缺少健全的制度
以人事檔案制定的制度為根據,人們對直系親屬或自己的人事檔案都不可以直接查閱、閱讀。然而,從我國當前的形式講,人事檔案管理制度不完整,使得人事檔案管理缺乏較高的封閉性,沒有利用有效的合理的科學的手段進行人事檔案信息處理。這些問題直接體現出社會民主制度、人事檔案難以適應社會發展的腳步,也難以滿足人們的需求。
(三)進取精神缺乏,服務意識較差
保密性是人事檔案管理工作固有的一個特性,然而在具體工作中,因部分檔案管理的本身條件不好,防潮、防盜等手段有很大的不足,無法妥善管理人事檔案。另外,各級檔案管理工作技術存在的差異較大,使得人事檔案管理工作無法統一進行,無法正常共享信息。
(四)檔案秩序混亂
人才對企業和單位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很多用人單位都已有了充分的認識,于是采取相關的優惠政策對專業人才進行吸引。在原用人單位對人事檔案進行限制無法辦理調動工作的條件下,“三不要”做法在用人單位廣泛使用,“三不要”指的是不要調出手續,不要人事檔案、不要遷移戶口,雖然這種做法使人才的后顧之憂進行了暫時的處理,但導致檔案秩序產生混亂狀況。
(五)人事檔案管理人員缺乏合理的分配程度
人事制度實施改革后,精兵簡政是企事業單位首要進行的項目,人事制度需要向人才應用精簡化發展。事業單位內部大幅度的開展人事調動,有些事業單位內部缺乏對人事檔案管理的重視,使得事業單位中人員調動速率快,但是人事檔案調動速率卻比較緩慢,產生了人事檔案難以對接的情況,極大降低了事業單位內部人事資源的作用性,嚴重影響了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的應用與分配。
四、改革人事檔案管理的主要手段
(一)清楚人事檔案管理職責
建立正確的管理理念,清楚人事檔案管理,推動管理工作的全面開展。首先,管理人員對人事檔案管理工作要充分重視,要從整體安排管理工作,對管理人員進行合理配置,提高檔案管理地位,建立健全檔案管理的監督體系;其次,管理人員要加強人事檔案的管理理念,大力進行宣傳,積極引導相關管理人員,引導他們認真執行的自己職責,把檔案管理當做基礎工作來開展,在具體工作中全面加強其工作水平,推動檔案管理工作的提高,使機關和企業的每一位員工都認為自己是檔案管理的參與者。檔案管理工作只有得到全員的重視,才能使檔案管理更好的服務于全體人員。
(二)改變傳統的人事檔案作用
當前合同方式是部分事業單位實施人事制度的主要方式,這種方式極大的限制和制約人才的發展,已滯后于社會發展的腳步,只有不斷完善、創新傳統的用人制度,讓員工自主就業,建立一種適應社會發展步伐、全新的用人機制。
(三)認真開展檔案管理人員的培訓
隨著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化,相應地提高了檔案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領導對從事檔案管理工作人員一定要嚴格挑選,要選擇工作態度嚴謹認真、責任感強的人員,建立一支管理能力管理水平都較高的檔案管理隊伍。定期對檔案管理人員進行教育培訓,使檔案管理人員的工作水平和工作能力不斷加強。另外,要樹立科學正確的管理理念,及時更新檔案管理方式,通過現代信息技術實施檔案管理。
(四)建立專門的人事檔案管理機構
現階段,由于人員流動較快,員工所在的單位或者企業無法完全控制人事檔案,這就需要成立社會性的、中立的、專門的管理機構。檔案管理機構要制定科學的管理條款,接受國家人事部門、勞動部門以及檔案管理部門的監督和檢查,遵守國家人事、勞動、檔案管理的相關政策、制度以及法律。
(五)改變傳統的“身份”分類
傳統的人事檔案非常清楚的劃分每個人的身份,待遇會由于身份的不同而不同。所以,對這種“身份”分類有必要加以改變,創造出一個合理、公平的工作環境,在工作期間讓每個人平等,都能得到其他人的尊重,只有如此才能提高社會中的人才數量,推動社會全面發展。
(六)完善檔案信息
隨著社會持續發展,部分事業單位逐漸提升了公開檔案信息的要求。所以,為了加強檔案信息的可靠性、真實性,我國相關部門要修改傳統的人事檔案,完善檔案信息。
五、結語
在檔案管理過程中人事檔案常常會對很多部門加以涉及,這項工作內容非常復雜。改革人事檔案工作,需要不斷的完善、創新現有的人事制度,緊隨社會發展的步伐,從而開展好人事制度改革。加強人事檔案管理工作,必將更加有效地推動檔案管理,檔案管理工作也將邁上一個新臺階。
參考文獻:
[1]劉福芹.談人事制度改革背景下的人事檔案管理[J].黑龍江檔案,2011,(02).
[2]吳潔.基于人事制度改革大環境之下的人事檔案管理創新研究[J].中國軍轉民,2010,(05).
[3]吳啟瑞.人事檔案管理創新要與事業單位改革同步實施[J].內蒙古電大學刊,2006,(05).
[4]莊華萍.人事制度改革對人事檔案管理的影響及對策[J].蘭臺內外,2015,(06).
[5]韓平.事業單位人事檔案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思考[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24).
[6]林曉娟.事業單位人事檔案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及應對之策[J].黑龍江檔案,2016,(03).
[7]周珍.新時期做好機關事業單位人事檔案管理工作的思考[J].中國市場,2016,(30).
[8]陳福增,魏繼華.積極推行人事制度改革為學院的持續快速發展提供動力[J].邢臺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1,(02).
(作者單位:吉林省四平市二龍山水庫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