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廣文
摘要:人類社會發展中,林業資源不僅具有較強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同時 還具備良好的生態效益,對于維護生態系統平衡,改善人類的生產生活環境具有重要意義。在這種情況下,林業資源管理的重要性突顯出來。鑒于此,本文首先對加強林業資源管理的重要性進行了簡要分析,并詳細探討了林業資源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最后有針對性的提出了解決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林業資源管理 問題 解決措施
加大林業資源建設、管理和保護力度,不僅有助于我國空氣環境、水環境以及生態系統的改善,更有助于人類社會的全面發展。在這種情況下,近年來我國在積極進行現代化建設的過程中,對林業資源管理的重要性產生了深刻認知,并分析了林業資源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如林業資源保護意識薄弱、林業資源損失嚴重、管理制度不完善等,在此基礎上結合我國實際制定了相應的林業資源管理解決措施,一定程度上為我國林業經濟的全面發展奠定了基礎。
一、加強林業資源管理的重要性
土壤蓄水能力、含水量等都可以通過林業資源來進行調節,因此加大林業資源保護力度,有助于改善當地空氣環境、達到防風固沙效果、并降低噪音和生態污染。另外,林業資源是林業經濟效益的基礎,近年來我國在積極進行現代化經濟建設的過程中,給環境和生態平衡帶來了極大的破壞,甚至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人們的生活質量。因此,新時期,我國有關部門必須加大對林業資源的管理水平,在改善我國現有環境污染的情況下,充分發揮其水土保持、水資源凈化、維護生態平衡等功能;并進一步展開林業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為實現林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而努力。
二、林業資源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林業資源保護意識有待提升
林業資源過度砍伐、開發和不合理應用,會增加林業資源恢復的難度,不利于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這些現象的產生同我國整體的林業資源保護意識不高具有緊密的聯系。我國部分林區在發展經營過程中,相關人員過于追求短期經濟效益,并沒有采取有效措施保護林業資源,肆意砍伐、過度開發等林業資源亂用現象普遍存在。導致當地逐漸產生了嚴重的水土流失問題,林業資源也無法有效的發揮防御風沙、防洪抗災這作用,整個生態系統嚴重失衡,甚至威脅著林業資源的長期發展。
(二)林業資源損失嚴重
在亂砍濫伐、過度開發林業資源的過程中,部分林業部門運行過程中并沒有第一時間進行補種造林,且補種的速度遠遠滯后于林業資源砍伐的速度,導致新增林業面積小于砍伐林業面積,造成林業資源嚴重損失的現象。與此同時,林業資源經營中還發生了林地濫用、毀林開荒、征用占用等問題,進一步加劇了林業資源的損失,導致當地物種逐漸減少,甚至有部分珍惜物種瀕臨滅絕。
(三)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現階段,我國在林業資源管理工作的過程中,管理制度還存在不健全的現象,現有的管理制度在實施的過程中,已經無法與新時期的林業建設和發展現狀相符;林業管理部門運行中,沒有結合當地林業發展實際有針對性的制定林業資源管理職責,也沒有明確的規劃相關工作人員的職責和責任,因此在實際展開林業資源管理工作時,互相推卸責任的現象頻繁發生,形成了混亂的林業資源管理現狀;在有關林業管理相關法律、法規執行的過程中,也缺乏完善的執法機制,導致執法力度不充足,嚴重影響了林業資源管理效果。
三、林業資源管理的解決措施
(一)完善林業資源管理體系
1.加強林地管理
充分發揮法律的約束功能展開林業資源管理工作,在加強林地管理工作時,必須充分發揮有效執法部門的職能,為完善林業資源管理體系奠定良好基礎:第一,林地管理應以法律法規為依據,結合時代發展需求以及現階段我國林業資源發展狀況展開林業資源管理工作,并樹立較強的林業資源保護意識,高度重視耕地管理與林地管理工作;第二,有關部門還應結合當地林業管理現狀,科學規劃管理措施,應用清晰、明確的管理準則和標準,確保各項林業資源管理工作能夠全面記錄,加大對林業資源亂砍濫伐工作的打擊力度。
2.加強林權管理
林權管理是林業資源管理的關鍵環節,對于加大生態保護力度、促進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在加強林權管理工作過程中,首要環節是樹立林權管理意識,全面落實林權證措施,保障相關人員 的合法權益;提升管理人員的紅線標準意識,有效遏制林地流失、林地濫用等問題;針對林地資源流轉交易現象,應做好流轉檔案保管工作;同時要求相關工作人員具備良好的創新意識,能夠結合林業資源管理實際進行工作管理機制的創新,落實互相監督管理機制,從整體上提升林權管理質量。
3.加強采伐管理
加強采伐管理有助于避免林業資源亂砍亂伐現象,針對林業資源采伐工作,必須提升相關管理和制度的規范性,應用其明確的規定、劃分、分配采伐數量、采伐指標等;科學制定采伐審批流程,有針對性制定采伐意見。在林業資源采伐中,必須通過科學的監管措施,確保采伐監管、公示以及采伐后驗收工作得以高效落實,并確保采伐后的造林工作適時、高效開展。
(二)完善林業資源管理監督機制
1.完善管理法規
應結合我國各地區林業資源發展現狀,有針對性的制定管理法規,有關部門應對管理法規的重要性產生深刻認知,并采取有效措施進行管理法規的完善與修改,并提升配套辦法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尊重各地區地質、氣候、環境等方面的差異,從細節入手提升管理法規的細致性,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加有效的指導基層林業資源管理工作的開展。
2.創新監督機制
具有先進性的監督機制能夠確保林業資源管理工作人員在日常工作中更加明確自身的職責、權利等,在指導林業資源管理工作的過程中,所采取的職責標準和權利應具有統一性,確保在每一個管理監督環節中都能夠有專門的標準以及程序作為指導,確保每一個林業資源管理工作都能夠有據可依,并將互相管理與監督機制在林業資源管理內部實施。
3.完善執法機構
執法機構不完善是影響我國林業資源管理監督機制高效落實的關鍵。因此,新時期積極構建完善的執法機構至關重要。這就要求林業資源管理部門運行中對人才管理給予高度重視,加大管理人才培養力度,吸收并采納先進管理經驗,為進一步加強執法監督力度奠定良好基礎。
(三)加強林業資源管理宣傳與教育
林業資源管理宣傳與教育工作不僅應針對林業工作者而展開,還應針對普通民眾而展開。林業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必須對林業資源管理的重要性產生深刻認知,只有樹立較強的管理意識才能夠更加高效、順利的完成各項林業資源管理工作;普通民眾也應明確自身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應承擔的林業資源管理工作責任。
在加強林業資源管理宣傳與教育工作的過程中,應充分利用有關媒介,加大宣傳力度,確保林業資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能夠在全社會范圍內產生共識,為實現資源有效管理與保護奠定良好基礎。第一,林業資源管理重要性宣傳部門應向民眾傳遞林業資源管理有關理論知識,逐漸引導民眾樹立良好的森林保護意識;第二,針對林業工作者、林業管理人員,應通過定期的森林防火教育、宣傳工作,提升專業工作人員的森林防火意識;第三,結合實踐演練,提升林業資源管理人員的森林防火救護能力,提升林業資源管理水平。
四、結語
綜上所述,從整體上來看,現階段我國在展開林業資源管理工作的過程中還存在一定缺陷,這就要求我國有關部門對林業資源管理的重要性產生深刻認知,并通過加強林業資源保護意識、構建健全林業資源管理監督機制、加強林業資源管理宣傳與教育等角度出發,為促進林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維護我國生態系統的平衡性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盧鵬,肖玲,甘桂春,等.貴州省林業資源綜合監測評價與決策管理信息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林業資源管理,2017,(02):118-125.
[2]侯瑞霞,孫偉,曹姍姍,等.大數據環境下林業資源信息云服務體系架構——設計與實證[J].中國農學通報,2016,(02):170-179.
[3]齊建國,孫玥,丁海軍,等.基于MapGIS K9的泰山林業資源管理系統的開發與應用[J].測繪通報,2017,(S1):535-536+569.
[4]王希營,張樂,文勝歡.基于KanqGIS的河南省林業資源綜合管理系統設計與應用[J].地理信息世界,2016,(01):66-68.
[5]周桂林.經濟轉型中林業資源管理法規的價值考量與實證分析——以黑龍江省伊春市林權制改革為例[J].黑龍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8,(01):7-10.
[6]蘭樟仁,張東水,戴永聰,等.基于SuperMap的縣級林業資源管理信息系統——以漳浦縣為例[J].福建農業大學學報,2016,(05):504-508.
(作者單位:天祝藏族自治縣華隆林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