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秀梅
摘要:在我國長期的社會發展中,歷經多時期的努力進入新時代。通過針對我國的特色社會主義,現階段所具備的發展條件、發展目標、面臨趨勢等都發生了明顯的變化。
關鍵詞:新時代 基本依據 條件目標 形勢環境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這一個重大科學判斷,是十九大報告中最大的創新。作出這一科學判斷,是基于所擁有的基礎、所具備的條件、所追求的目標、所面臨的形勢、所處的環境都發生了明顯的變化。
我國所取得的歷史性變革及有關成就,是步入當前新時代的發展之根本。自我黨十八大發展至今,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了一系列創新型發展理念,出臺了系列化重大政策方陣,推崇落實系列化舉措,展開了系列化的戰略化工作,解決了我國社會發展中諸多大型未解決的難題,更獲得了諸多前所未有的成就,行之有效的推進了我黨的進一步發展變革。這些歷史性成就和歷史性變革體現在如下方面:經濟建設成就、深化改革成就、民主法制建設成就、思想文化建設成就、改善人民生活、生態文明建設成就、港澳臺工作成就、政黨工作成就、全方位外交成就、嚴治黨成就。諸如此類的歷史性變革及成就,都成為我國社會注意步入新時期的發展標志,也是我國走進新起點取得新發展的基礎。
我國發展中的重大化理論創新是實現我國走進新時代的理論化發展依據,時代是社會發展的思想支柱、實踐是社會變革的本源。在我國歷經風雨的五年中,之所以發生了諸多社會化變革及歷史成就,其關鍵因素就在于正確的黨領導指引。十九大報告將這個新思想命名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這一理念以如何堅持鄧小平發展觀、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觀為基礎;以毛澤東思想、“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馬克思列寧主義,作為我國社會發展進程中的關鍵理念指導。現階段這一新思想所闡明,我國在發展中的關鍵問題,包括了需要始終堅持發展特色社會主義,認準總目標、布局總任務、確定總方向、變革總方式,以發展動力促進全面化戰略實施。該思想的基本方略是,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14條;它的理論貢獻主要體現于,實現了全新發展視角,重新形成中國執政黨、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知,所形成的新思想在我國當前的社會發展中,是我國社會主義發展進程中,所必須長期貫徹執行且不斷奮斗發展的發展指南。
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是進入新時代的重大任務。在我黨十九大發展至二十大期間,更作為我國社會主義奮斗目標“兩個一百年”交匯階段,要在構建全面小康社會基礎之上,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同時還要繼續沖刺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在我黨十九大開展中,提出應當在未來2020-2035年發展期間,實現戰略化發展指標的兩個階段性安排,構建全面小康社會的同時,實現15年奮斗即可實現全面社會主義現代化;第二個階段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基礎之上,再重新奮斗15年,能夠實現我國全面富強的和諧魅力社會主義中國。而這更作為當前社會發展新時期,特色社會主義的戰略化發展安排,明確“兩個一百年”的戰略化發展路線。而這更意味著我國在社會主義發展中,需要提前15年完成社會主義現代化發展目標,在此之后在下一個100年完成富強魅力中國的建設目標。
經過近40年的發展,我國當前社會主義現代化發展進程中,所主要形成的有關矛盾,主要表現為美好的人們生活愿望,并未與實際社會生活所匹配。正如十九大中所提,在我國長期社會主義發展進程中,現階段我國的國家生產總值已經位居世界第二,且顯著提升了自身的生產能力及社會生產總水平,基本實現了小康在不久的將來會建設全面小康社會。同時人們針對生活也提出了更高的發展需求,但是隨之而來的社會發展不均衡問題尚未良好解決,比如我國的社會發展整體質量效益相對較低,缺乏整體創新力,生態環境阿博湖也亟待進一步增強。在民生領域也尚且存在諸多亟待解決的問題,比如養老、就業、醫療、居住等。總之在現階段我國的社會主義發展進程中,人民所日益增長的多方面社會需求,已經遠不止文化及物質量層面。而我國在下一階段則更應當加大對此的重視,切實可行的轉換我國的社會主要矛盾必須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開展工作,在繼續推動發展的基礎上,著力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
走近世界舞臺中央是進入新時代的國際佐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過了40年的艱苦努力,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的卓越努力,通過切實可行的實施“一帶一路”戰略化發展,設立絲綢之路發展基金,推進我國與其他國家之間的外交工作,首創“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等一系列舉動,均表明中國的國際地位、國際作為和國際話語權得到了極大的提升,中國已經成為備受全球矚目的主角,國際影響力、感召力、塑造力大幅提高,已經有能力向世界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已經從“融入世界”到“引領世界”,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顯著特點。
綜上,我國現階段已經進入了社會主義發展新時期,是自改革開放發展至今的社會必然,更是我國社會矛盾運動的必然。同時也是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開創光明未來的必然要求。
參考文獻:
[1]陳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基本依據——回顧中國共產黨歷史上對社會主要矛盾的六次判斷[J].紫光閣,2017,(11):30-31.
[2]張學中,何漢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基本依據——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發展思想研究[J].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01).
(作者單位:中共大同區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