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燕
摘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總結自新中國成立到如今新民主主義健康發展,尤其是在十八大以后,黨和政府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基礎上,形成的理論思想成果。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具有豐富而深遠的內容,囊括了理論思想與實踐兩方面,全面回答了堅持并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社會主義思想、如何堅持與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基本課題。
關鍵詞:習近平 新時代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重大問題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有機體現出黨與人民發展意愿的統一、世界觀與方法論的統一、繼承性與發展性的統一、國家發展與國際胸襟的統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打造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嶄新境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新境界、新時代黨和國民素質建設的新境界。十九大中提出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載入新修訂的《黨章》,將之作為黨的指導思想。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推動社會文明的建設與發展,必須深刻理解這一思想形成的時代背景與理論內容。
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形成與發展的時代背景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步入新時代初期
自鄧小平同志在十二大中,提出需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社會以來,黨和政府克服了發展道路上的眾多困難,開辟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我國的經濟、科技、國防等綜合國力已穩居世界前茅。中國基本實現了“站起來、富起來”的階段性法治目標,正朝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發展。新時代滿足了階段性的發展目標,同時也產生出新的矛盾和問題,經過近40年的發展,生產力問題得到妥善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成為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主要矛盾的變化要求黨和政府需制定不同的戰略舉措。
(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內涵意義
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進入新時代,意味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已到達新的發展階段,是對改革開放40年以來的發展成果的繼承和發展,具有新時代的內容和特色。在新的發展階段,黨和政府的主要任務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建設新征途。十九大戰略規劃中指出,我國將在2020年實現全面小康,到2050年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為現階段最主要的發展目標。
(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內涵意義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意味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到達了一個全新時期,標志國民將迎來“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時期,使中國富起來到強起來,我們依托的是正確的方向指導,黨政方針的正確指引,重要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核心思想作為有力支撐支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歷經漫長、曲折發展之后,進入全新的發展階段,伴隨著巨大的發展機遇,意味著科學社會主義中國化能夠散發出強大生命力,推動中國的繁榮富強,也為世界上那些期望擁有自主獨立性、發展社會主義思想的國家提供新的參考價值。新時代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的發展提供新的契機、內涵,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其始終保持生機與活力。
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鮮明特色
(一)黨與人民發展意愿的統一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表明,黨與人民是內在統一的關系,黨和政府應以人民的發展意愿為自身的意愿,以人民的利益為自身的利益。習近平同志曾明確提出:“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區別與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這一論述從根本上結石黨與人民的內在關系,充分發揮廣大國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推動黨和國家的事業得以不斷發展。在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強調“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確保黨始終總攬全局、協調各方”、“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等內容,這也清楚說明黨與人民的事業一致性、統一性。
(二)體系世界觀與方法論的統一
革命先驅馬克思曾經說過,“哲學家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馬克思主義之中一個鮮明特點就是進闡釋世界的理論與改造世界的方法進行有機統一,即將世界觀與方法論進行統一,實現認識世界與改變世界的有機結合。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八個明確”具有宏觀指導意義,代表世界觀思想;十四條“基本方略”具有行動綱領意義,充滿方法論意味?!鞍藗€明確”與“基本方略”共同構建起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內容與體系。
(三)繼承性與發展性的統一
十九大報告中表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可持續發展觀的繼承與發展”。無論哪一種科學理論,都是建立在前人已有思想理論成果,在實踐中改革最終取得一定的文明成果。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始終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為指導思想,以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為發展方向,并結合中國的具體國情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提出了一系列新興的戰略思想和理念。無論是新時代中國發展的哪一環節、哪一方面,無不是在繼承黨歷代中央領導的核心思想,并結合具體國情提出的新思想和方法。
(四)國家發展與國際胸襟的統一
堅持和維護中國國家利益、維護世界的和平與發展、立足中國國情與國際視野相結合、愛國情懷與國際主義的有機結合,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鮮明特色。在堅持中國立場,全面建設國家方面,習近平始終堅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為核心、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為目標任務,不斷改革深化黨和政府的執政紀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社會的紀律與促進人類社會發展的紀律等,并在實踐中得到一系列的理論成果與文明成果,進而規劃、設計出符合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規律的總目標、總任務等。
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歷史意義
(一)開辟馬克思主義思想中國化的新境界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立足于中國國情,在實踐過程運用馬克思主義作為指導思想,也深化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思想,最終取得新的理論成果。譬如,以人民的利益為核心,是對馬克思主義思想中關于人民群眾是歷史創造者的拓展和延伸;國家政治體系和發展戰略規劃等一系列現代化思想,是對馬克思主義國家建設理論的實踐和發展;將政治建設作為黨政建設的統領,是馬克思主義黨政建設理論的實踐和深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對馬克思主義進行中國化,開辟出發展和應用馬克思主義的新境界,進而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內容。
(二)促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全面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需要有科學的理論體系為指導思想??茖W的理論體系,能夠在實踐中制定民族復興中每一環節的戰略發展目標與發展方向,,進而解決民族復興路途中的各種艱難險阻,凝聚社會各界人士的力量,協調各族人民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十九大中修改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章程》中明確提出,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基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取得的理論創新、成果創新,并形成了完整的理論體系,具有科學性、人文性、實踐性等利于國家發展的特點,經受得住實踐和時間的檢驗,并取得廣大人民群眾的信任。黨和政府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黨的指導思想,充分體現出黨指導思想的與時俱進,這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提供了堅實的理論依據。
(三)向世界展示社會主義的生機與活力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推動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取得顯著成就,也向世界各國展現出發展社會主義的光明前程,為社會主義的健康發展注入了生機和活力。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進入新時代,在整個社會主義發展史上具有強烈的價值意義,中國共產黨擔負著發展世界化社會主義的重要使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導著世界社會主義的發展與實踐,推動世界社會主義得以更合地實踐與發展,全面凸顯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四)彰顯中國發展的智慧和戰略方針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在實踐中不斷深化和改革,最終取得顯著成就。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則倡導“和平、發展、合作、共贏”,堅持以“和而不同、兼收并蓄”進行文明交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成功運用與發展發展表明,人類的文明發展應有不同的發展途徑,不應該是以某一種模式統一進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充分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自信、政治制度與思想理論自信,新時代、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向世界文明發展奉獻出獨特的中國智慧和戰略發展方案。
參考文獻:
[1]韓振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幾個重大問題初探[J].北京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01):21-27.
[2]陳金龍.關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若干思考[J].思想理論教育,2017,(12):4-9.
(作者單位:楚雄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