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團組織“推優”工作是以團建促黨建的重要工作,面對新形勢,高校團組織“推優”工作存在一些薄弱環節和突出問題,仍存在著標準不夠細化,結果與實效并不完全被認同等問題,本文分析了基層團組織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基層團組織“推優”工作的建議,建議從標準,程序,健全機制等方面進一步完善高校基層團組織的“推優”工作。
關鍵詞:基層團組織 推優 高校
團組織推優是指團組織推薦優秀團員入黨,是培養接手社會主義事業優秀接班人的需要,是不停壯大黨新生力量的需要,是為黨的事業培養優秀接班人的需要,是增加團組織戰斗力和凝聚力的需要,是激發青年團員政治熱情的需要,是加快優秀青年團員成為國家棟梁之才的需要。
中國共產黨從誕生之日起的五十幾個人發展到今天擁有幾千萬多黨員,其中不乏大學生黨員,學生黨員兼具雙重身份,這就使其本身更為復雜,不僅要擁有作為大學生的知識和才能,更要有黨員的模范先鋒作用。
一、現階段學生黨員存在的不良情況
(一)學生入黨動機多種多樣。有一部分學生黨員現處于動機偏離狀況,他們并不是因為崇拜中國共產黨,不是因為向往共產黨這個先鋒組織,而是為了有一些機會,諸如找工作時可以多一些機會,如公務員考試,選調生等等。也有的是因為黨員有很多的優勢,也有入黨對自己發展有利等等。
(二)學生入黨前后的表現迥異。學生在入黨之前表現積極、主動,入黨后顯得渙散和被動,除了行為上有些變化,思想上也由入黨前的積極匯報、主動爭取變為入黨后消極處理,思想沒有進一步提高,呈后退趨勢。
(三)學生黨員以此名義爭名奪利、抓機會。比如開展各種評獎評優以及一些黨內評比時積極爭取,而不是謙虛誠實表現,為同學服務的意識淡薄。
(四)學生黨員不起模范帶頭作用。部分學生黨員首先就對共產黨進行不客觀評價,對一些黨員進行無理指責,以及平時學習和班級工作過程中不積極、逃課情況經常發生。
二、學生黨員出現不良情況原因分析
現在的大學生或著大學生黨員對黨的理論知識了解太少,甚至有些同學加入中國共產黨連一些基本知識都模糊不清。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主要原因:
(一)各高校現均開設“兩課”教育,但對具體教育效果并不重視,學校報此態度,學生更是如此,及格萬歲,多一分浪費。故思想政治理論課效果不是很佳。
(二)學生人數太多,機會從而增加,機會多之后反而讓更多學生爭先恐后想入黨,老師對學生了解把握情況不一定完全正確,這也是一個原因。
(三)其他非思想因素,比如成績排名,有無補考。雖這些確實非常重要,但過分強調卻忽視本身思想素質把關,也確實有弊端。
(四)基層團組織推優與黨組織培養銜接不緊密。各單位特別是黨總支委員會將工作下放到基層團組織,推優后培養工作沒有完全銜接上,加上基層團組織在推優具體工作中存在一些弊端,因而推優的培養對象質量不是很高。
三、基層團組織推優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基層團組織對推優的標準不確定,執行力度也不夠大
因為在制度中對“優”的標準沒有進行詳細的規定,基層團組織就在進行實際任務中認為“推優”就是將團員召集起來投投票,并且常把“推優”誤解為“選優”,但這種情況會導致成績人緣好的人被推出來的結果。“推優”工作存在隨意性,有些團員理所應當的把“推優”當作“選優”,甚至有些認為這是在“選黨員”,對考察對象缺乏客觀真實地評價。
(二)推優與組織培養銜接不緊密
有些基層團組織存在“推優”后不考察、不培養的情況,一旦“推優”對象名單報給黨組織,就當作“推優”的工作接近尾聲,同時,“推優”工作也存在著很多不好的影響,主要表現在:重數量和推薦,輕質量和培養,基礎不牢固,極度缺乏全面系統的落實方案和切實可行的培養計劃,于是形成了一種即使是大眾“推優”出來的對象也不能在工作、學習、生活的各個方面起到模范帶頭作用的現象,故“推優”工作的成果不夠理想,不能被讓大眾心服口服。
(三)基層團干部業務素質有待提高
雖然團組織機構設置和人員都有較高的專業素質,但是主要負責“推優”一切工作的基層團干部卻缺少基層工作的實踐經驗,專業素養和工作能力也有待于提高,從而極大地影響了“推優”工作的成果和廣大共青團員對于“推優”工作的認同。
(四)推優后缺乏全面有效的考核準則
目前,高校基層團組織存在的問題主要是:陳舊、不夠規范的“推優”工作制度,主觀、片面、隨意、簡化的操作,缺乏廣泛性的“推優”工作,“推優”對象不經過群眾選取,而是由老師或支委會直接確定的現象,從而導致同學意見不一存在抵觸情緒,失去群眾基礎的“推優”工作將舉步維艱;對“推優”入黨對象的不連貫考察培養,還存在著靠關系“推優”的不好情況,缺乏明確有效的量化考核準則和完全透明化的監督機制。
四、基層團組織推優工作的建議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先進青年的群眾組織,是中國共產黨的助手和后備軍,是廣大青年在實踐中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共產黨的學校,簡明扼要的指出共青團的基本任務,這就對大學生的推優入黨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大學生要真正成為一名合格的大學生,一名合格的大學生黨員,就必須首先端正自己作為共青團員的態度。在校大學生以團員為主,故而團組織工作應該是有很大影響力的。對于如何使我們推薦的團員符合條件、能夠在同學、老師的接觸中予以肯定,需要做好幾方面工作:
(一)建立“優”的考核評價標準。必須是品學兼優的學生,品優學亦優。品優的標準就可針對學校院系具體情況,比如學生義務奉獻活動,學生助人為樂,好人好事,學生日常生活習慣等各個方面的品質。“優”的考核標準要具體細化,可以包含學習成績、班級活動綜合表現,參與公益活動表現、對于班級工作的負責態度、無私奉獻的螺絲釘精神以及對于黨的學習等各個方面的表現。
一旦確定了“推優”中“優”的準繩,班級團支部將依據本班級同學的綜合學習成績、獲獎及評優情況、公益活動參與情況、黨校考試成績情況進行綜合排名和考核,經考核的團員的得分情況要在每學期的“推優”工作前公開。并且,我們要進行量化評分和評價來使學生提高自身素質,努力向“優”的標準靠近。
(二)基層團組織必須高度重視,嚴格把關。基層團組織推薦優秀團員入黨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規定性工作,必須做好。團組織有自己的隊伍,不僅有院級系級,而且也有團支部書記等,可以說要對同學了解情況是很容易的事。故而了解同學情況除了這一方面加緊外,還要深入班上同普通同學去了解,聽取更多的意見。對推薦的名單可做調查,這一點我們曾經去試驗過,雖然18%的學生會敷衍,但是絕大多數同學會認真對待,這一點源于組織上就要求嚴格的影響。
(三)充分重視輔導員班主任老師、班上同學建議。這一點可以說了解群眾呼聲。輔導員班主任作為班上主要負責人,對班上同學的了解是比較深刻的,但并非完全正確,還須同學意見。做到一個全面充分的了解。
(四)建立學習型團組織,健全監督考核機制。高校團組織要組織基層團干部學習,加強對團干部的大力培訓,定期組織黨與團之間的思想交流活動,來提高基層團干部的專業文化素養,把完善“推優”工作當作黨和國家重要的政治任務來完成。
高校團組織可以將“推優”工作納入基礎團組織的工作重點,依據數量、質量、程序及規范化等方面對“推優”進行綜合量化考核;另外,要定期檢查監督基層團組織推優入黨工作進程,完備、收集、分析群眾意見,自覺接受群眾監督。
(五)做好黨組織與團組織工作緊密銜接。需做到黨組織發展計劃與團組織的推優計劃要同步,黨組織與團組織要同時對“推優”對象進行思想上和道德上的教育,將培養考察對象當作自己的責任,另外,也要對考察對象提出寶貴的考察意見和建議。
推優入黨后學生應該做好帶頭作用。以黨員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受全班同學監督,班、系可成立黨員同學的考察監督表,使之成為比較正規化、系統化的工作。
(六)建立健全保障推優工作的機制。“推優”工作的實施機構和具體組織是班級團支部和學院團委或者團總支,具體負責向黨組織推薦發展對象。為了保證基層團組織在“推優”中占據主動地位和黨組織能獲得新的優秀青年團員,則需要推優工作機制的建立健全。實行責任人制度,班級團支部書記是第一責任人。實行公示制度,將推優對象的具體表現情況面向全體同學公示。實行基層團組織和黨組織信息反饋制度,實行黨支部指導把關制度,就是對“推優”對象實行出現重大問題或受處分等情況的一票否決制。只有制定嚴格的工作制度和實行嚴格的工作機制,才能保證由基層團組織向黨組織過渡的發展對象是有良好品行的優秀團員,極大程度上提高基層團組織在推優發展黨員中的地位。
中國共產黨作為一個執政黨,必須開創一個全面推進黨的建設的新的局面,切實做好基層黨建工作,增強黨現階段基礎和擴大黨的群眾基礎。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中國共產黨的莊嚴使命。目前,高校“推優”工作的最主要工作是以團建促黨建,“推優”工作的順利進行也能很好的促進共青團發揮教導團員的作用,高校基層團組織要重視“推優”工作,掌握好推優的標準,嚴格推優程序,健全推優機制,為黨組織推薦優秀的團員作為發展對象,使學生的黨建工作上水平。在新的歷史時期,高校各級黨團組織應加強聯動,攜手找尋“推優”工作特點,共同促進“推優”工作的廣闊發展。
參考文獻:
[1]彭晶.對當前高校“推優”入黨工作現狀的反思[J].南陽理工學院學報,2010,(05):85.
[2]肖文學.高校團組織“推優”入黨必須重視的四個環節[J].當代經理人,2016,(06):128.
[3]陳迎紅.創新高校共青團推優入黨工作[J].輔導員新論,2010,(03):92.
(作者簡介:梁莉芃,碩士,泰山醫學院基礎醫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