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產經》記者 田永強 通訊員 閆井超
為了積極發揮金融扶貧作用,西豐縣創新金額扶貧機制,“輸血”與“造血”雙管齊下,大大增強了貧困戶的脫貧能力。
“黨的政策好!我申請了貸款,有了啟動資金,現在也賺到錢了,今年我還準備繼續擴大養殖規模。”近日,記者來到西豐縣西豐鎮石湖村學禮屯,貧困戶鹿建泉高興地說。
“以前就養兩頭牛,沒啥大賺頭,去年,縣里扶貧辦干部經常走村入戶宣傳金融扶貧政策,鼓勵我們通過申請扶貧小額信貸自力更生,錢有了,我們干事的信心也就足了,我總琢磨,脫貧光靠政府還是不行,要是我自己都不振作起來、不做點事,光等著靠著,那我肯定還是一輩子受窮。”鹿建泉告訴記者,縣里幫忙貸款,沒有抵押、沒有利息,去年我就貸了6萬塊錢,買了4頭西門塔爾牛,這幾頭牛今年繁殖到了10頭了,就連小牛犢都能賣1萬多塊,一年下來我能賺將近8萬元,日子總算緩起來了!
今年 61歲的鹿建全是學禮屯貧困戶,村里村外都知道,他是一個踏實肯干的老實人,家里有個37歲的兒子,由于患有精神病,至今還沒有結婚,以前一家三口就靠不到20畝地的苞米生活,每年別說過好日子,就連看病吃藥的錢都湊不上,日子過得總是緊巴巴的。“后來,多虧了縣里有扶貧政策,幫忙貸款,現在一看到用縣里幫忙貸款的錢買的牛,越看越喜歡,這都是錢啊!”鹿建泉激動地說。
鹿建泉的事例只是該縣金融扶貧的一個縮影,像鹿建泉這樣靠金融脫貧致富的百姓,全縣還有223 戶。

“我的大苞米也不用愁賣了,直接到秋天的時候收回家給牛當飼料,收地的時候,我還雇好幾個貧困戶呢,讓大伙兒也多掙點兒錢”鹿建泉合不攏嘴,今年我又貸了10萬塊錢,我準備擴大規模,多買幾頭牛,爭取把養牛產業干大點。
該縣扶貧辦項目股股長徐明達告訴記者,近年來,為了積極發揮金融扶貧作用,西豐縣創新金額扶貧機制,“輸血”與“造血”雙管齊下,大大增強了貧困戶的脫貧能力。每年為建檔立卡貧困戶提供貸款3至5萬元,最高不超過10萬元,1至3年期,免抵押免擔保、享受基準利率放貸、財政資金貼息、建立風險補償金制度優惠政策的純信用貸款。截止到8月末,全縣已發放扶貧小額信貸223筆,金額1185.1萬元,讓更多建檔立卡貧困戶發展產業增收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