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威 沈陽城市學院
(一)教學目標與企業實際需求脫離。近年來,企業對于管理會計人才的需求日益漸增,但大多數高校在設定管理會計的教學目標時只注重基本理論知識的傳授,缺乏與企業實務緊密聯系的導向設計,忽略了對學生創新和管理思維的培養,使學生缺乏對企業實際問題進行分析和應對的能力;教學目標與企業實際需求的脫離導致本科院校培養出的學生無法真正勝任企業的管理會計工作。
(二)教學內容陳舊,與其他課程內容交叉。一方面,管理會計在教學內容上與成本會計、財務管理等課程有諸多重復之處;這種內容交叉不僅浪費教學資源,也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另一方面,目前管理會計教材大多是以西方國家管理會計教材為基礎而編寫的,其中一些內容忽略了中西方之間存在的重大差異;且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日新月異,但教學內容卻一直沒有發生與時俱進的更新;這導致學生的學科知識結構無法與時俱進,也無法把所學的基礎知識和學科領域的前沿理論和實務問題融會貫通,不利于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
(三)教學方法單一,教學手段落后。目前,在管理會計課程的教學方法上,主要仍是傳統的“教師講授、學生聽課”為主的單向傳輸式課堂講授方式;這種單一的“填鴨式”的灌輸教學方式,缺少開放性、自主性、討論性、互動性,學生只會對理論知識死記硬背,對公式模型生搬硬套,不能深刻理解其內涵,更談不上實際應用。另外,管理會計的教學手段不夠豐富,計算機輔助教學利用程度不夠;教學上缺乏比較完備的管理會計實訓軟件,無法通過軟件全面模擬企業環境進行決策分析。
(一)課程教學目標定位。從企業實際需求出發,圍繞企業的財務轉型要求,制定相適應的管理會計教學目標。將管理會計的教學目標定位為:培養學生凌駕于會計數據之上,分析、判斷、決策企業一系列的內部管理活動,旨在全面培養學生的財務預測、財務決策、財務規劃以及財務控制能力。管理會計教學目標包括三個層面;知識目標:熟悉管理會計人員的主要工作職責;掌握管理會計基本理念和基本方法。能力目標:能做好企業內部預測、決策、規劃、控制、業績考核的計算、分析。素質目標:培養學生精確閱讀與迅速獲取知識能力、流利的文字與語言表達能力、分析與解決企業管理問題的能力、有效的管理溝通能力。
(二)課程內容重構。為了切實實現管理會計的能力培養目標,以項目驅動教學;即要求學生通過本門課程的學習,結合某一企業或者創新創業項目,撰寫管理會計分析報告;報告內容包括預測分析、決策分析、全面預算、成本控制分析及建立責任會計制度。根據管理會計能力培養目標以及學生完成項目報告的需要,設計教學內容,即管理會計認知、財務預測分析的方法與實操、財務決策分析的方法與實操、財務規劃的方法與實操、成本控制與責任會計制度建立的方法與實操。課程培養目標、教學內容、項目報告緊密結合;教學內容支撐項目報告的完成以及培養目標的實現,項目報告檢驗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掌握程度以及能力是否達成。
(一)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新。改變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填鴨式教學方法;大膽采用項目教學、案例教學、角色扮演以及分組教學等實踐化教學方法,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教學效果。第一,項目教學:要求學生運用管理會計所學知識,結合一個企業或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撰寫管理會計分析報告;項目報告的內容與課程能力培養目標緊密結合。第二,案例教學貫穿教學始終。結合企業管理活動的相關案例,向學生提出工作任務,引出所要講授的知識點;要求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解決情景案例中的問題,并通過課后案例分析作業以及小組項目報告鞏固所學知識以及加強能力培養。第三,角色扮演:要求學生在設定的具體情境中,扮演一定的角色,帶著角色任務參與小組討論與小組匯報;角色扮演有助于學生更好的掌握所學知識,并提高團隊協作、有效管理溝通等可轉移能力。

(二)改革課程考核方式,突出過程考核與能力考核。采用“過程考核與期末考核相結合、突出能力考核”的多樣化課程考核方式。改變傳統重知識輕能力、重期末輕過程、考核方式單一的考核方式,使學生更注重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訓練,將知識轉為能力。具體來說,管理會計過程考核包括課堂表現、階段測試、項目報告;以賽代考,舉辦管理會計案例分析大賽,比賽成績納入項目報告成績。結課考核題型為管理會計案例分析、計算、問題討論,綜合論述等。題目有企業背景、設計靈活、綜合性強,考核學生是否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三)完善管理會計校內外實訓實踐教學條件。構建管理會計職業環境,引進管理會計實訓軟件,縮短學生由學校到企業管理會計崗位的距離。增加實踐實訓教學學時,按照企業管理會計工作流程和工作內容設計實訓模塊,將實務工作中實際運用的管理會計分析工具和財務案例變成教學工具,將海量真實實務數據變成實訓內容,將管理會計耳熟能詳的輔助決策方法體系通過搭建數據模型,靈活處理實際企業遇到的管理問題。并通過沙盤設計,還原管理會計實際工作環境和工作流程,讓學生有置身于企業工作的真實體驗,從而直觀的學習訓練相關知識,并培養實際應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