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廣西壯族自治區玉林市食品藥品檢驗檢測中心,廣西 玉林 537000;2. 廣西中醫藥大學,廣西 南寧 530001;3.廣西中醫藥研究院,廣西 南寧 530022
小槐花Desmodiumcaudatum(Thunb.)DC. 為豆科山螞蝗屬植物,以根或全株入藥。為廣西壯、瑤民族常用藥材,壯瑤名為棵文沾、瑤藥名為握麻紅,分布于廣西、浙江、廣東、湖北等地[1-3]。中醫認為其味甘、苦,性涼,具有清熱解毒、消積止痛、祛風透疹的功效,用于治療感冒發熱、疹出不透、脘腹疼痛、小兒疳積等病癥[1-2]。壯醫認為其味微甜、苦,性平,具有調龍路、通氣道谷道、清熱毒、止血的功效,用于治療心頭痛(胃痛)、白凍(泄瀉)、貧痧(感冒)、月經不調、北嘻(乳癰)、喯疳(疳積)、狠尹(癤腫) 等病癥[2]。瑤藥認為其味苦,性涼,具有清熱解毒、散瘀利水、消積、健脾開胃的功效,用于治療咳嗽、吐血、水腫、小兒疳積、胃脘痛、跌打損傷、癰瘡潰瘍等病癥[3]。近幾年來對小槐花化學成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非揮發性化學成分。盧文杰等[4]從該藥材中分離鑒定了12個化合物,分別為:豆甾醇、三十二烷酸、三十四烷酸、原兒茶酸、苦參堿、槐果堿、山柰酚、檸檬酚、異檸檬酚、樺木醇、5-羥基-N,N-二甲基色胺、N, N-二甲基色胺。吳瑤等[5]分離得到15個化合物,其中有豆甾醇、山柰酚、檸檬酚、黃槿酮D等化合物。成林等[6]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藥材中山柰酚含量。陸國壽等[7]對小槐花的脂溶性成分進行了研究,分離了45個成分,確認了其中的29個成分,這些成分主要為脂肪酸類化合物,其中以十六烷酸、十八碳二烯酸、十八碳烯酸含量最高。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小槐花水提物和醇提物具有明顯的鎮靜催眠,鎮痛,免疫增強和抗氧化作用,且毒性較低[8-9]。小槐花石油醚部位和乙酸乙酯部位對 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非常顯著,具有開發治療糖尿病降血糖藥物的價值[10]。目前,關于該藥材揮發油成分的研究鮮有報道。因此,該實驗對小槐花的揮發油成分進行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分析研究,為合理利用小槐花植物資源及其深度研究開發提供實驗依據。
1.1 藥材 小槐花藥材采集于廣西南寧,經廣西中醫藥研究院盧文杰教授鑒定為豆科山螞蝗屬植物小槐花Desmodiumcaudatum(Thunb.)DC.的干燥全株。
1.2 儀器 Agilent 7890A-5975C 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安捷倫科技有限公司);揮發油提取器;ML3002電子分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儀器(上海)有限公司)。
1.3 試劑 無水硫酸鈉(分析純,批號:20170321,廣東光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乙酸乙酯(色譜純,批號:UN1173,默克股份兩合公司),水為純凈水。
2.1 揮發油樣品的制備[11-12]稱取已粉碎至20目的小槐花藥材粉末約100 g,置于2000 mL圓底燒瓶中,加10倍量蒸餾水,浸泡1 h后按 2015年版《中國藥典》一部附錄方法(不加二甲苯)進行水蒸氣蒸餾,至餾出液無油珠止(約6 h),得到有特殊香味的淡黃色油狀物,用乙酸乙酯溶解并收集,以無水硫酸鈉干燥,備用。
2.2 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分析條件
2.2.1 色譜條件 石英毛細管柱DB-1MS毛細管柱(30 m×0.25 mm×0.25 μm),程序升溫:起始溫度60 ℃,保持1 min,以5 ℃/min升至250 ℃,保持5 min。載氣為He(≥99.99%),柱流量為1.0 ml/min,進樣口溫度為220 ℃,分流比為20∶1,進樣量為1 μL,溶劑延遲3.0 min。
2.2.2 質譜條件 EI源,電子能量為70 eV,離子源溫度為230 ℃,四級桿溫度為150 ℃,質譜接口溫度為280 ℃,全掃描(Scan)采集模式,質量范圍m/z 50~400 amu,掃描間隔0.2 s。
2.3 測量方法 取“2.1”項下制備樣品,加乙酸乙酯稀釋,用無水硫酸鈉除去水分,0.45 μm 微孔濾膜過濾, 按“2.2.1”項下色譜條件分析,測定小槐花揮發油的總離子流圖,并通過Nist.08質譜數據系統檢索,確定各色譜峰代表的化學成分[13]。
2.4 GC-MS分析結果 所得的色譜和質譜信息經數據處理系統與其內存譜庫(Nist.08)自動檢索和解析,并用峰面積歸一法測定了各化學成分在揮發油中的相對百分含量[14]。由圖1可見,從小槐花中鑒定了其中46個成分,占揮發油總量的89.50%,相對含量大于2%的有:薄荷腦(12.06%)、二苯甲酮(4.52%)、α-畢橙茄醇(3.92%)、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8.15%)、己酸丁酯(5.66%)、棕櫚酸(24.40%)、亞油酸(5.17%)、油酸(2.87%)(注:各峰的匹配度均大于80)。見表1。


表1 小槐花揮發油成分分析結果

續表 表1 小槐花揮發油成分分析結果

續表 表1 小槐花揮發油成分分析結果
小槐花是廣西壯族和瑤族特有的一味重要的民族藥,具有清熱解毒、祛風利濕之功效,用于復方中藥治療胃腸道疾病有較好的療效[9]。小槐花中的化學成分多樣,包括黃酮類、菇類、生物堿類、甾體類等類型的化合物,具有消炎抗菌、抗氧化、保肝和抗腫瘤活性等作用[10]。
本實驗通過采用水蒸氣蒸餾法對小槐花揮發油成分分析鑒定及相對含量測定,從檢測結果可以看出,已鑒定的化學成分類型主要是脂肪族類、芳香族類、萜類。其中,薄荷腦在醫藥上用作刺激藥,外用可以消炎,止痛,止癢,驅趕蚊蟲,促進血液循環,消腫等;內服以復方制劑中可緩解局部炎癥及治療感冒,并有健胃,驅風作用[15]。亞油酸具有降低血脂、軟化血管、降低血壓、促進微循環的作用,可預防或減少心血管病的發病率,特別是對高血壓、高血脂、心絞痛、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老年性肥胖癥等的防治極為有利,能起到防止人體血清膽固醇在血管壁的沉積,有“血管清道夫”的美譽,具有防治動脈粥樣硬化及心血管疾病的保健效果[16]。二者均有著較高的開發利用價值。本研究可為建立小槐花揮發油提取方法提供參考,為闡述小槐花的藥效奠定了物質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