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白云怡
當地時間17日,美國國會下屬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USCC)發布報告,詳細闡述中國近年來與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區國家在各領域的關系,其中特別提到,中國兩大通信業巨頭華為與中興引領拉美地區的通信市場和建設項目,“引發美國擔憂”?!斑@種擔憂的背后是美國欲將安全問題擴大化的心理,相關懷疑是毫無依據的聳動炒作?!眹H關系學院國際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主任達巍18日對《環球時報》記者這樣表示。
這份長達65頁的報告聚焦中國與拉美地區國家在外交、經濟、軍事等各個領域的關系,不過,美國媒體尤為關注其中與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有關的內容。
據“美國之音”18日報道,該報告稱,華為和中興負責或參與建造了拉美地區24個國家的電信網絡系統。其中,華為與大部分拉美國家的主要電信運營商都有合作,并贏得至少23個國家的合約得以支援或建造當地的通信網絡。
“中國野心勃勃地在拉美電信產業投入大筆資金,這等同于拉美地區將至關重要的電信產業的脊梁交到中國手上,美國政府擔憂這將帶來潛在的安全風險。”“美國之音”在報道中這樣評論,并引述拉美地區安全問題專家艾利斯的話說,“中國在通信領域的存在與日俱增,雖然本質是商業通信領域,但這將意味著數據和信息流通未來都將通過、甚至依賴中國所提供的基礎設施?!?/p>
《環球時報》記者18日就此事向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問詢,但截至發稿并未收到回復。達巍18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這份報告只是一種為了造成聳動效果的炒作”。長期以來,美國一直把華為和中興當做“靶子”,用對它們和中國政府之間關系的猜測來說事。在今年中美經貿摩擦的背景下,這種擔憂顯得更為突出,有把所謂的安全問題擴大化的態勢。
除通信領域外,USCC的報告還提到,2000年至2018年,中國企業參與了拉美地區多達91個大型基礎建設項目(以下列出的項目數實際總共90個——編者注),包括28個發電項目、15個港口、7條主要高速公路、7條主要鐵路運輸、6座煉油廠和天然氣管線、3座機場、5座大型運動場、2條輸電線路,以及其他17個基礎建設項目。上述項目中有42個項目已完工,29個在建設中。“美國之音”稱,無論在提供資金或技術服務上,中國在拉美地區的基礎建設項目都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
這份報告分析稱,中國在拉美“下血本”投資有四個目標,包括確保中國取得拉美地區豐富的天然資源和消費市場,獲得拉美地區國家對中國外交政策的支持,塑造拉美國家對中國的印象和看法,以及增加中國在拉美地區的地緣政治影響力。尤其在8年的“外交休兵”后,中國正在重啟“在拉美地區孤立臺灣的外交努力”。
在達巍看來,美國對中國在拉美影響力上升的擔憂是真實的,“在美國眼中,中國正在世界各地開展一場地緣政治競爭,而它則需要積極開展一場‘反競爭戰役,拉美就是其中一個戰場”。達巍說,特別是美國將拉美視為“后院”,它更難以容許中國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擴張影響力。
拉美和加勒比經濟委員會前顧問恩里克·杜塞爾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中國在拉美的大項目并沒有什么政治目的,而是雙方企業和經濟領域的一種雙贏行為。“隨著中國基礎設施建設技術和能力的發展,與包括拉美在內的各個地區擴大合作是很正常的,我們也非常需要中國的支持。”這名墨西哥學者認為,“美國的這種反應并不稀奇,事實上,它對中國在拉美存在的緊張已經有十多年了。但可惜,拉美與中國合作不需要征得美國的同意?!薄?/p>
環球時報2018-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