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雪嬌
目標敘寫:
1.學生能說出詩歌鑒賞常用的修辭手法,并結合具體詩句進行準確判斷。
2.學生能運用掌握的修辭手法完成相關的詩歌鑒賞試題。
3.學生能掌握雙關、互文等難點的修辭手法。
教學重點:
1.詩歌鑒賞中常用的修辭手法的判斷與分析。
2.明確詩歌鑒賞中常用的修辭手法,并完成相關的試題。
教學難點:
1.學生能掌握雙關、互文等難點的修辭手法。
2.詩歌鑒賞的修辭手法在高考試題中的運用。
教學過程:
1.課前兩分鐘:全班齊背《琵琶行》
2.提問:《琵琶行》中的這幾句詩都用到了哪些修辭手法?
明確:(1)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比喻)
(2)五陵年少爭纏頭(借代)
(3)終歲不聞絲竹聲。(借代)
(4)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設問,借代)
ppt展示運用借代手法的相關詩句:
孤帆遠影碧空盡:帆代指船
檣櫓灰飛煙滅:檣是船上的桅桿,櫓是劃船的工具。
讓學生總結借代修辭手法的特點:
插入借代修辭手法的講解:
借代:借代的本質是“代”,即事物的部分代替整體。如“帆”代指船,“絲竹”代指音樂,“青衫”代指下層官吏,檣櫓灰飛煙滅。(借代)檣:船上的桅桿櫓:劃船工具。
3.討論:下列詩句怎么翻譯?都運到了哪些修辭手法?
主人下馬客在船:主人和客人一起下馬一起上船。
煙籠寒水月籠沙:煙霧籠罩著寒水也籠罩著沙,月光籠罩著沙也籠罩著寒水。
秦時明月漢時關:秦漢時的明月和秦漢時的邊關。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到各處街市備辦鞍馬等戰具,不是一處地方買一樣東西。
插入互文修辭手法的講解:
互文:上下句兩句或者一句話中的兩個部分,看似各說各自的事情,實際上相互闡發,相互補充來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
4.教師:同學們,修辭手法是詩歌鑒賞中表達情感的一種重要的手法,也是高考重點考查的內容之一。這節課,我帶領大家一起進入詩歌鑒賞的修辭手法,幫助同學們解決答題疑惑。
5.教師:我們先來看看詩歌鑒賞中常用的修辭手法:
PPT展示:比喻---比擬---借代---夸張---反問---設問
互文---對比---雙關---排比---反復---對偶
6.教師:今天我們重點講解兩種修辭:雙關和擬人
雙關: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借助某個詞的同音或者同義現象,使該詞具有雙重意義。就是既有字面意思,也有引申意。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這個“晴”既指天氣晴朗,又指內心的情感。
玉帶林中掛,金釵雪里埋:帶就是黛,掛就是帶的意思,因此前一句指的是林黛玉,掛起來沒有使用,暗示林黛玉空來塵世走一遭,最終沒有跟心愛的人在一起;金釵就是寶釵,有一個金鎖,雪就是薛,后一句指的是薛寶釵,雪里埋,暗指被埋沒,薛寶釵天生麗質,聰慧無雙,沒有完美幸福的一生,白白被埋沒了
總結:雙關修辭手法的好處是言在此而意在彼,使語言表達更加含蓄,加深寓意。
擬人:把事物人格化。將本來不具備人動作和感情的事物變成和人一樣具有動作和感情的樣子。
提問:請同學們讀一讀這幾句詩,體會下擬人修辭是如何體現的?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7.四人一小組討論:練習:請說出下列詩句所用的修辭手法。ppt展示
(1)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擬人)
(2)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比喻、夸張)
(3)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比喻、夸張)
(4)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雙關)
(5)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對比,借代)
(6)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設問、比喻、夸張)
(7)自古妒蛾眉,胡沙埋皓齒。(借代)
(8)當窗理云鬢,對鏡貼花黃。(互文)
8.高考真題訓練
【2017年·全國I】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列問題。
禮部貢院閱進士就試——歐陽修
紫案焚香暖吹輕,廣庭清曉席群英。
無嘩戰士銜枚勇,下筆春蠶食葉聲。
鄉里獻賢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慚衰病心神耗,賴有群公鑒裁精。
本詩的第四句“下筆春蠶食葉聲”廣受后世稱道,請賞析這一句的精妙之處。(6分)
參考答案:該句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寫出試題下發后,考生奮筆疾書,一片沙沙沙的聲音,好似春蠶在吃桑葉的應試場景,形象生動的寫出了士子們奮筆疾書的場景,表達了作者的惜才愛才之情。
教學反思:
1.最后做高考真題的時候,應該讓學生動筆去做。講完修辭后,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完成這道試題難度不大。
2.在引導學生時要多下功夫。開始復習《琵琶行》的修辭時,學生把夸張和借代手法弄混淆,我在處理這個問題時引導不到位。
3.深入關注學情。備課不能想當然的從自己出發,更多的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多問問自己“學生需要什么”“學生的能力怎么樣”“學生要達到什么水平”。高考詩歌鑒賞本來就是能力層次要求最高的,我備這節課的初衷也是挑戰自己,看自己能不能把這個難點拿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