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首先,網絡發展的歷史和思維方式發展的歷史,雖然并沒有直接的聯系,一個是技術一個是人類的思維方式。但是,網絡的發展開始進入到人類社會就會對人類產生深遠的影響。兩者之間之間的關系相互影響是由人類作為紐帶,相互彼此之間產生作用。網絡是人類技術的產物,而人類的思維方式是受人類接觸到的任何事物所影響形成的一定“模式”。網絡與思維方式之間相互影響有著具體的涵義和特點,方式和內容。
其次,網絡對思維方式影響是巨大的,在網絡中,其中信息資源涉及范圍非常廣泛,傳播速度非常快。而人類的思維方式變化會隨著人類接觸到的事物的變化而產生變化,接收信息越多這種變化越快。網絡的出現加速了符合思維方式變化的規律,致使人類思維方式變化加劇。網絡對思維方式的改變導致思維方式產生新的創新因素。
關鍵詞:網絡 思維方式 影響
網絡不斷地發展,人類用視、聽兩種接收網絡信息,網絡展現信息的形式更加多變復雜,網絡傳輸的文本、圖片、音頻、視頻信息相互交叉的形式顯示更加錯綜復雜的信息,吸引人類愿意花更多的時間去接觸網絡信息,使人類更深入的陷入到網絡海量信息當中。網絡發展初始階段,網絡傳輸的信息面是比較狹窄的,以新聞為主的信息,隨著網絡的發展,各種各樣的信息開始顯現出來,論壇BBS、社區、書籍、交友,各個國家地區、都集中在網絡中,進行信息交流,一根數據線一臺電腦,就可以連接世界各個國家、地區信息、了解各個行業、各個商品的信息。從廣告、購物、新聞、股市行情到商務信息,人們了解社會和學習知識在網絡上可以隨時隨地的進行,網絡有各個方面的新聞,而且都是最新的消息;網絡有各種商品的行情、價格、銷售情況,你可以了解各種商品你想要的情況;你想查閱資料,網上的電子書、圖書館的任何書籍任你挑選你想要的圖書。在網絡中你可以得到你想要的信息,當你找不時可以搜索引擎找到你想要的信息,仿佛網絡帶給我們的信息是無止境的。網絡信息的廣度是指網絡傳輸的信息所涉及到的內容,網絡傳輸的內容包括經濟、社會、文化、教育等各個層次,各個方面,全球各地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理念在網絡上都能展現出來。人們從網絡上能接受到的信息面之廣和出現之前網絡相比,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當面對如此廣泛的信息時候,對每個人的思維都會產生巨大的沖擊,影響著他們的思想、文化、生活、工作等。從認識論的角度,按照哲學關于物質運動、時間、空間不可分性,人類的思維方式有時間邏輯思維和空間結構思維。空間結構思維又分為形象思維和直覺思維。按照網絡信息的廣度、深度、速度三種特性影響人類思維,思維呈現出開放、發散、多樣等特性,開始慢慢改變人類的思維方式。
首先,網絡信息的廣度對思維方式的影響。信息廣度對空間結構思維的影響。傳統的信息面比較窄,網絡信息面很寬,涉及的內容更是豐富。人們接受信息滿足自己的需求,滿足后對網絡信息更進一步需求,網絡信息量之廣又能滿足人們的需求,會循環的影響思維,促使思維方式按照思維受影響的程度,不停的改變,這種改變促使著網絡化思維方式的逐漸形成。廣泛的信息讓人們的思維接觸到世界更廣闊的信息,思考的時間會更長,思維會變得更加復雜,對人的時間邏輯思維影響會更加深,邏輯思維更復雜,但是相對空間結構思維,因為網絡信息的局限性,很明顯是欠缺的。
其次,網絡信息的深度對思維方式的影響。深度的影響和廣度的影響不同,深度表示如果你愿意,根據你從網絡中得到的信息,你可以無止境的從得到的信息當中挖掘你更想得到的信息,信息會源源不斷的從網絡中得到。網絡信息深度使人們更加深入的了解信息,深入的信息在人腦中深加工,進行邏輯思維更加細膩,是對事物思維精細度的提高。使人們在對網絡信息精細度把握的同時,改變思維方式。思維方式會更加深入拘于網絡信息的處理,改變傳統思維方式,使思維方式對事物的把握更加深入。
再次,網絡信息的速度對思維方式的影響。網絡信息量大,如果傳輸速度慢,勢必影響人們使用興趣。在網絡建設初期,網絡信息的傳輸比較慢,信息內容比較單一、對人類的思維方式影響很有限。隨著網絡技術發展,網絡的性能得到很大提高,網絡信息的流動性非常迅速,網上的數據資源巨大且增長迅速,網絡信息都只需要短短的數秒鐘就能傳遞到世界各地的每一個角落。通過技術手段又增強了網絡信息的展現方式,信息展現方式相對網絡初期的以文字活數字形式表現出來的信息豐富了許多,快速的獲取信息和數據的多種多樣的展現形式吸引著人類開始慢慢愿意花更多的時間使用網絡。高速的信息傳輸,加快了大腦對網絡信息的加工速度,思維高速運轉,改變思維方式的進程也更加迅速,思維方式變的更加適合處理網絡傳輸的信息。
總之,網絡化的思維方式對人類的影響和傳統的思維方式,以加速度的方式產生著變革,在全球范圍內進行一次信息時代的變革。越來越多的人用網絡作為獲取信息的渠道,隨著網絡的發展、上網的人越來越多,網絡應用的范圍也越來越廣,網絡會成為人們重要的工作和生活工具,網絡的應用會對人類更加的深入、廣泛的影響。隨著網絡不斷發展和人們從網絡獲取信息加快,人們的思維開始從傳統方式到現代方式的發生轉變:從封閉性轉向開放性、從單一性轉向多樣性、從保守性轉向創造性。網絡是人類智慧的杰出成就,擁有高度的數字化、智能化、全球化特性,延伸發展著人的器官和大腦思維,網絡成為人類認知世界的通道,改造世界的工具。
參考文獻:
[1] 淺談人工智能[J]. 余漢銘. 科技創新導報. 2010(25)
[2] 論思維方式與社會歷史發展[J]. 王子平,白玉民. 河北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 2010(01)
[3] 論思維方式的變遷——基于科學與實踐維度[J]. 黃濤. 未來與發展. 2009(08)
[4] 中國傳統思維方式對創新思維的影響[J]. 孫麗穎,范大志. 學術交流. 2008(03)
[5] 中國傳統思維方式的轉換歷程[J]. 韓德信. 管子學刊. 2007(03)
作者簡介:趙亮,男,漢族,1983.1.5,河南新鄉人,新鄉廣播電視大學碩士研究生 哲學碩士 研究方向: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