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班主任是學校中的一種管理角色,對學校中的基層教育組織——班級發揮管理的職能;班主任這種管理角色也有自己的特殊性:班主任為教育進行管理,通過教育進行管理,又通過管理來進行教育。班主任還應當是一種領導者,班主任是學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關鍵詞:班主任 工作 學校教育 管理
班級在學校教育活動中出現,標志著在人類社會群體生活中又產生了一種正式組織;人以群體的方式生活,人們的結群方式是不同的,如果人們明確地以某種目標作為一個群體的共同目標,根據這樣一個目標建立了群體內部的關系和行為準則等等,那么這個群體就是一個正式的組織,可以說“組織就是被正式組織起來的群體”。班級是按照一定的教育目標組織起來的,班級內部有確定的交往關系與行為準則,班級是一種正式組織,班級是為實現一定的教育目標和任務建立起來的,教育目標指向的是學生的學習。從班級管理研究的角度,把班主任的角色定位在管理,教育部頒發的《中小學班主任工作規定》指出:“班主任是中小學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學生管理工作的主要要實施者,是中小學生健康成長的引領者,班主任要努力成為中小學生的人生導師”
一、班級與班主任工作
班級是現代學校制度的產物。同一年齡段、發展水平相當的一如群學生根據學校的安排固定地聚集在一起,形成了“班”,又因為“班”處在一定的教育階段上,這就是“級”。從教育者為實現一定教育目標所開展的活動看,班級是一定年齡階段、發展水平相當的一群學生組成的學校教育基層組織,從學習者的學習活動看,班級是一種學習組織,從學習者的社會生活經驗學習看,班級也是一種社會關系的存在。
管理總是與組織聯系在一起,有組織的存在就有管理的存在;有一種需要管理的組織,就有一種組織管理,要進行一種組織管理,就必須有一種組織管理者,學校班級的出現并不首先為“管理”面而出現的,而是為充分教育資源、普及教育服務的,因而人們對班級管理的認識,對班級管理者角色的認識,也是隨著著班級管理實踐的深入的,所以班的出現產生了班級管理者,他就是班主任。
班主任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要引領學生的健康成長,要成為學生的人生導師,這些要求表明班主任是被賦予特殊教育使命的管理角色。班級是這實現一定的教育目標建立起來的,所以班級組織是教育組織,班主任為實現一定的教育目標進行管理,這種班級管理是為教育管理;在班主任的管理活動中,學生的思想道德、身心健康,乃至人格發展,都是管理的指向,從這些可以表明班主任是為教育進行管理;教育是班級管理的目標所在,同時也是管理的手段,良好的班級是管理的結果。一個良好的班級的標志,是全班學生在教育中獲得成長,良好的班級作為管理的多成果,又是通過教育來實現的,班主任是通過教育進行管理的;班主任的教育工作是面向全班的,在一個班級里,即便是對學生進行的個別教育,要想取得預期的教育效果,也必須得到班級環境的支持,面向班級全體學生的教育,更要通過班級生活的積極建設才能獲得成效,班主任的班級教育工作,是管理過程中的教育,也就是說班主任是通過管理進行教育
二、班級規劃
班級是學校教育的基層組織,建設好這一組織班級管理的首要任務。班級管理規劃是班級管理過程的第一個環節,進行班級管理規劃就是在確立班級愿景的前提下,制訂出班級愿景實施方案,使得班級愿景進一步操作化。確定班級組織建設,班級日常管理,班級活動,班級教育與管理力量的協調, 班主任是班級文化發生和形成的制約者和促進者。有人說,班級文化是師生相互作用下形成的,這說法看似有道理。但是,是在什么樣的師生關系下進行相互作用,卻是由班主任老師決定而非師生共同決定的。同樣的一群學生,交給一專制一民主的兩個班主任老師,定會形成兩種文化氛圍明顯差異的班級。兩個不同群團的學生,交給一個老師去擔任班主任,定會形成兩個文化氛圍十分相近的班級。原因在于,雖然班級文化實質上形成于以學生為主體的班級活動的實踐之中,不斷的班級活動對班級成員進行著反復的共通性人格刻劃,才形成了這個班級學生共有的特性,這種共性所形的氣場,就是狹義的班級文化。但是,問題在于,班級如何開展活動,甚至需不需要讓學生參與活動,班主任具有生殺予奪的大權,所以班主任的“個人好惡或者教育理念”一定會投射到班級管理工作中,制約著班級活動的質與量。其質又制約了班級文化的高度,它決定了班級文化的優劣;其量又制約了班級文化的強度,它決定了班級文化的效力。所以,班主任的教育理念從一開始就決定了班級文化的基本走向!
班主任作為學生的人生導師,有責任對作為未成年人的學生進行精神的引領,不對他們進行精神引領就是不作為!進行精神引領并不可怕,可怕的不是“引領”的問題而是“精神”本身是否有問題的問題。“精神”是向上、健康的當然引領得越多越有效越好。有問題就可怕了,這時,不引領或不會引領比瞎引領還好了!但是,我們要做的,不是因為可能出現這樣的現象就不去“引領”了,而是要如前面所說的,要做到眼中有自己并在認識自己的基礎上努力去修煉自己的精神,提高自己的素質。再者,我們希望的是班主任進行一種向上的精神引領而不是精神強迫,我們希望的是班主任在努力喚醒學生的認識的基礎上,尊重學生的認識,尊重學生的獨立精神,努力做到“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那么,這個班級的學生將形成既積極向上又獨立探求的精神,這個班級也一定會產生一種強大的氣場,它不但不會妨礙相反會促進成員個體的個性充分發展!而反過來,沒有方向引領的班級文化盡顯松散和平庸,這樣的班級文化也會根據其共性氣場的強弱妨礙甚至嚴重妨礙各個成員個體的正向發展。可見,善于進行精神引領又尊重異己的班主任才能成為締造優秀班級文化。
參考文獻:
[1] 《班級管理》 李學農主編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簡介:孔桂生,1980.08,男,漢,廣東韶關,本科,中級,研究方向:教育管理,單位:廣州市天河金領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