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幫旭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越來越高,因此對住宅建設的質量和其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住宅行業的規模在不斷擴大,進度快速推進,新工藝的不斷更新,各種各樣的混凝土裂縫問題不斷的出現,只有有效的處理混凝土裂縫問題才能夠保證房屋工程的質量。文章對住宅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縫的成因進行分析,研究治理裂縫的措施。
【關鍵詞】住宅工程;混凝土裂縫;成因;措施
近年來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進一步加快,使得住宅的數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其施工質量會直接影響到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在住宅中,墻體結構是比較關鍵的一個組成部分,一旦出現較為明顯的裂縫問題,必然會影響到結構的安全性,產生一些安全隱患,因此需要采取較為合理的措施予以防控。基于住宅施工墻體裂縫的控制極為必要,需要詳細分析在建設過程中可能存在的明顯問題和隱患,并結合這些問題進行有效預防和控制,避免裂縫缺陷的出現。
一、混凝土裂縫控制的目的
混凝土裂縫控制的目的,確保結構的穩定性和安全性,保證工程的質量。
二、混凝土裂縫分類
(一)溫度
墻體因受到溫度差(熱脹冷縮)影響而產生裂縫是常見問題,主要是被氣候所影響,所以施工人員要依據長期的氣候特點進行施工。避免在高溫環境和低溫環境下施工,混凝土的入模溫度不應低于50C,且不高于350C。施工中使用的水泥大部分是普通硅酸鹽水泥且混凝土屬于膠凝材料,在其凝固時會放出大量的水化熱,從而使混凝土產生裂縫。混凝土和砌體交接處容易產生裂縫,因為兩種材料受溫度的影響收縮不一樣。住宅施工中,一般要澆筑混凝土,而在澆筑中混凝土的內部還有較高溫度,假如模具拆卸時和外界的冷空氣有直接接觸,混凝土結構會收縮,對墻體質量造成影響,并會有裂縫問題出現。此外在具體墻體結構施工建設中,還會涉及到塑料薄膜包裹環節,塑料薄膜包裹能較好促使混凝土墻面具備理想濕度,但在塑料移除后,必然也會出現濕度變化,帶來較為明顯的裂縫隱患。
(二)混凝土原材料的問題
混凝土原材料對混凝土質量具有直接影響,甚至對整個住宅工程質量都會產生影響。但是在諸多原材料的問題中,施工過程中鋼筋型號、規格、尺寸、綁扎間距等不符合標準和施工過程中偷工減料的情況存在,并且混凝土的原材料像水泥過期、石子和砂子顆粒級配不符要求等情況出現,這就對混凝土的質量產生了嚴重的影響,使混凝土發生不規則裂縫。在混凝土的攪拌過程中,外加劑加入攪拌時,攪拌時間短,攪拌不均勻,使混凝土凝固時產生裂縫,從而對住宅的整體質量造成影響。
(三)設計存在缺陷
在設計部分建筑的過程中,因為設計人員沒有認真的分析各方面因素致使設計存在缺陷,進而導致混凝土發生裂縫情況。另外,在進行設計的過程中,由于作業人員自身的專業技術水平不夠,在進行設計時就會出現對各個方面考慮不全面的現象,基于這種情況下就會對施工質量造成嚴重的影響。比如:在進行設計時,由于建筑結構的配筋率不滿足要求,導致應力過于集中,進而發生裂痕的現象。
三、住宅工程施工混凝土裂縫的治理措施
(一)溫度影響方面的預防措施
①混凝土澆筑時選擇適當的季節溫度,在嚴寒的季節采取保溫措施才能進行混凝土澆筑,或者是在嚴寒季節嚴禁澆筑混凝土。②混凝土原材量方面水泥采用低水化熱的水泥,尤其是大體積砼澆筑時一定要注意水泥品種的使用。③砌體材料選用和混凝土收縮一致的材料,砌體砌筑時窗臺采用混凝土澆筑,且砌筑過程中按照砌體材料的模數設置拉墻鋼筋,砌筑完成后在混凝土墻和砌體交接處掛設一道鋼網,減少因溫度收縮產生裂縫。④混凝土澆筑過程中采用二次抹壓防止混凝土凝固時產生水化熱引起裂縫,薄膜覆蓋減少水分的流失從而減少裂縫的產生。
(二)嚴格把控原材料質量
為了能夠從源頭上杜絕質量不達標的混凝土材料出現,除應嚴格的控制混凝土的各類原材料,還應在骨料選用方面采用顆粒級配良好的骨料,進而可以保證混凝土的質量。另外,還應該嚴格的控制住宅施工中所需要的外加劑,因為各種外加劑也能夠直接影響到混凝土的質量。如果只對主材的質量進行了嚴格檢查,而沒有對外加劑進行嚴格的把控,不僅會影響到混凝土的質量,還會使后期住宅發生裂縫。
(三)優化混凝土的配合比
在攪拌混凝土的過程中,原料的配比不一樣,混凝土的質量也就不一樣。通過合理的分析和最終結論,混凝土的最好水灰比例是0.24~0.34,混凝土的水灰比例如果不達到這個標準,強度等級就會發生嚴重變化,裂縫情況就更容易發生,更會對混凝土的承受力和施工過程的安全性造成影響。
(四)加強對澆筑過程的控制
第一,為了可以降低發生裂縫問題的機率,應在進行混凝土澆筑之前確定好澆筑范圍和澆筑時間,并預估好可能發生裂縫的位置,從而才能制定出合理的混凝土配比值。第二,在澆筑作業時,混凝土的振搗不易過長,振搗過長會使混凝土發生離析現象,使少量的骨料存留在混凝土上部,進而因兩者的混合而導致伸縮裂縫的發生。所以,施工人員應在混凝土凝固以前,應再次按壓其表面,進而能夠有效的防止發生裂縫現象。第三,當澆筑工程完成后的24h 之內不能操作吊卸材料,由于在吊卸的過程中所產生的震動會影響到混凝土結構。因此,只有當混凝土完全凝固之后才能進行材料吊卸,而且在慢慢的提升吊卸重量同時還應該降低操作幅度,從而能夠有效的減輕振動頻率。第四,應該根據混凝土強度標準對混凝土進行嚴格的檢測,當混凝土達到標準之后才能進行不同部位的支模、拆模作業。在進行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架體的支撐體系應滿足承載力要求,需要將模板和腳手架設置在樓板表面,不但可以將澆筑混凝土過程中產生的應力進行分散,而且還能讓混凝土不受沖擊,進而可以有效的避免建筑物發生樓板裂縫的情況。
(五)做好后期養護工作
對于整個建筑工程混凝土建設來說,后期養護是非常重要的,合理的養護可以使混凝土裂縫現象得到很好的控制,特別是有力地降低外界環境對裂縫的影響。嚴格控制好混凝土結構的濕度和溫度以及混凝土的養護時間也非常關鍵。比如,當混凝土內外溫差太大時,工作人員要運用降溫或保溫辦法使內外溫度達到統一,避免由于溫差太大出現裂縫。當外界溫度升高時,要運用科學的散熱辦法將混凝土表面溫度降低,避免混凝土表面溫度過高而出現裂縫現象。也要加大保溫操作的管控,特別是設定合理的保溫時間可以很好的將混凝土施工質量提高,從而大大降低混凝土裂縫現象的發生。
四、結語
總之,鋼筋混凝土結構不僅會對住宅整體的質量造成嚴重的影響,還會對后期使用住宅的人們造成威脅。因此,在進行住宅施工時,應采用合格的住宅材料并按照施工標準進行施工,設計時滿足鋼筋混凝土結構受力特點進行設計,施工工藝要符合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要求,而且還要對住宅所選的地址進行充分的分析,防止因各種因素使混凝土結構發生裂縫的情況。在進行住宅施工時,一旦發現裂縫應立即進行有效的處理,并對住宅計劃進行及時的調整,不僅可以降低混凝土結構發生裂縫的機率,還可以確保混凝土結構的安全性,保證住宅施工的質量。
【參考文獻】
[1]夏立輝.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縫的成因與治理研究[J].中國建材科技,2015,24(2):156-157.
[2]鄭偉芳.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縫的成因與治理探究[J].江西建材,2015(19):113-114.
[3]張曉曦.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縫的成因及改進[J].四川水泥,2017(8):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