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獻飛
摘 要:語文是小學階段非常基礎也是非常關鍵的一門學科,對學生的綜合成長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質量,其實質就是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同課異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方法之一。文章從小學語文教學的現狀出發,分析了“同課異構”在教學過程中應用的意義,并在此基礎上詳細探討了“同課異構”在教學過程中應用的策略,從而為教學中所存在問題的解決奠定基礎,希望能夠為今后相關內容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同課異構”應用的意義
何謂“同課異構”?所謂“同課異構”指的是在教學的過程當中,面對相同的教學內容,不同的教師有著不同的思維和理解,在教學時會根據自己的理解和認識開展具有自身獨特風格的教學,形成不一致的課堂教學[1]。將“同課異構”應用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一方面,“同課異構”的應用可以幫助教師對教材進行更深層次的分析,使教師能夠全方位地、正確地理解教學內容,從而更好地開展教學工作。另一方面,“同課異構”的應用可以為不同教師之間的相互交流提供基礎,使不同的教師相互學習,共同進步,進而不斷改進自身的教學方式,幫助更好地提高教學的質量。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同課異構”應用的策略
1.做好充足的課前準備工作
小學語文教學中,“同課異構”的應用要求教師做好各項準備工作。教師在堅持自身的教學風格的基礎上,結合自身以往的教學經驗,對教材進行深度的解讀,并對教案進行精心的設計,然后同其他語文教師進行討論[2]。一般情況下,對整個小學語文備課組而言,可以同時安排兩名教師進行備課,同時進行教案設計。在設計教案的過程中,教師要對教學內容進行深度地研究和探索,盡可能地參考其他優秀的教案,以此提高教案的質量。同時,在設計教案的過程中,還應當將學生的實際情況考慮進去,對所設計的教案進行加工和創新。小學語文備課組可以將所有優秀教案整理在一起,建立起優秀的教案素材庫,既包括文字素材,又包括語音素材,還包括圖片、視頻等素材,使每一名語文教師都能夠共享這些素材資源。之后,教師分別在備課組中對自己的教學設計進行進一步的完善。
2.課中認真地實施教學工作
作為一種科學的教學模式,“同課異構”應用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在完成各項準備工作之后應當認真且積極地實施。以《桂林山水》這篇課文的教學為例,模塊一:教師將朗讀法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通過引導學生朗讀,讓學生理解課文中的優美語言,體會其中的意蘊,讓學生深刻地感受到其中流露出的情感,增進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培養學生的情感思維。模塊二:教師將情境教學法應用于教學的各個環節,通過創設特定教學情境來開展教學活動。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借助多媒體向學生呈現出一段關于介紹桂林山山水水的短視頻,讓學生認真觀看。教師結合教材內容,進一步對課文中的優美句子進行分析,幫助學生深入地理解其中的思想情感。
3.重視課后教學的評價工作
課后的教學評價工作對“同課異構”應用的改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在課后,首先,授課教師進行反思,分析教學目標的落實情況,思考教學重難點是否突出、導入是否有新意、有無踐行新課改理念。其次,備課組其他教師對教案進行評議與交流,并與授課教師一起討論大家關注的問題,提出有價值的建議與分析,為授課教師指明調整教學方案的方向。最后,備課組長歸納教學實踐的優缺點,并協助授課教師逐漸完善教案。上文模塊一的授課給人以“頭重腳輕”的感覺,充滿美感、導入充分,但缺乏拓展,沒有很好地維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模塊二的教學形式十分新穎,但給人“舍本逐末”的感覺,未重視字詞教學。教師們在評課中都能指出實質性問題,并提出可行性很強的建議,為授課教師完善教案提供依據。
三、結語
“同課異構”應用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既可以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又能夠促進學生對知識內容的理解,更好地提高教學質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一定要加強對“同課異構”的認識和理解,將其合理地應用在教學過程中。
參考文獻:
[1]蘇進邊.“同課異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科普童話,2018(4):99.
[2]潘雪霞.同課異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語文天地(小教版),2017(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