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衛荷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作文教學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作文教學的開展能夠極大地提升小學生的語文素養以及語文基礎知識。文章主要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現狀進行了詳細的分析,然后對素材積累在其中的意義進行了相關探討。
一、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小學語文教師對作文教學不夠重視
由于長期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小學語文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僅僅重視學生成績的提升,進而在作文教學的過程中僅僅重視寫作技巧以及方式的教學,這嚴重影響到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1]。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很多教師都開始進行教學上的改革,不過因為教學改革時間不長,所以很多教師僅僅將教學的理念進行了更新,而教學方法卻沒有進行改革。進而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依舊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法,不重視作文教學,這樣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學生寫作興趣的提升。
2.小學語文教師對于素材積累不夠重視
當前很多教師在寫作教學活動開展的時候,大都比較重視技巧上的教學,對于素材積累方面則是選擇忽視。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作文教學的時候,僅僅是讓學生進行模式化范文的背誦,指導學生使用模式化的寫作思路,這樣也使得學生的文章千篇一律,過于模式化,寫出來的文章沒有思想和靈魂,這樣學生的寫作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很難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素材積累的作用
1.提升學生的語文寫作水平
寫作教學對于語文教學而言是十分重要的。要想有效地提升學生的語文寫作水平,加強素材積累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這樣,學生進行寫作的時候才能有東西寫。由于小學階段學生自身的特性,其接觸的事物比較少,還有就是他們的年紀比較小,思想觀念還不夠成熟[2]。他們的模仿力很強,但創作能力卻比較差。所以,只有在實際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過程中加強學生素材的積累,才能開闊學生的眼界,充實學生的詞匯量,使得學生樂于寫作,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提升小學生語文寫作的水平。
2.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
素材的積累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并且還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因為各方面因素的限制,小學生自身思維模式以及見識等較為局限和狹窄。而這也嚴重影響到學生的創作能力和文化素養的提升。而積累素材,需要學生多多觀察以及閱讀,這樣可以讓學生開闊自身的視野,見識到人間百態,進而提升文化素養。
三、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素材積累的有效策略
1.在課堂上引導學生積累素材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小學語文素材的變化比較大。并且在新課改的理念中也是大力提倡以教材來作為實際教學的根本,教材中的寫作素材也有很多[3]。所以,小學語文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寫作素材的積累時也可以將課堂教學的時間充分地利用起來,讓學生在課堂上積累各種優美的詞語以及句子,并且引導他們將其靈活地運用到實際的寫作過程中,這樣也就能夠極大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
2.引導學生在實際的生活中進行素材的積累
小學階段的學生年紀比較小,并且閱歷比較淺,而日常的生活是他們最為熟悉的東西。所以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多多觀察日常的生活,有意無意地引導學生去感悟生活,并且養成記錄生活的良好習慣。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發現美的能力能夠得到有效提升,同時積累素材的良好習慣也能夠逐漸養成。
四、結語
總而言之,在實際的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必須加強重視作文教學。而要想學生在寫作文的時候能夠筆下有魂、言之有物,重視素材積累也是十分的有必要。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實踐活動、閱讀以及結合實際生活等各種形式來進行素材的積累,培養學生良好的素材積累習慣,有效提升小學生的語文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徐芳芬.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素材的積累分析[J].考試周刊,2018(14):67.
[2]蘭 潔.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素材積累途徑分析[J].作文教學研究,2015(5):123.
[3]張紅秀.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素材積累的途徑[J].作文成功之路(下半月刊),2017(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