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燦煌
摘 要:區域地理鮮明地體現了地理學科的區域性特點,是地理學科的重要內容,也是近年高考的重點。區域地理知識為高考試題提供了背景材料,它有機地聯系了社會熱點和焦點問題,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分析、解決實際問題中去,體現了高考考察能力的主旨。因此,復習好區域地理是高考制勝的關鍵。
高考文綜地理對區域的考查越來越多,區域地理包涵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區域地理主要包括初中地理和高中必修3的內容。一般情況下,高二階段在學完高中必修3后,就要對世界地理和中國地理進行系統的復習。如何在有限時間內,既將世界和中國的區域地理知識點落實到位,又將初高中地理知識有效銜接起來,幫助學生搭建系統的區域地理知識框架,是每位高中地理教師要認真對待的難題。
在區域中,許多地理事物或地理現象的分布、特征、規律及變化等,都是自然地理或人文地理的最好“注解”;而系統地理的原理、規律、結構、聯系等又需要在區域地理中去落實和驗證。因此,區域地理的內容是復習地理知識的基礎,許多圖像判讀技能的訓練、基本概念的理解、地理要素間的聯系、地理事物的分布、空間概念的建立、地理基本觀點的樹立等,都應在區域地理學習中完成。鑒于以上原因,我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提出以下幾個觀點探討區域地理行之有效的復習方法,便于學生復習,提高復習效率。
一、構建“腦中的地圖”,活用地圖
在近年地理高考中,各類地理圖、表占有重要地位。要讓學生經常填繪各種地理圖表,使其養成以圖表輔助思維、記憶和解題的習慣。尤其是復習有關經緯線、時區和地方時計算、太陽高度角和中國、世界區域地理的分布、氣候等內容時,圖表更是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通過大量地填繪區域地圖,盡快幫助學生形成“腦中的地圖”。
二、區域定位為先導,搞好基礎復習
首先,高考中利用經緯線進行定位是近年來考試的重點,經緯線成為高考區域地理試題的最基本的要素。因此,在區域地理的復習中,我們可以讓學生以填繪地理空白圖的形式來搞好區域定位的復習。其次,在區域地理的復習中,學生不可能也沒有必要記住所有的地理事物的經緯度。切實可行的辦法是:識記一些主要的經緯線和主要的地理事物,然后以這些事物為參照,利用地理事物之間的相對位置進行定位。最后,利用區域地理環境的典型特征定位。不同區域的地理環境特征各不相同。我們在區域地理的復習中可以教給學生利用區域地理環境的典型特征進行區域定位。通過以上復習過程,幫助學生形成一個比較清晰而且完整的“腦圖”,迅速解決區域定位難題。
三、提出高考區域地理復習模式
第一,自然地理特征復習的思路與內容是:位置特征→地形特征→氣候特征→水文特征→植被特征→土壤特征和礦產資源。需要強調的是,在復習世界區域地理時,對土壤特征一般不作分析。第二,人文地理特征復習的思路與內容依次是:農業特點、工業特點、人口與城市特點、商業、交通情況、經濟水平。
四、加強區域地理與系統地理的聯系
在分析區域地理現象時,用高中必修所學知識來分析現象成因。例如,在復習東南亞地理位置時,一定要結合板塊知識,鞏固東南亞多火山、地震、滑坡、海嘯多發的原因。用風帶、氣壓帶的高中地理知識,解釋地中海氣候在歐洲南部分布廣泛的原因等。
五、每個區域考綱要求重點不一樣,操作時應有側重
在進行區域地理復習時,要注意每個區域往往有一兩個重點。如東亞日本氣候及風性及海洋性特點。東南亞位置,特別是板塊中的位置,和東南亞地形特點及其成因是重點。在以主要國家為學習內容的區域地理中,以區域的概述復習為輔,國家地理知識重點為主。如東亞概述部分:第一,對東亞每個國家做一兩句介紹。如外蒙古是以畜牧業為主的國家;朝鮮礦產資源和森林資源豐富。第二,季風氣候顯著。但日本是東亞地理復習的重點。
參考文獻:
[1]袁書琪.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2017版)研讀[J].福建教育,2018(11).
[2]王樹聲.地理時事的審題與解題[J].時事(高中版),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