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完形填空的命題原理體現在格式塔心理學、原型與圖式思維、完型知覺論等諸多方面,對應試與教學的啟示是,一定要放眼語篇全局,對語境與話題等宏觀方面進行準確評判,激活已有原型與圖式經驗思維,結合凸顯原則,輔助我們對細節等方面進行有效匹配與推理,并通過就近原則與順序原則的運用,快速有效找準體現前后文整體協調性與格式工整對仗性的選項,避免望文生義與過度推想。通過以上基本命題原理的運用,可以有效幫助學員建立科學的認知思維,提高試題命中率與現實語言交際能力。
關鍵詞:英語教學;完形填空;命題原理
完形填空作為英語學習與考試中的常見題型,其分值和難度一直都備受學員關注,尤其在個別學員看來,放棄論成為面對這一看似頭疼題型的常見論調。究其本質,在于這些學員沒有掌握完形填空的命題原理并缺乏相關針對性分析練習。事實上,完形填空出題有規律可循,而出題者也并非隨機挖掉幾個詞匯,相反是在確保不妨礙學員對整體篇章理解的前提下,通過對局部關鍵詞匯的考察,從而達到窺一斑見全豹的檢測效果,英語學習與應試者必須準確把握相關命題原理,并通過正確運用達到提高命中率的良好目標。
一、完形填空的語言學命題原理
1.格式塔原理:依據語言學經典研究范疇之格式塔心理學研究發現,人類對客觀事物的把握呈現整體知覺組織特征,而非雜亂無章,任何經過認知系統組織后的視覺、圖像和輪廓都并非獨立成像,而是依附于不可分割的整體,但部分簡單相加又不同于整體,而是反過來由整體統帥部分,尤其對于語篇閱讀而言,是篇章整體在格調、態度、時代、地域、語境、專業領域等統領局部,任何語段的理解與解釋都不能背離語篇所營造的整體語言格局。
2.原型與圖式原理:語言離不開思維,是思維的終端輸出體現方式,語言的核心是思維,語言服務于人類滿足特定認知目的的需要。而認知始終存在一個成本控制的問題,我們天然傾向于以最低成本和最快捷徑的方式,實現對其他具體事物乃至未知事物的有效認知,因此建立在以往通過學習或者反復實踐積累起來的經驗“原型”基礎上,通過整體把握與局部細節匹配等方式完成對新事物的快速定性與定位,并在認知過程中潛移默化的進行主次取舍,從而不因個別細節問題反復糾纏而影響了對整體的把握。
3.完型知覺論:按照該語言學理論,讀者對信息的組織呈現一定規律,并呈現出四個方面的基本趨向即(1)相似原則,指人們更容易把外觀、風格、行為等相同或者近似的事物看成一個“組”。(2)接近原則,距離近的事務更容易被判定存在邏輯聯系因而容易成為一個認知單位。(3)順位原則,即認知存在時空順序,人們總是喜歡以尋找變化小而有規律的整體。(4)凸顯原則,即認知主體總喜歡并習慣于記憶并加深對具有明顯區分特征的對象。完型知覺四原則構成解釋人們基本認知偏好與趨向的基本觀察依據,并直接成為了完形填空命題的經常考察點。[1]
二、完形填空命題原理對應試的啟示
就題目設計方式上看,完形填空既可以作為單獨題目出現,也可能通過與閱讀理解相結合的方式混合出現,但無論哪種命題方式,都離不開對完形填空語言思維與命題原理的基本把握與運用。
例如經典試題:“Smoking,which may be a pleasure for some people, is a serious source of discomfort for their fellow. Medical authorities express their 1 about the effect of smoking on the health not only 2 those who smoke but also of those who do not. In fact, nonsmokers who must involuntarily inhale the air polluted by the tobacco smoke may 3 more than the smokers themselves. ( 選項1. A. concern, B. trouble, C. interest, D. displeasure. 2. A. to, B. about, C. with, D. of. 3. A. endure, B. suffer, C. undergo, D. put up with. )”[2]
以上為一段難度適中的基礎性完形填空試題,要想有效解題,就必須通過依次運用以下分析路徑:
第一,通過運用格式塔原理關于認知整體與局部的互動關系,突出整體認知導向性,依據語篇多次出現的smoking、smoke、smoker等詞匯,默認組織起該語篇的涉及領域,即說的是吸煙者即吸煙這一行為的相關話題,然后又通過進一步摘取大量形容詞與副詞(serious、not、involuntarily)發現,該篇提到的問題很嚴重,再結合polluted、health、等表征醫學領域的高頻詞匯,就更加確信該篇說的是吸煙及其危害,此時我們大腦中關于“吸煙與危害”這個話題及其虛擬場景便完整浮現在腦海里,形成完整圖示,從而順利達到對語篇整體話題和格調的對號入座式識別與匹配。所以1組選項首先排除interest(興趣),再根據邏輯順位原則,trouble一般與負面行為人成對出現,而1組的行為人是研究人員,他們是要研究問題而不是制造麻煩,故trouble也排除,而在Medical authorities這一主語營造的科學研究語境下,個人主觀偏好是不被允許的,因此displeasure也被排除,因此concern(關切)成為最符合科學語境與事物發展邏輯順序的選項。
第二,通過完型認知原理中的就近原則與相似原則,不難發現,not only 與but also時常臨近出現,其前后兩句在形式上存在相似性與就近性,本段后部but also of those who do not中的of無疑成為與前半句保持對仗工整的關鍵,因此2組選項很容易命中。
第三,通過運用原型理論與圖式思維,再次調取我們原有經驗體系中關于“吸煙與危害”的知識與現實場景甚至自身感受,再通過本篇作者通過involuntarily、inhale、polluted、tobacco等詞所編制的具體場景中,依據“凸顯原則”,我們可以精確匹配到“吸二手煙”的話題,而這個純科技話題與具體語言文化和習俗無關,屬于全人類共同面對的醫學問題,因而有共同感受與結論。那就是二手煙受害者雖然不愿也不可能去容忍(endure、put up with),也沒法逃避二手煙的危害,因為在有限公共場所內,有毒煙霧擴散性并不容樂觀,因此通過排除僅剩兩近似選項,由于suffer常與不好的事情結合,表明“遭受”、“遭罪”的意思,這比處于中性的undergo(例如經歷治療過程)更加符合二手煙受害者的處境與(壞)心情,因此最終通過排除法明確應該選suffer。
三、結語
英語教學的目的不光幫助學生提高應試能力,而應放眼現實語言能力的培養與提升,完形填空命題基本原理不僅可以幫助我們站在命題人角度考慮與分析問題,還可以在例如現實語境比較倉促、緊張、繁忙等特殊情況下,準確理解說話者的意猶未盡或言外之意起到積極效果,所以學員們應給予足夠重視。
參考文獻:
[1]趙艷芳:認知語言學概論[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P94-99。
[2]新東方在線:http://www.koolearn.com/shiti/st-2-806970.html (2018/7/23)
作者介紹:
馬舒文,男,江蘇連云港人,在職碩士,從事英語教學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