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永強
中圖分類號:D262.6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 2018) 9-268-01
摘 要: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貫徹了全面從嚴治黨要求,為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加強企業黨風廉政建設,必須采取針對性的防范措施,堅持挺紀在前、執行到位,提高黨員干部遵規守紀自覺性,努力形成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工作“兩促進,兩不誤”的生動局面。
關鍵詞:紀律 必要性 認識與思考
一、把紀律挺在前面的必要性
紀律是黨的生命,紀律建設就是治本之策。黨員干部必須以更強的黨性意識、政治覺悟和組織觀念要求自己,以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的新思想、新觀點,指導企業扎實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實際中,個別黨員干部認為只要不違法,不貪污受賄,變通地落實制度無所謂。有的干部認為吃頓飯、收張卡、拿個紅包最多是違紀,并不違法,把“吃拿卡要、推諉扯皮”的行為不當回事,最后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落入“溫水煮青蛙”的可悲下場,教訓實在太慘痛。顯然,把紀律挺在前面,是從嚴治黨的有效舉措,體現了管黨治黨責任和對干部的關心愛護。
二、企業黨員領導干部違紀原因分析
(一)社會不良現象對黨員干部思想認識的影響
物質利益的驅動、學習教育的欠缺,致使企業部分領導干部是非觀念顛倒,對遵規守紀缺乏正確認識。往往認為只要生產經營各項指標搞上去,其他違規違紀的“小事”,職工也能理解;認為在生產經營工作中,出現一些小問題在所難免;認為身邊有些人變通地執行制度,獲得了不少利益,自己老老實實地按制度執行就會吃大虧。這些不良的思想認識影響著干部接受紀律約束的自覺性。
(二)企業內部管理機制的缺陷是出現違紀行為的外部因素
實際工作中,有些制度過于原則,缺乏細節支撐,可操作性不強。比如,現行的工資分配模式由于缺乏員工加班獎勵標準的實施細則,實際中員工加班或者一些額外的辦公費用支出,有的部門領導就通過一些有違制度規定的渠道來解決。這種因缺乏明晰具體的管理機制,成為個別干部出現違規違紀行為的外音隙因。
(三)個人價值觀扭曲是產生違紀行為的內在因素
自身價值觀念的錯位也是發生違紀行為的根源,有的干部把企業賦予的權力視為私人特權,把所主管的部門看做自家的“自留地”,把個人利益置于企業利益和職工利益至上。對上級的安排部署,有利的就執行,沒利的就不執行或者變通地執行,并以此來推脫責任,糊弄上級和員工群眾。這種違反組織紀律,把各負其責,自主經營變成以我為主的“自我經營”的違規違紀行為,是黨員干部個人錯誤價值觀的具體表現。
(四)企業內部監督不力使領導干部違紀有機可乘
企業有些制度措施很難落實到位,呈現力度逐級遞減的現象。究其原因,有對黨員干部監督不嚴的原因,也有黨員干部之間缺乏互相提醒、互相監督,自我批評的氛圍。這種組織上的嚴厲監督和干部自我監督意識的缺失,容易造成企業內部監督乏力。
三、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應采取的措施
(一)認真落實全面從嚴治黨“兩個責任”
從嚴治黨的責任主體是黨委, “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的責任主體也是黨委。只有黨委把主體責任擔起來,才能最大程度調動各方面力量和資源,齊心協力把責任和壓力逐級傳導,層層落實。
(二)開展針對性的廉潔教育活動
堅持分級分層開展警示教育活動,使黨員干部真正明白黨紀之嚴,嚴在黨紀是比法律標準更高、范圍更廣的行為準則。管黨治黨的防線要從“盯違法”轉向“盯違紀”,嚴格用黨規黨紀的尺子去衡量干部的行為。
(三)定期開展廉潔提醒談話
按照“緊盯節點,先查后談,問題引導,全員覆蓋”的思路,重點關注有苗頭性問題或群眾有反映的黨員干部,及時告誡提醒,防止小毛病演變成大問題。談話要針對談話對象不同的性格特征、思想傾向,采取個性化的談話方式進行溝通提醒。
(四)完善紀檢組織機構
建立和完善企業紀檢監察部門,配置專兼職紀檢監察員。積極探索在未設立紀委的黨組織和經營管理部門派駐紀檢監察員,實現監督全覆蓋,融人全流程。同時培養和提高紀檢員發現問題的能力,認真開展紀檢監察工作,履行全面從嚴治黨監督責任。
(五)積極實踐監督執紀“四種形態”
把紀律挺在前面,要對出現苗頭性的違紀問題,做到快查快結。企業要著力在維護制度和紀律方面開展監督執紀問責,一經查實,及時采取組織處理措施實施責任追究。真正用紀律管住大多數。使咬耳朵、扯袖子,紅紅臉、出出汗成為常態,逐步讓黨紀輕處分、組織調整成為大多數,重處分的是少數,而嚴重違紀涉嫌違法立案審查的成為極少數。
四、結語
隨著全面從嚴治黨的深入開展,紀檢監察部門要聚焦監督執紀問責的主責主業,把黨的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強化教育,突出監督,加大問責的工作力度,用紀律管住黨員干部“大多數”,營造更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環境,確保企業各項決策部署的貫徹落實,促進企業健康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