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太福
摘要:如今對于鐵路的安全、高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會也更加的關注,在這種情況下,高速鐵路大機維修線路質量對于鐵路安全和高速會帶賴巨大影響。為此,在文中主要就高速鐵路大機維修線路質量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并提出了對應對策,以期為鐵路安全、高速提高保障。
關鍵詞:大型養路機械;維修質量;影響因素
1、概述。
在當前鐵路對安全、高速迫切需要的大環境下,大型養路機械維修線路已成為鐵路線路修理的主要手段,在線路維修中的地位舉足輕重。但由于線路狀況、地面配合、大機狀態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大機維修作業后線路的質量往往不夠理想,沒有起到預期的作業效果。筆者根據多年從事大機維修施工實際,對影響大機維修線路質量的因素進了行分析,提出了相應對策,經實施取得了良好效果。
2、影晌因素分析
2.1道床板結
待維修線路多存在嚴重板結,部分地段或接頭部位甚至翻漿冒泥。搗固車在這些地段作業搗鎬下插困難,很難達到預先設定的搗固深度和夾持時間,使道床在大機起道搗固后的密實度滿足不了列車荷載的沖擊,線路在列車的碾壓下在較短的時間內發生不均勻沉降,造成線路高低、水平發生大的偏差。
2.2線路缺碴或道碴不均勻
大機維修作業前的線路道床缺碴, 部分地段枕木頭〈多為接頭部位〉外露,有的工務段雖在作業前預卸了道碴,但由于卸碴不均勻或沒有及時組織均勻道碴,造成搗固車作業后起道量因為道碴不均勻而達不到預定值。
2.3原有線路平面狀態不良
由于工務段在日常養護作業中長期使用簡易撥道法,從而造成既有線路上曲線始終點位置發生位移、曲線半徑與設計不符等情況。在這種情況下直接進行大機起撥作業,作業后經檢查曲線正矢有超限偏差,曲線頭出現鵝頭現象,維修質量難以保證。
2.4鋼軌缺陷
鋼軌接頭低扣、掉塊、打塌、硬彎、錯牙等病害均會影響大機作業的起道效果和搗固夾持時間。
2.5線路附屬設備影晌
安裝在線路上的附屬設備如車輛軸溫探測儀、電務的接頭聯接線、工務的道口報警器等由于種種原因不能及時拆除,搗固車在作業到這些處所時需要跳開,由工務人員用人工方法進行起道搗固,人工作業后的處所極易出現明顯的凹坑,需要經過多次起道搗固線路才能穩定。
2.6軌枕扣件松動
在維修施工前工務段進行抽去調高墊板、方正軌枕等作業均造成部分扣件扭力矩欠標。由于軌枕扣件扭矩不足造成空吊現象,搗固車作業時軌枕難以隨鋼軌同步被搗固車夾鉗提起,既影響枕底道碴的夯實,也影響了搗固車起道的效果。
2.7復搗和分層起道搗固不到位
在施工中會因為封鎖時間的限制,大機作業人員為了搶時間沒有按要求進行復搗或分層起道搗固。在有些起道量大的地段,雖然進行了分層起道搗固,但由于開通后在列車荷載作用下,線路狀態變化也明顯,影響了大機維修的質量。
2.8線路恢復不及時
經調査,凡是在大機作業后沒有及時回填石碴的地段,大機作業后三天觀測,其軌面下沉較大,有的幾乎恢復原狀。
2.9工務段提供的數據不準確。測量人員測量數據后,作業線路又過了很多次車,線路狀態變化很大,造成數據不準確;工務測量工具本身精度問題;測量后數據沒有優化,存在很多負起道量或0起道量,搗固車必須要有起道量才能完成找水平和撥道的動作;起始點需要一段10米長,基本標高均在0附近,長平較好的線路,因為搗固車作業是以作業后的線路(AB點間距一般為5~6米)為基本點進行精確作業,如果不能保證基本點數據精確,作業后精度必然會受到影響。
2.10搗固車作業前沒有條件進行精確標定。各個搗固車管理單位有相關的總體要求,但是在實際操作中缺少專業的標定工具,沒有適合標定的標準鐵路線路,各機組沒有可操作性強的細化標定程序。
2.11搗固車的操作問題。搗固車在線路作業時將曲線的數據輸入錯誤或是同步點對的不精確,搗固頭下插深度不夠,搗固頭夾持時間短,主操作手做水平時出現左右股鋼軌交替高的“三角坑”,道岔搗固曲股鋼軌沒有讓外股高一點,作業線路較差地段沒有用下沉補償調整按鈕等。
綜上分析,大機維修質量不穩定的主要影響因素是道床板結、線路缺碴、曲線位移、線路恢復、測量數據和大機精度等。
3對策措施
3.1提前處理道床病害
大機段根據每年的大機維修計劃提前與有關工務段溝通,對將要維修的地段線路進行詳細調査,確定線路翻槳、板結處所。工務段對道床嚴重板結及翻漿冒泥地段采用清篩搗固配碴的大機綜合整治措施,恢復道床彈性。
3.2抓好大機作業前的技術資料準備和作業驗收
〔1〉提前進行現場調查測量,確定各處漫洼處所的抬道量,根據確定的抬道量預卸充足的道碴并進行均勻,從而保證大機起道搗固需要;大機作業前制定嚴格的作業標準,對復搗做出明確規定,需要復搗的地段大機作業時要嚴格堅持作業標準,保證搗固質量。
〔2〉工務段對計劃作業地段的曲線均標注準確的樁位,根據理論曲線要素確定各曲線的緩和曲線正矢順坡及圓曲線正矢值,同時考慮提速需要可適當調整曲線的超高值,做好緩和曲線的超髙順坡,從而給大機維修作業質量驗收提供了可靠的依據。對撥道量過大曲線,工務段要組織勞力荒撥,并建立撥量觀測樁,如搗固車采取手動撥道法,還需給大機提供準確的撥道量。
〔3〉大機作業實行當天作業當天驗收制度,每臺車作業時安排專人分別檢查作業后線路的水平、高低、方向及曲線正矢等項目并作好記錄,如發現不良處所,及時通知大機作業人員適時安排返工整修,從而確保作業質量和行車安全。高溫季節作業必須提供鎖定軌溫,防止超溫作業造成漲軌“跑道”的惡果。
3.3強化地面人工配合
〈1〉大機維修作業前由工務段提前整治鋼軌接頭病害、加強扣件扭矩、鎖定線路。
〈2〉工務段提前聯系有關設備管理部門,封鎖點內提前拆除影響大機作業的附屬行車設備,使大機盡可能的全覆蓋作業,在不能作業地段配合人員做好電動搗鎬搗固加強的準備。
〈3〕大機作業后,工務段馬上組織勞力恢復線路,對軌枕范圍內充分回填道碴,及時恢復道床的阻力;大機作業跳開地段組織人工起道找平,采用電動搗鎬加強搗固,保證線路軌面平順和均勻沉降穩定。同時加強搗固作業后的線路保養工作,保證線路的質量穩定。
〈4〕工務段在當日封鎖后,搗固車作業前用測量小車快速測量計劃作業線路,用筆記本電腦現場優化后導入U盤,將該U盤插到作業搗固車上作業。優化的方案要保證線路起道量必須都為正。選擇線路狀態較好的起始點,保證起始點后10米內,正失和標高-2~+2范圍內。
〈5〕搗固車在施工封鎖前應每天對本車的作業精度進行校準。各搗固車機組應該配備標定需要的相關測量器具,有操作性強的多種精確標定方案,同時配備相關技術人員。各個所在地工務段要提供可以調試的線路場所。
〈6〕強化操作人員的培訓教育,嚴格考核機制。管理上對作業人員每日進行提示提醒,對新職人員嚴格培訓操作技術,作業中監控操作情況,對作業后線路狀態及時檢查,不良地段及時找細處理。
4實施效果
〔1〕在與工務段的密切合作下,經過實踐,大機線路維修質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大機作業地段經過動靜態檢查質量均為優良。通過對大機在不同線路狀況下作業后的變化規律和作業效果的分析,使我們積累了經驗,同時為提高大機作業質量和科學擺布大機維修提供了依據。
〔2〉通過對影響線路大機維修質量的分析和采取對策,保證了大機作業后軌道的平順性和穩定性,保證了線路質量和行車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