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瑞文
摘 要:"互聯網+"日益盛行,傳統教學模式已不能完全適合高職院校WEB前端開發課程教學,多數教師在課程中采取任務驅動的項目教學模式。筆者結合自己所在的高職院校移動互聯網專業現狀以及相關調查問卷的分析,對WEB前端開發相關課程的教學模式進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
關鍵詞: 互聯網+;web前端開發;任務驅動
項目教學法在歐洲的勞動教育思想下萌芽, 18 世紀歐洲的工讀教育和19世紀美國的合作教育是最早雛形。到20世紀中后期逐漸趨于完善,并且成為一種重要的理論思潮,當時世界各國已將教育改革的重心轉為教學方法改革。
目前我國各大高等院校以項目教學模式作為教學改革重點,廣泛推廣應用。以筆者所在高職院校教學模式的改革應用現狀分析,幾乎各個科目的課程教學模式都在提倡任務驅動,項目式教學模式的應用。
以web前端開發的基礎課程《 網頁設計與制作》為例,該門課程是web前端界面設計的基礎,主要學習內容有HTML標簽,css樣式設計,div+css或表格布局頁面,表單及行為應用,模板與庫的設計應用及多媒體應用等基礎技術。該課程中應用項目教學法主是要引導學生成為網頁前臺界面設計的主體, 引導學生確定網站的主題、主色調,頁面結構、各頁面主要內容以及頁面之間的邏輯結構。在學生完成整個網站各個頁面設計的過程就是掌握知識,將知識轉為技能的一個過程。整個學期完成一個靜態網站的設計,這樣較好地將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使的學習過程成為一次創造性實踐活動,學生有明確而具體的時限和成果展示,學習過程具有一定難度,要求學生運用新學知識、技能,解決過去從未遇到的實際問題。
該種教學模式使得項目結束時要求學生形成一個成果,師生共同評價項目工作成果。因此使用項目教學法使得不再是教師把現成知識、技能傳遞給學生作為追求目標,不再是簡單地讓學生按照教師的安排和講授去得到一個結果,而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主動尋找得到這個結果的途徑,最終得到這個結果,并對結果進行展示和評價,學習重在過程而非結果,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會學習、學會應用、學會合作、學會創新,有效培養和鍛煉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
但筆者在講授《網頁設計于制作》課程采取任務驅動式項目教學法,發現自己教學中的一些問題。首先對教學場地、設備、設施、原材料、時間、空間等有較高要求。要求學生綜合素質高,自我管理能力強,知識遷移能力好。與傳統的教室上課相比,實施項目需要耗費學生比較多的時間。所以在展開任務驅動項目教學模式前,需要調整教學場地,設備設施,調整該課程教學的時間安排,實踐教學課時比例偏低、效果欠佳,同時需要了解整個班級學生的綜合素質,思維能力。另外,項目教學法的交流方式采取師生互動、共同探討的雙向交流方式,對教師的溝通能力,引導方式提出更高的要求。例如做一個 網站橫向導航,在展示一個案例 時,會通過 一個網頁主頁面展示出來,引導學生找到導航的特點,以及所需要的各個知識點。此時一個項目的多個知識點都需教師用最簡便,快捷的方式介紹其完成過程。以便于學生完成整個項目。但是在這個過程中缺少了知識點的系統學習,所以在完成后還需要采取傳統的講授法對整個項目的知識點進行系統講解。否則有些知識遷移能力差的同學們就會覺得項目太難,不容易進一步學習。
其次,任務驅動式項目教學模式在教學中所劃分出的完成項目不可太大,太難,否則涵蓋知識點較多,知識跨度大,項目較難,會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兑跃W頁設計與制作》課程為例,該課程在教學中劃分的項目可以為一個網站,也可以為一個網頁,還可以為一個網頁中的某一塊如導航區域,會員注冊區域,產品展示區域。當然我們不可能讓學生在45分或半小時讓學生完成一個網頁或一個網站,只能是網頁的某個功能區域。通過積少成多的方式,將知識點逐步累積,最終在學期末完成一個完整的網站。所以在學習過程中還需思考如何結合傳統的教學模式將項目教學法更好的應用到教學中。而不是盲目的推行項目教學法,將傳統教學模式徹底否定。此時對教師綜合素質提出了重大挑戰。如何合理設計教學,使得項目難度適中、知識結構合理、內容新穎獨特,引導學生逐步進行項目設計與實現是教師工作的重點之一。
總之,目前web前端開發相關課程的教學模式需要緊密跟著時代,以 IT 崗位技能需求為導向,了解當前企業對web前端開發的工程師的知識,能力、素質的要求,增加實踐課程教學時數,提高教學設計質量,深入研究項目教學模式在web前端相關課程的應用。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力爭培養出實踐能力強,具有較高團隊合作以及溝通能力的web前端開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