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繼原
摘 要: 為了能夠推動我國經濟建設的不斷發展與進步,瀝青混凝土路面層施工質量的完善是必然的結果導向。為了確保行駛車輛的安全性和舒適性,避免出現瀝青混凝土裂縫等問題,提高工程施工質量的同時,保障公路建設事業的可持續發展。本文就混凝土面層施工質量進行分析,旨在提升公路瀝青混凝土的施工質量。
關鍵詞: 公路;瀝青混凝土面層;施工技術;應用策略
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具有堅實、耐久、良好的抗滑性、平整性以及穩定性,而且在我國的高等級公路建設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和發展。結合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質量控制措施,對施工過程中的材料要求以及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措施進行詳細的闡述。
一、工程概況
某工程公路路線總長為10.3km,施工長度為9.80km,該工程的收費站廣場進行了水泥混凝土施工,其他工程部位的混凝土面層均為瀝青混凝土,路面地基結構的組成狀況如下,最下層為是12%石灰穩定土底基層,其厚度為20cm,其水泥穩定碎石基層,其厚度為36cm,往上為粗粒式瀝青混凝土下面層,其厚度為8cm,最上層的是瀝青混凝土上面層,其厚度為4cm。通過瀝青混凝土路面的實施的技術展開有效的分析,解決施工過程中遇到的常見的問題,進而提升瀝青混凝土面層整體施工效益。
二、施工準備階段的質量控制措施
1.原材料的質量控制
為了實現瀝青混凝土面層質量的提升,必須進行原材料質量的控制,通過對原材料質量關卡的控制,實現瀝青混凝土面層施工體系內部各個工作模塊的協調,進行材料質量規劃的制定,采購工作方案的優化,做好原材料質量的檢驗工作,實現材料入場環節、材料儲存環節的協調。
瀝青是最關鍵的原材料,對進場瀝青,應嚴格檢查裝運數量、裝運日期、出廠化驗單,并按照規范規定的標準和頻率抽樣檢測。不同來源、不同規格的瀝青要分開存放,不得混雜。瀝青罐口應封閉嚴密,避免水分進入瀝青中,瀝青存貯時間不宜過長,存放溫度不宜過高,施工期間存放的溫度在90℃~140℃之間為宜。
碎石是瀝青混凝土路面的骨架,是受力的主要支撐材料。碎石的規格以瀝青混凝土的類型和各面層的厚度確定,各項技術指標要符合規范要求。砂要采用堅硬、潔凈、干燥、無風化、無雜質并有適當級配的優質天然砂或機制砂,含泥量應小于3%。礦粉要干燥、潔凈。材料堆放場地一定要按照要求進行硬化。各種材料要堆放整齊,界限清楚。
2.瀝青混凝土組成設計
(1)目標配合比設計:首先計算出各種材料的用量比例,配合成符合規范要求級配范圍的礦質混合料。然后遵照試驗規程和模擬生產實際情況,以6個不同的瀝青用量(間隔0.5%),采用實驗室小型瀝青混合料拌和機,將瀝青與礦質混合料進行拌和,試件成型,通過馬歇爾試驗測定的各項指標應符合熱拌瀝青混合料馬歇爾試驗技術標準的要求,而該項工作是技術與經驗的反映,應有技術過硬的試驗工程師操作,確保試驗方法正確,結果可靠,必要時應做平行試驗。
(2)生產配合比設計:必須從篩分后進入拌和機冷、熱料倉的各種材料中重新取樣進行篩分試驗并調整,使生產時的各種材料滿足目標配合比要求,以確定各熱料倉的材料比例,供拌和機控制室使用。同時反復調整冷料倉、進料倉以達到供料平衡,并進行馬歇爾試驗,確定生產配合比的最佳瀝青用量。
(3)生產配合比驗證:拌和機采用生產配合比進行試拌、鋪筑試驗段,并取樣進行馬歇爾試驗,同時從路上鉆取芯樣觀察空隙率的大小,由此確定生產用的標準配合比,作為生產控制的依據和質量檢驗的標準。施工過程中不得隨意更改,保證各種指標符合要求,標準偏差盡可能的小。
3.準備下承層
瀝青面層施工前要對基層進行一次認真的檢驗,重點檢查:標高是否符合要求,表面有無松散,平整度是否滿足要求,不符合規范要求的進行處理。保證基層表面干燥、清潔、無松散石料、灰塵與雜質。
4.機械設備應用
為了提升實際施工效益,必須進行瀝青站的設置,根據實際施工要求,進行合理性的布線,做好瀝青站各種設備的調試工作,比如進行拌和機打印設備、電子秤設備等的調試,確保瀝青站設備功能的完善性。
三、瀝青混凝土面層施工技術
(1)在面層施工環節中,進行拌合混合料質量的控制是必要的,這需要引起相關人員的重視,實現現場質量監督環節、實時檢測環節的協調,進行混合料拌合時間的控制,確保混合料不同顆粒攪拌模塊的均勻性,實現整體拌合質量的提升。在混合料應用過程中,需要避免粗細料分離嚴重狀況、粗細料成塊成團狀況。
在混凝土施工環節中,進行混合料出廠溫度的控制是必要的,一般溫度在140℃至165℃之間,如果超過195℃,混合料需要立即廢棄,不能繼續使用,在運輸混合料工作環節中,需要進行混合料質量的控制,避免出現粗細集料過度離析狀況,在混凝土運送過程中,需要進行混合料顏色、溫度等的復查,避免出現花白料問題、超高溫度問題。
(2)為了提升公路工程的整體質量,必須進行路面攤鋪模式的優化,這需要進行專業型號攤鋪機的使用,進行各類攤鋪方式的結合,實現攤鋪機重疊攤鋪軌道寬度的控制,滿足路面整體施工工作的要求。在攤鋪過程中,需要根據不同工作層的特點,進行相應攤鋪控制策略的應用。為了實現施工效率的提升,必須進行基準線高程控制方法的應用,進行層面平整度的控制,這也可以進行雪橇式攤鋪控制方案的應用,在滿足現階段混凝土路面攤鋪工作的要求下,進行攤鋪機工作預熱模式的應用,避免攤鋪層出現拉溝或者裂紋狀況,避免出現混凝土裂縫等問題。
在攤鋪過程中,需要將墊木放在熨平板下面,按照實際工作規范,進行工程攤鋪程序的協調,在攤鋪過程中,需要確保攤鋪機工作的一次成形性,避免出現攤鋪停頓的狀況,進行前進速度的控制,將攤鋪溫度控制在合理范圍內。攤鋪后,如果出現拉痕狀況、混合料堆積狀況,都需要上報相關監理機構,做好攤鋪機路面的修復及處理工作。
在公路瀝青混凝土面層的工作模塊中,進行初壓環節、復壓環節、終壓環節等的協調,在碾壓過程中,必須提升混凝土面層的平整性,確保其混凝土面層的碾壓成型,在這個過程中,必須進行壓路機碾壓施工節奏的控制,不得在未冷卻或未成型的混凝土面層上停留。在初壓環節中,必須進行高溫碾壓模式的開展,進行碾壓溫度的控制。在碾壓施工中,必須確保碾壓過程的循序漸進性,不能出現施工方向的突然改變,確保初壓環節、復壓環節、終壓環節的協調性、連續性施工。在復壓過程中,必須進行振動壓路機碾壓遍數的控制,碾壓完畢后,需要進行輪跡的及時消除。
(3)針對縱向裂縫的處理,必須采用兩臺攤鋪機來進行施工,開展向前攤鋪工作模式。而在橫向接縫的處理過程中,實施平接裂縫的處理方式,若是攤鋪質量達不到施工要求,需要人工進行重新碾壓。接縫施工完之后,利用直尺對路面平整度進行測量,并做好路面檢測工作,若是接縫問題嚴重,可以采用銑刨機處理模式的應用,實現檢驗內容的優化控制工作,確保壓實度與平整度。為了促進公路整體施工質量的有效提升,優化瀝青混凝土面層施工策略,并嚴格按照工程標準展開施工,并將接縫問題進行合理處理,實現公路瀝青混凝土面層整體水平的提升,保證路面填筑的施工質量。
四、結語
瀝青混凝土面層是我國基礎工程體系的主要組成部分,而且從整體來看,瀝青混凝土面層體系具備施工復雜性高,材料要求嚴格等,因此為了能夠在施工過程中提升公路施工質量,必須進行系統化的技術應用措施,實現施工工序中各個模塊的協調作業,推動社會經濟的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馮源.公路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過程的質量控制[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7,(20).
[2]李翔,邵龍.公路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過程的質量控制[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