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存玉
【摘要】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水工環地質發展的越來越好,并取得了巨大的進步,但還是存在著一系列的不足和問題,最主要的問題就是礦產資源困乏、生態環境的不容樂觀、實際創新工作數量不足,以及專業人才培養欠缺等方面。為了將這些問題與缺陷進行較好的彌補和修復,并且不斷掌握未來發展的趨勢,我們就需要采取相關的措施與方式:提高認識、保護環境、并且帶動科技的快速發展,大力重視人才的培養,促進工作人員素質的提高。
【關鍵詞】水工環地質;現狀;發展趨勢
引言
如今水工環地質勘察工作不斷推進,對于社會經濟發展以及國家進步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也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滿足市場經濟以及人民群眾生活的需要。近些年來,國家提高對水工環地質勘察工作的重視程度,水工環地質勘察工作的效果將對生態環境產生極大地影響,減少自然資源的消耗,使地質地貌得以改善。因此必須要加強水工環地質工作的研究,明確其發展趨勢,采取有效的策略強化水工環地質工作的效果。
1、我國水工環地質的現狀
1.1礦產資源匱乏
對于不可再生的煤礦及鐵礦資源來說,在經歷較漫長的時間,其資源開產的經驗不足,沒有規劃好礦產資源開采的目標,常常只為了滿足數量上的需求,而進行盲目的開采。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且由于經濟發展水平較低,采礦工藝也沒有很大的提高,最終使得很多開采到的礦產資源都沒有得到充分的利用。由于礦產開采期間會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因此很多資源都存在著十分嚴重的浪費,這對于生產力的提高以及人們生活質量都有著十分惡劣的影響,因此必須采取有效的措施解決這一問題。
1.2生態環境惡化嚴重
現如今,國家社會的生產發展以及人們的實際生活對礦產資源的需求逐漸增多,但是由于礦產資源的開采嚴重,濫砍濫伐的情況比較嚴重,因此生態環境問題也逐漸惡化,如土地沙漠化、水污染、環境變暖等。通常國家在發展自身時都是先污染后治理,但是這種方法不利于國家社會的穩定發展,還會危及人們的健康生活。
1.3科技創新的不足
隨著經濟和科技的發展,水工環地質工作的發展也面臨著新的要求與挑戰,為促進水工環地質工作的發展,相應學者對此項工作展開一系列研究,然而,沒有相應的科學技術支持,水工環研究只停留在表面上,稀少的水工環地質方面的成果,很難被應用于實際中。對此,在水工環地質的發展中,科技支持不足,缺乏相應的創新能力等成為制約水工環發展的重要因素。在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應該在技術的支持下,培養先進的水工環方面的科研團隊,切實發揮我國優勢,為新時代的水工環工作建立堅實后備力量。
1.4優秀的地質人才短缺
雖然在我國水工環地質勘察過程中有專業的人員來做這項工作,并對水工環地質工作給予強有力的指導,然而將各項工作進行一一落實時,因此使得行業內高水平地質人員十分匱乏。此外,在野外進行水工環地質調查跟蹤時,工作環境十分艱苦,且對于專業水平要求比較高。觀察其行業現狀可以發現,在水工環地質勘察工作中長期應用老一輩骨干專家,然而卻看不到年輕人的影子,隨著水工環地質工作在人員配備上開始出現了老齡化,致使年輕的有才之士短缺。
2、水工環地質工作的發展趨勢
2.1強化認識程度,科學規劃地質工作
為了更好的促進水工環地質工作的開展,實現良好的效果,就必須要提高對該工作的重視程度,結合工作的實際情況科學的規劃設計水工環地質工作。當前社會快速進步,水工環地質工作的要求也逐漸提高,為了實現高效的工作,就必須要提高認識,創新工作方法,學習借鑒先進的技術經驗,使水工環地質工作的思路得以優化完善。做好事先的規劃工作,結合相關政策以及社會發展需要對水工環地質工作進行策劃,使工作水平得到提升,科學的調查水工環地質,提高對環境保護的認識,才能夠有效的措施避免環境污染,使水工環地質工作能夠持續化進步。
2.2保護環境,提高周圍生態環境的質量
研究自然客觀規律和現象有賴于現場實驗站或觀測站的建立。水工環地質研究的過程有一定的連續性,這是由量到質的一個完美轉換。任一時間段的自然現象只是作為觀測過程中的局部現象存在的,為了使掌握事物變化本質和規律,我們一定要對其進行長期的監測,這對于水工環地質的研究具有一定深遠的意義。而建立野外實驗站在水工環地質現狀的研究中占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位置,同時也為地學的理論發展和創新做出了必要的條件。
2.3必須重視城市地質研究工作
現今,我國各個地區都在積極地推進城市化進程,而人類活動范圍的擴大以及生產水平的提高,也使得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承擔著更繁重的任務。各個行業尤其是水工環領域的專家開始給予城市環境地質問題高度的重視。城市化進程的本質就是將城區延伸至脆弱生態區,因此如何維護這些生態區的環境就成為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必須要對我國的各個城市進行工程環境地質綜合性檢測和評估,并在該區域設立國土資源、水文資源和礦業資源等各個方面的動態監測系統。
2.4實現技術創新,促進水工環地質工作發展
在水工環地質工作的開展中,為符合當代社會的現狀,技術創新必不可少。首先,國家應增強對水工環地質這一項工作的研發力度,積極引進國外先進設備,促進工作的現代化;其次,利用發達的網絡平臺,促進信息資源的合理配置,促進水工環的現代化、信息化、科技化;最后,在研究新成果上應積極將研究轉為應用,促進工作效率,加快改善環境的步伐,推動經濟發展。
結語:
綜合本文論述,現今我國正在積極推動城市化進程,我國整體的經濟形態也有了明顯的提高。要提高水工環地質工作的開展效果,加強環境保護,必須要提高重視程度,積極強化技術以及人才水平,為水工環地質工作的開展奠定基礎,明確水工環地質工作的發展趨勢,更好地推進工作開展。我國的水工環地質工作必須追趕上國際先進水平,這樣才能夠為城市的建設、開發、地質災害的檢測和預防以及生態環境的保護提供有力的技術和理論支持。
參考文獻:
[1]李元春,蒲磊.新形勢下水工環地質現狀及發展趨勢研討[J].科技與創新,2017,(03):53+56.
[2]肖錕,陳誠.探究當代水工環地質現狀及發展趨勢[J].世界有色金屬,2017,(04):93-94.
[3]岳艷明,尹飛.水工環地質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J].世界有色金屬,2017,(04):197-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