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瑞
摘要:黨的十八大以來,紀檢監察工作在國企改革發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彰顯紀律剛性。面對新時代新形勢新要求,紀檢監察工作必須積極融入企業發展大局,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強化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聚焦中心、突出主業、聚指發力,強化監督執紀問責,凈化企業發展生態。
關鍵詞:紀檢監察;企業發展;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我國國有企業的光榮傳統,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是我國國有企業的獨特優勢。要抓好國有企業黨的建設,把黨要管黨、從嚴治黨落到實處。紀檢監察組織作為專責監督機關,更應準確把握十九大后對紀檢監察機關職能職責、工作內容的新定位,加強國有企業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持之以恒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正風肅紀、執紀問責,嚴肅查處危害企業發展、侵吞企業利益、擾亂企業秩序等問題,扎實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為企業發展提供堅強紀律保障。
一、聚焦任務履責擔當。“維護黨的章程和其他黨內法規,檢查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議的執行情況,協助黨的委員會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加強黨風建設和組織協調反腐敗工作”這是十九大新黨章對紀律檢查機關的任務定位,也是對紀律檢查機關工作內容的重大拓展和深化。各級紀檢監察組織必須要以黨章為根本遵循,以黨紀條規為重要標尺,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和政治自覺,把思想和行動聚焦到黨章賦予的職責任務上來,努力把紀檢監察工作放在全面從嚴治黨的大局、企業轉型發展的全盤中去謀劃、部署和推進,加強對履行全面從嚴治黨責任情況的監督檢查,協助黨組織堅定不移把全面從嚴治黨推向縱深。
二、嚴格規范權力運行。堅持健全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嚴明法紀紅線,豎起制度圍墻。認真梳理權力運行的漏洞和“暗門”,劃清權力邊界和用權底限,曬出權力清單,完善“三重一大”等決策制度。嚴肅查處違規用權、濫用職權、以權謀私等違紀違法案件,形成強大震懾。教育引導各級領導管理人員部敬畏法紀,正確用權,謹慎用權。堅持執紀先行,積極發現案件線索,對內外勾結、損害企業利益,失職瀆職、違規違紀的,嚴肅立案查處,構成犯罪的,堅決移送司法機關。同步協調公、檢、法全面介入、多措并舉,綜合整治。同時,堅決追究失職失責黨組織和黨員領導人員的主體責任、監督責任和領導責任,以常態化的問責倒逼規范化用權,確保公權為公。
三、鍥而不舍正風肅紀。要敢于擔當、敢于監督、敢于負責,善于發現問題、處置問題,做黨章黨規黨紀的堅定執行者、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堅定捍衛者。圍繞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進一步充實完善差旅費管理規定、管理人員職務消費管理、公務接待、公務用車等規章制度,立“明規矩”、破“潛規則”。堅持抓早抓小,動輒則咎,綜合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嚴肅認真做好日常監督工作,對苗頭性傾向性問題,要及時采取批評教育、函詢、約談、誡勉談話等方式及時處置,防止小錯拖成大錯,使咬耳扯袖、紅臉出汗成為常態。緊盯“四風”問題新動向,對違規違紀問題嚴肅處理,點名道姓通報曝光,促進領導干部持續改“四風”、轉作風,集中解決一批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切實體現嚴管厚愛結合、激勵約束并重。
四、突出審查治本功效。健全信訪舉報線索及時受理、快速處理和案件線索集中管理、集體排查、提級辦理機制,鼓勵實名舉報,完善實名舉報“四個優先”和舉報人保護等制度。整合辦案力量,形成團隊優勢。堅持有案必查,有腐必反,嚴肅查處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發生的違紀違規行為,嚴厲查處十八大后“不收斂”“不收手”,問題線索反映集中、群眾反映強烈,現在重要崗位且可能還要提拔使用的領導干部。嚴格落實“一案三報告”制度,堅持一案一通報,重點剖析案件成因,加大典型問題點名曝光力度,強化震懾和警示效果。
五、深化紀律剛性約束。緊緊圍繞企業發展中心任務,關口前移、重心下移、強化經常性督查,明確“約法三章”:對違反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影響和干擾企業發展的,先免職,再查處和追究其黨紀政紀相關責任;對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而違反六大紀律的,一律給予從重或者加重處分,并上追一級;對不履行職責、不執行決策部署、貽誤工作,嚴重損害企業形象,嚴重影響企業大局,堅決依紀依法追究失職瀆職責任。保持鞏固高壓態勢,切實發揮剛性作用,讓制度“長牙”、紀律“帶電”。
六、著力打造清廉企業。深化反腐倡廉制度建設,對重點領域和關鍵崗位,明確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和負面清單;對腐敗問題易發多發領域和環節,強化過程監督;對缺乏廉潔意識的薄弱人員,強化行為監督。圍繞薄弱環節、突出問題、要害部位以及職工群眾反映的熱點問題,開展專項巡察,發揮巡察利劍作用,強化結果運用,堵塞管理漏洞,深化標本兼治,助力企業發展。深化推進廉潔文化建設,充分利用廉潔文化資源,創設載體,常抓不懈,加強輿論引導。堅持把廉潔從業作為廉潔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綜合運用模范引領、警示震懾、宣教宣講等手段,引導各級管理人員遵章守紀、廉潔從業、清白做人,打造廉潔企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