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開封市中醫院(475000)蘇晨
腦性癱瘓是指持續存在的中樞性運動姿勢發育障礙及活動受限的癥候群,該研究采用心理評估聯合情景互動式模擬訓練,應用于來我院就診的105例腦癱患兒,效果較佳,具體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期間的我院收治的105例腦性癱瘓患兒,符合小兒腦癱的診斷標準[1];排除既往行選擇性脊神經后根切斷術患兒。隨機分組,對照組52例,男30例,女22例,年齡(7.99±0.79)歲。觀察組患兒53例,男32例,女21例,年齡(8.03±0.77)歲。兩組患兒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給予神經發育促進技術聯合推拿,20min/次,五次/周;觀察組聯合心理評估及情景互動式模擬,入院后評估患兒心理狀態,加強與患兒的交流;采用虛擬情景運動系統(德國RECK生產,MOTOmed Viva2)進行治療,下肢與自行車賽手的運動相關聯,通過視、聽覺反饋展開訓練,1次/d,20min/次,5次/周,共3個月,訓練參數的調整以次日患兒不感到疼痛和疲勞為宜,且治療師需多鼓勵和表揚患兒以增強其治療信心,兩組患兒均于治療3月后對比療效。
1.3 觀察指標[2]肢體功能:采用Fugl-Meyer量表(FMA)評定,分數越高,肢體功能恢復越好;智力:采用中國韋氏兒童智力量表評價,智商(IQ)表示,分數越高,智力越高。
1.4 統計方法 文中數據采用SPSS19.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t檢驗,P<0.05認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治療FMA評分及IQ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附表。
附表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ADL評分及FMA評分對比(±s)

附表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ADL評分及FMA評分對比(±s)
注:組內治療前后對比,*P<0.05;組間治療后對比,#P<0.05。
分組 例數 FMA評分(分) IQ(分)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52 19.01±12.10 28.99±10.33* 42.26±6.70 61.22±8.05*觀察組 53 19.05±12.09 46.11±8.01*# 42.29±6.73 70.11±5.09*#
心理評估通過評估患兒的心理狀態,調整醫護人員與患兒交流時的態度、語氣,增加與患兒交流時間,進而培養與患兒之間的親切感,消除陌生感,以達到提升患兒配合度及主動性。情景互動式模擬訓練是臨床上一種新型的醫療康復系統,通過智能人體運動捕捉技術,識別定位人體,利用3D動作捕捉儀創造出3D圖像,將進行的訓練內容提前設定,制定運動處方,應用最新的圖像技術、計算機圖形技術及摳相技術,將患兒放置于虛擬的環境中訓練,患兒能夠通過屏幕看到自己,依據屏幕情景、屏幕提示進行鍛煉,直至完成,訓練結束后,并會顯示出訓練結果的數據,其內獨有的智能人體運動捕捉技術,對患兒具有較佳的識別定位功用,使患兒在訓練時免受打擾,有效提升訓練質量,方案多樣化,能夠對患兒的全身進行綜合鍛煉,操作簡便,更易上手,同時能夠依據患兒的病情選擇合適的難易程度,摳相技術技術的應用提升了訓練過程中的趣味性,通過游戲、物理雙重訓練模式應用于患兒,既能夠提升患兒訓練的積極性,又能夠使患兒在訓練過程中忽略訓練難度,進一步激發患兒的潛能[3]。該研究顯示,觀察組治療后FMA評分、韋氏智力評分改善效果均優于對照組,證實心理評估聯合情景互動使模擬訓練,能夠更為有效的改善患兒的關節活動度及肢體功能,提升患兒智力發育。
綜上所述,心理評估聯合情景互動式模擬訓練,應用于腦癱患兒效果顯著,有效改善患兒的肢體運動功能,提升智力水平,值得臨床的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