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濟源市人民醫院(459000)張艷霞 郭倩倩
五常法源于日本江戶時代,之后向世界推廣。它源自五個以“S”為首的日本字,因此也稱為5S法,主要用于維護品質環境的技術,是實施全面質量管理的基礎模式[1]。本文分析耳鼻喉科護理管理中五常法的應用效果。具體報告如下。
1.1 研究資料 在2015年7月3日~2017年7月3日我院耳鼻喉科病區的臨床護理中應用“五常法”,制定相關明確要求及護理措施,進行規范化的管理??剖掖参辉O置共55張,使用率為100%,兩年共收治病人共2000名,病區護理人員21名。
1.2 治療方法 “五常法”主要遵循常組織、常清潔、常整頓、常規范以及常自律作為原則,制定出相應的護理管理方法。①將常組織病區物品分類,同類文件、物品進行統一存放,對常用物品和非常用物品明確區分。②對常整頓的工作范圍進行區域劃分,定位、定量以及明確標識常用醫療物品,指導病人保持病區的干凈整潔,在每天下班之前以五常法進行依據展開具體管理,明確保障病區之內的醫療儀器、物品處于備用狀態,詳細做好檢查、登記。③需常清潔以保障病區的干凈、整潔。為了避免病區工作場所出現臟亂,需要保持設備、環境、儀器以及物品處在清潔狀態,以避免院內污染。對病區工作場所進行定期的清掃,在使用之后的儀器設備需要及時將其清潔和保護。通過常自律和常規范對上文內容進行重復工作,堅持實施五常法以保障護理管理質量,積極地接受監督和管理,有效維持護理管理成效,讓每個人參與其中,養成認真工作的習慣。
1.3 觀察指標 本次調查之中對科室護理缺陷數量、藥品和過期無菌物品、病人滿意度以及儀器設備完好率進行分析。
1.4 統計學研究 將數據進行收集與整理,整理好相關實驗數據后通過統計學軟件SPSS22.0進行處理,其中計數資料通過率(n,%)表示,計量資料則通過(±s)表示,如果觀察組和研究組的數據進行對比后,P<0.05則可證實統計學意義成立。
實施了兩年的“五常法”之后,科室護理缺陷數量、藥品和過期無菌物品出現明顯的下降,而病人滿意度以及儀器設備完好率均有效提升,和五常法實施之前相比較,數據與數據之間存有差異,(P<0.05)。見附表。
五常法屬于卓越管理法,在機構管理之中主要是從組織、自律、規范、整頓以及清潔五個方面加強,這樣能夠有效地保障管理的安全性,有效地改善原本的工作環境,提升機構的工作效率[2]。五常法主要是對管理進行分層,定位、定量物品、對工作場所垃圾進行定期清除,通過反復強調和堅持,以改善病區之中的工作環境,提升護理質量[3]。本研究結果顯示,實施之前科室護理缺陷數量共10例,藥品和過期無菌物品176例,病人滿意度為72.00%,儀器設備完好率為71.35%;實施之后科室護理缺陷數量共1例,藥品和過期無菌物品22例,病人滿意度為94.00%,儀器設備完好率為95.87%,實施了兩年的“五常法”之后,科室護理缺陷數量、藥品和過期無菌物品出現明顯的下降,而病人滿意度以及儀器設備完好率均有效提升,和五常法實施之前相比較,數據與數據之間存有差異(P<0.05)。這證實五常法能夠有效的提升護理安全,增加護理人員的工作自律性,減少科室護理缺陷數量、藥品和過期無菌物品出現。概而言之,耳鼻喉科護理管理中應用“五常法”,能夠對病區環境起到美化的作用,有效地規范了物品的管理,提升了護理人員工作質量和水平,有效地減少了護理差錯,對護理人員素質和醫院整體形象的提升起到促進作用。

附表 五常法實施管理前后比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