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450000)王國娟
臨床當中腦積水患兒多是由腦出血、腦膜炎等疾病引起的病癥,對患兒術后進行的護理干預十分重要。本院此次主要觀察護理干預下,患兒并發癥及生活質量的情況,故選取腦積水術后的48例患兒進行觀察,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7年2月~2018年3月期間腦積水術后的48例患兒為觀察對象,將術后患兒進行隨機分組,即對照組及觀察組(各24例)。對照組患兒當中,男女患兒為15例、9例,患兒平均年齡為(2.54±0.71)歲,輕度腦積水5例,中度腦積水11例,重度腦積水8例;觀察組患兒當中,男女患兒為16例、8例,患兒平均年齡為(2.59±0.67)歲,輕度腦積水6例,中度腦積水13例,重度腦積水5例。兩組患兒基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次觀察經院方倫理委員會批準,且所選患兒家屬知情并簽署同意書。
1.2 方法 對照組患兒實施術后常規護理干預,如在患兒術后進行意識、體溫等情況的觀察,觀察患兒囟門張力情況,以此了解患兒顱內壓力;檢查患兒術后傷口,并做好感染的預防護理;觀察患兒術后是否有腹脹、腹痛等情況,嚴格按照醫囑給予患兒用藥指導、用藥反應等;對患兒父母進行術后的護理宣教等。
觀察組患兒于術后同樣實施以上護理干預措施,并進一步進行綜合性的護理干預,具體措施如下:①在患兒術后還未清醒之前,協助患兒取平臥位,并去枕使患兒頭可偏向于一側,確保患兒的呼吸暢通,待患兒清醒后則抬高床頭約15°~30°;②就患兒所處病室予以相應的護理干預,保持病室環境安靜、整潔、空氣流通等,以此降低患兒出現感染的可能;③在觀察患兒術后體征等的基礎上,發現異常則及時告知醫生,并采取處理措施;④協助患兒進行簡單的肢體活動,或者適當為患兒按摩,活動或者按摩時間每天可進行1~2次,每次約20分鐘即可[1][2]。
1.3 觀察指標 觀察和記錄患兒在術后護理干預期間的并發癥情況,并對患兒進行生活質量評估,評估主要采用的是PedsQLTM評估量表,評估分數越高則代表生活質量越高。
1.4 統計學意義 應用SPSS20.0軟件分析,計量數據采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數據對比采取X2校驗,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兒術后并發癥情況 依據觀察,對照組患兒出現前囟隆起3例,分流管堵塞2例,切口感染2例;觀察組患兒出現前囟隆起1例,分流管堵塞0例,切口感染1例。觀察組患兒并發癥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附表1。
2.2 兩組患兒術后生活質量 依據對兩組患兒術后生活質量的評估,對照組患兒PedsQLTM評分為(59.3±6.8),觀察組患兒PedsQLTM評分為(66.4±7.9),后者評估高于前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附表2。

附表1 兩組患兒術后并發癥對比

附表2 兩組患兒術后生活質量對比
腦積水在嬰幼兒疾病當中屬于常見病,臨床手術治療多以腦室腹腔分流術進行治療,該治療通常可以幫助多數患兒良好恢復,但這當中往往需要輔以術后護理干預,經護理干預降低患兒術后并發癥或其他情況的發生幾率,盡早使患兒康復。就患兒的護理干預效果,本院此次選取了2017年2月~2018年3月期間腦積水術后的48例患兒進行觀察。
在本次觀察當中,患兒均進行了常規性的術后護理干預,另外的24例患兒則在其基礎上接受綜合性護理干預。經觀察結果顯示,后者患兒出現并發癥,相比于僅常規護理干預的患兒,發生情況更低,并且患兒的生活質量評分更高,結果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于腦積水患兒手術后實施綜合性的護理干預,可有效降低患兒并發癥情況,且可提升患兒生活質量,因此該護理干預值得應用于臨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