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大學附屬兒童醫院(450000)韓蕊 張滿英 耿妨妨
臨床中治療白血病多以化療手段為主,化療所產生的毒副作用較大,加上患兒的年齡小其治療依從性較低,負性情緒嚴重影響患兒的治療積極性。研究證實,通過給予患兒良好的護理干預,可緩解患兒負性情緒,提升治療效果。具體內容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將我院2016年3月~2017年6月診治的白血病患兒共計92例為研究樣本,利用隨機抽樣原則將患者進行平均分組,各組均46例,分別定義為觀察組、對照組。觀察組:男27例,女19例;患兒年齡1~13歲,平均年齡(6.2±0.6)歲。對照組:男26例,女20例;患兒年齡2~14歲,平均年齡(3.4±0.3)歲。兩組患兒的一般資料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實施分組比較。
1.2 方法 對照組患兒實施常規護理,主要包括生命體征的監測、用藥指導及健康教育等;觀察組患兒在該護理基礎上實施優質護理。①心理護理。首先護理人員要熱情接待患兒,對患兒進行言語方面的鼓勵,向患兒家長發放白血病的知識手冊,并向患兒家長講解白血病病因機制及治療原理等,治療期間密切關注患兒心理變化情況,給予患兒心理疏導。幫助患兒盡早擺脫不良情緒的影響,幫助患兒建立戰勝病魔并康復的信心。可以適當地布置患兒病房,使病房中充分童趣性和溫馨感,營造良好的治療環境。②化療護理。給予穿刺治療的患兒良好的關懷,在穿刺過程中對患兒實施心理疏導,在對患兒的血管穿刺時要尊重患兒意愿,通過與患兒溝通等方式轉移患兒的注意力以緩解疼痛感,確保穩、準、快的進行穿刺,以減少患兒的痛苦。在使用具有刺激性的化療藥物之前,應該提前告知患兒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使患兒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向患兒講解化療的目的及效果,以提高患者的化療依從性。③生活護理。叮囑患兒及其家長要保持規律的生活作息,確保患兒充足的睡眠與休息時間,依據患兒日常的喜好等制定科學的飲食規劃,對患兒的日常飲食進行有效的調節,多食用新鮮的綠色蔬菜等,保持患兒均衡的營養攝入,確保機體營養需求能夠得到滿足。
1.3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數據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以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用x2檢驗,P<0.05代表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兒中的合理飲食人數、積極輸液配合人數以及遵醫囑服藥人數均多于對照組,觀察組患兒的依從性明顯好于對照組,具體比較結果見附表。兩組資料相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由于白血病治療過程中需要對患兒進行反復的化療,而化療后患兒的不良反應率較高,再加上患兒的年齡較小,對疼痛的耐受度低,因此患兒容易產生不良的負性情緒,治療依從性受到影響,這對于患兒的生活質量以及治療效果等都將產生嚴重的不利影響[1]。特別是由于患兒在治療期間的負性情緒明顯,不愿意配合治療,在輸液、穿刺中的哭鬧嚴重影響正常的治療進程,不利于提高治療效果,因此對白血病患兒護理的關鍵是改善患兒不良的負性情緒,提升患兒治療依從性。而通過科學的護理干預,能夠幫助患兒擺脫不良心理情緒,使患者樹立康復治療的信心,有助于提升患兒的治療依從性。同時通過給予患兒優質護理,可顯著降低化療后的不良反應率,有助于緩解患兒的痛苦,這對于提高患兒的生存質量有重要作用[2]。本次研究中給予觀察組患兒優質護理干預,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從心理護理、化療護理以及生活護理等各方面給予患兒良好的護理干預,有效地對患兒進行了心理疏導,患兒逐漸養成科學的生活習慣,治療及護理依從性顯著提升,對于治療效果的提升及改善患兒不良負性情緒均有重要作用。

附表 兩組患兒依從性比較[n(%)]
綜上所述,針對白血病患兒實施優質護理,可有效改善患兒不良心理及依從性,有助于提升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