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生態文明城市的建設是現代社會發展的一大有利因素。不僅可以滿足城市內部用水的良性循環以及可持續性使用,也可以緩解當前社會中存在的水資源缺乏的問題。但在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過程中也有許多的問題需要注意,并及時采取措施來對癥下藥。
關鍵詞:水生態;城市建設;問題;解決措施
中圖分類號:X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72X(2018)07-0175-02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18.07.106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water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ity
Zhang Guanqing
(Hubei Water Total Water and Hydropower Construction Co., Ltd.,Wuhan Hubei 430000,China)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a water ecological and civilized city is a major factor i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ociety. It can not only satisfy the virtuous circle of internal water use and sustainable use, but also alleviate the lack of water resources in the society. However,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 water ecological and civilized city that require attention and take timely measures to address the problem.
Keywords: Water ecology; Urban construction; Problems; Solutions
水不僅是人類的生命之源,是生產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元素,而且水的存在對自然環境也尤為重要,更是現在生態文明建設需要考慮的基本元素之一。而水生態文明城市的建設是水生態文明體系中尤為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改善人們居住環境,提升城市環境,推動城市現代化發展的重要措施。是建設美麗和諧中國的具體化行動。
1 理解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的要求
生態文明建設是新中國建設的重要內容,而水生態文明建設又是生態文明建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個城市建設的先行條件是要考慮保護周圍水環境,合理利用水資源,維持水生態平衡,堅持可持續發展生態理念。水生態文明城市的要求是要滿足對城市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尊重水的自然屬性,重視城市中的水生態文明建設,充分發揮水的作用,實現“人水和諧”,進而促進整個區域社會的可持續生態發展。[1]
2 理解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的內涵
生態文明建設的內涵是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要發展一種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關系。將環境的承載能力作為核心,營造一種山清水秀的田園風光景色。生態文明建設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提倡用平等和諧的態度來對待自然環境,要尊重自然環境,關注生態環境。生態文明建設所倡導的是要遵循自然規律,按照自然規律辦事,不能破壞自然規律,要求人類合理的利用自然環境,不能人為破壞自然環境,不能無節制地向大自然索取資源。在我們這一代人發展的同時也要關注子孫后代的發展需求,重視自然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給自然環境留出足夠的恢復空間[2]。
城市的水環境問題主要包括水量、水質、水生態。解決城市水問題的方法看似很多,但是要是想從根本上解決只能積極發揮管理的作用。例如水量問題,不管是哪種性質的缺水,比如資源性工程性缺水,都可以歸為管理性缺水。這種問題可以通過科學的管理方法來解決,這就要求相關組織要形成一種社會化管理的思維。[2]如果是水量不夠的話,可以從用水量出發,來調整城市內部相關產業的規模格局或者是修建一些調水蓄水設施;如果是水質不夠好的話,可以通過建立監控預警系統,在限制排放污水的同時監控排放;水生態方面要注重對水生態的保護,利用水生動植物凈化水質,充分發揮起大自然的自我修復功能。
不能忽略水生態文明城市的本質要求是要達到人水和諧的目的。將水會對城市產生的威脅和影響轉化為對人和社會發展有利的方面,做到主動的愛水護水。保障城市水的安全,優化城市周邊水環境,使水生態得到平衡,水資源可以持續發展,促進經濟城市的和諧和可持續發展。
3 將水生態文明建設內涵付諸實踐
要想將水生態文明建設付諸行動,首先要清楚不同地區水資源利用的制約問題,進而才能對癥下藥,來找出相對應的解決方法。就像是西北大多是干旱半干旱地區,西北城市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的重點就要放在預防水土流失,建設節水型社會;華北地區的城市建設重點在于要完善節水措施,治理地下水開采嚴重的問題;東北西南以及一些江河源頭這樣生態環境相對良好的地區治理在于保護與補償;而長江中下游地區和珠三角這樣經濟發達的地區治理重點要放在黑臭水體、局部生態惡化和提升水管理能力的方面[3]。
明確城市水生態建設的重點任務。大體來看,水利發展可以分為四個階段的任務,也就是城市內部防洪體系建設、溝通水系的水資源配置體系建設、重點在于治理水污染的水生態保護體系建設以及水資源信息監控體系建設。由于不同的城市經濟發展情況不同,水生態建設的重點也不盡相同。因此要根據要解決的情況的輕重緩急,排出時間表,明確路線圖,穩步推進,圍繞階段任務做出不同的運行方式。資金方面可以向中國水利申請資金援助,也可以通過地方財政解決,或者是市場運作,來確保項目可以完整實施下來。[3]另外,要提前做好主要項目的規劃。主要分為跨區域跨流域的大型控制樞紐工程、有關民生發展的水利工程、有利于國家長遠發展的水安全保障工程。
要踐行水生態文明建設的內涵,首先要增強節約用水,系統治理,空間均衡,兩手發力的新時期水利工程方針觀念。節約用水主要在于控制城市用水總量,提高用水效率。節約用水要想落到實處,就應該形成人人都自覺遵守的社會風氣。系統治理突出運用綜合觀念來解決問題,不僅要解決城市內部水資源問題,也要解決鄉村、城鄉結合處等的水問題。發揮水在生產生活上的作用,也要加大水利與工農業等部門的協調力度??臻g均衡強調要解決水資源時間空間分布不均勻的問題,做到盡可能的平衡。在強調區域經濟發展的時候也要考慮到水資源的承載上限,不能無限制的發展本區域經濟,也不能犧牲破壞其他區域的水資源。兩手發力指的是運用政府手段和市場調節來取得盡量足夠的資金投入水利工程的建設。
4 推進水生態城市的實踐措施
(1)將城市的水生態文明建設重視起來,作為城市的發展戰略進行規劃,對水資源進行嚴格管理,重視起城市中的水生態安全,將水污染治理列入環境治理中的重要一環,抓好節水工程。對未來幾年進行長遠謀劃,系統地進行全方位水利發展規劃,推動水利現代化進程。進行合理的資源配置,加強政府的宏觀調控,加大對水污染、水資源浪費、生態退化等的問題的重視解決。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的實踐發展,并與城市的經濟社會發展結合起來,實現整個社會的可持續發展[4]。(2)增強生態意識,為城市興修水利工程,可以考慮將水利工程與水利景觀建設相結合,建設水利風景區。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層次的需求也在不斷增長,人們對于水域周邊景觀也會有更高的要求。綜合來說,水利風景區的修建是城市發展與時俱進的要求。對此政府可以將對于城市水利風景區的建設和管理當作推動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的重要環節,促進城市水利工程的建設。(3)利用科技創新來加快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的步伐。任何一個領域的建設發展都離不開科技創新的引領和支持,加快理論研究,推動科技創新就顯得尤為重要??梢酝ㄟ^對基礎理論的研究,解決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過程中,關于水流路徑、推測水生態系統的演變規律、水生態文明建設以及其他相關信息的研究。在建設過程中注意總結相關經驗,形成可以借鑒推廣的經驗模式。[4]推動科技成果的轉化和相關技術的推廣應用,借以提高水生態文明城市的發展水平。(4)加強對水生態的宣傳教育,引起社會廣大群眾對水生態文明建設的共鳴,增強公眾的水生態環境保護意識。創新宣傳方式,大力開展針對人民群眾的宣傳教育,從而使水生態文明建設的理念深入人心。豐富宣傳的方法和內容,達到鼓勵人民群眾積極參與的目的,注重對節約用水的宣傳,使節約用水的意識深入人心。分別制定適用于事業單位、學?;蛘呤钦畽C關的節約用水政策,鼓勵其自覺開展節約用水活動并接受監督。學校里可以教育學生們關于水安全的知識,提高青少年對水安全的認識,進而了解到節約水資源,保護水生態環境的重要性。有效利用社交媒體,有序地引導人民群眾參與水資源的保護過程,了解水生態的重要性,自覺改進生活上的用水習慣。
5 總結
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是當今時代發展的要求,而水生態問題面臨嚴峻的挑戰,因此對水生態文明的建設問題迫在眉睫。水生態文明城市的建設對修復水生態,保護水環境等方面發揮著積極的作用。而且對于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促進區域經濟發展也起到了推動作用,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新亮點??梢哉f這種城市是未來城市發展的必然趨勢,是人、水、城相伴相依,和諧共存的獨特風貌,是人工與自然環境的協調發展,物理和文化空間的有機結合。
參考文獻
[1]陳明.加強水資源保護 促進水生態文明建設[J].中國水利,2013(15):15-16.
[2]陳明忠.關于水生態文明建設的若干思考[J].中國水利,2013(15):1-5.
[3]賈紹鳳,王國,夏軍,于貴瑞,張士鋒,王金霞.社會經濟系統水循環研究進展[J].地理學報,2003(02):255-262.
[4]鄭必清.生態文明的時代性和水環境建設[J].消費經濟,2008(01):16-19.
收稿日期:2018-04-25
作者簡介:張官清(1975-),男,本科,工程師,研究方向為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