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階段,我國環境問題較為嚴峻,開展相應的環境監察執法工作對于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各地政府職能部門和環保部門應當予以高度重視,在實際工作中加強對環境監察執法的難點重點進行深入探究。本文對環境監察執法工作的創新成果和存在的難點進行分析,并積極探究未來環境監察執法工作的重點建設方向。
關鍵詞:環境保護;生態文明;制度創新;法律法規
中圖分類號:X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72X(2018)07-0219-02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18.07.134
Difficulties and emphases of environmental supervision and enforcement in the new normal
Lin Na
(Anxin Count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ureau, Baoding Hebei 071600,China)
Abstract: At the present stage, Chinas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re more severe. Carrying out corresponding environmental supervision and law enforcement work has a positive role in promot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Local government functional departments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ies should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and strengthen environmental supervision and law enforcement in practical work. Difficulties focus on in-depth explor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novative achievements and difficulties of environmental supervision and law enforcement work, and actively explores the key construction direction of future environmental supervision and law enforcement work.
Keyword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Laws and regulations
1 新常態下環境監察執法的難點和重點分析
目前來說,我國環境保護工作和環境監察執法工作都得到了有效的創新和完善,但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現階段環境監察執法工作仍存在部分有待于優化的重點問題。
1.1 執法能力和意識該如何提升
如何提升環境監察執法能力、意識,使其滿足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的社會轉型需要是新常態下環境監察執法的機制難題。當前,國家的環境監察執法制度體系的不斷完善與基層環境監察執法能力孱弱形成了強烈反差。這一方面是因為基層環境監察執法隊伍專業化程度低、執法人員素質不高、執法經費和裝備難以保障;另一方面則與地方政府的能動性、積極性不高有關,尤其是在經濟新常態之下地方政府“穩增長、保就業”的發展目標與環境監察目標之間的張力關系日漸增大,地方政府的輕視造成了環境監察執法機關的執法地位不明、權威性較差的窘境。同時,釣魚執法、選擇性執法等執法不公和缺位問題也從側面反映了地方政府環境監察執法能力意識與國家生態文明建設任務對地方政府提出的統一性要求之間的巨大落差。
1.2 政府與社會和企業之間合作形式的發展方向
對于我國環境監察執法工作來說,單獨依靠政府職能部門的作為難以取得更大的成績,環境保護應當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和義務,開展多方合作,促進生態文明建設也是未來環境保護工作的必由之路。結合發達國家的環境保護工作方式可以看出,在開展環境監察執法的過程中政府部門需要結合社會群體和各類企業進行有效的合作,拓展環境監察執法范圍,以社會組織作為協調內容,需要通過公私并濟的方式建立完善的監管優化配置義務[1]。在當前形勢下,政府職能部門與社會和企業之間的合作模式仍有待于探究完善,也是環境監察執法工作發展過程中不可回避的問題。
1.3 嚴格執法下的優化方式
如何在嚴格規范和約束執法行為的前提下進一步強化執法,加大對環境違法犯罪行為的懲治力度,是新常態下環境監察執法恒久的行動難題。當前,環境監察執法既存在“越權、越位”問題,也有“缺位、不到位”問題。在新法實施后,全國掀起了一場嚴格執法的新浪潮,環境執法力所不逮的孱弱形象得以改善,但各地方的執法效果參差不齊。一方面,部分新制度的實施尚存爭議,監察執法難免存在紕漏錯訛之處;另一方面,新法賦予環保機關現場檢查權之外,還賦予它們查封、扣押、限制生產、停產整治等權力,權力的擴大和輿論的導引極易造成執法權的濫用,使其陷入越位、越權的陷阱。如何平衡環境保護和企業經濟權利之間的關系不容忽視。
2 新常態下環境監察執法的重點發展方向探究
新《環境保護法》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所實行的最為嚴格的環境保護法律,在其有效落實的基礎上如何更好地發揮其積極作用是國家最為關注的重點內容。現階段我國處于社會經濟發展的新常態下,環境監察執法作為環境保護的有力手段,其強化措施仍有待于深入探究。在環境監察執法體系完善的過程中應當不斷加強現代化信息化建設,通過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對環境保護區域內的重點內容進行實時監測,對于一些生產過程中可能會產生環境污染的企業進行信息化監管,充分拓展監察執法的涉及范圍,促進環境保護[2]。并且要充分發揮人民的檢舉權,使人民積極主動的參與到生態文明建設過程中,以多方合力的方式提升環境監察執法工作效率和質量。
3 新常態下我國環境監察執法工作發展創新狀況
作為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要組成內容,環境監察執法是對相關法律法規和制度落實的有力保障,對于保障人民權益,推動生態文明建設進程來說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傳統監察執法模式下,環境問題較為嚴峻,歸結其原因是對環境破壞行為懲治力度較低,致使環境監察執法工作難以提升效率和質量。近年來,國家立足于長遠發展角度,對環境保護法律法規進行不斷完善,出臺了新《環境保護法》,國務院辦公廳也頒布了《關于加強環境監察執法的通知》,為環境監察執法部門提供了明確的工作方向指導,并且提升了其執法權力,可以對破壞環境的行為直接采取有效的懲治措施,環境保護工作進入快速發展的新常態。
3.1 環境監察執法的制度創新
國家出臺的新《環境保護法》對于環境監察執法部門的主體地位予以確認,賦予其現場檢查,獨立執法的權力,使環境監察執法部門的權威性不斷提升。為了更好提升生態環境建設,新《環境保護法》對環境監察管理部門的執法手段進行創新豐富,對存在環境污染的企業進行相應的按日計息處罰、停產整治等權利。這些措施的實行不僅提升了相關企業的環境破壞成本,更是對環境監察執法部門職能和地位的重新確立,相關制度和處理辦法也得到了完善,切實保障了環境監察執法部門的權利和責任[3]。
面對傳統管理模式下政府職能部門不作為的問題,國家在新法中規定,相關的政府部門應當對管理行政區域內的生態環境進行負責,使其不僅要發揮行政管理作用,更要對環境保護予以高度重視,并采取相應的優化措施。為更好地提升其執行能力,相關的問責機制也在不斷建立完善,現階段來說,新環境保護法中就明確了八項問責方式,使各地政府不得不高度重視地區環境保護問題。
3.2 環境監察執法落實方面的創新
傳統的環境監察執法工作經常會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導致其流于形式,為更好地將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制度予以落實,在國家的指導下,各地政府都在積極主動建立完善的監督機制,對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和環境監察執法部門的工作落實情況予以監督。為更好地優化以往工作模式下環境監察執法部門人員結構不合理的問題,各個政府職能部門都在積極加強聯系溝通,通過建立現代化信息交流網絡的方式對環境保護狀況進行交流,逐漸構建了聯合執法機制,實現了跨區域協作的監察執法工作形式,以高效的聯動機制提升環境監察執法工作質量。環境監察執法部門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并不具備司法權力,基于這種缺陷,可以通過公安機關與環境監察執法部門的聯合執法,對于暴力抗拒的行為予以整治;環境保護部門也會積極的配合公安機關對環境破壞行為進行證據收集,并聯合檢查部門對其提起訴訟,追求其司法刑事責任,上訴落實方式的創新切實提升了環境監察執法的落實力度,對于我國環境保護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根據相關調查統計數據,在新《環境保護法》開始實施后的三個月內,全國共處理32件按日計息處罰內容,罰款數額為1298.43萬元,查封案件為518件,移交司法機關起訴案件達到128起,取得了良好的成績。全國各地區也都在結合國家政策形勢,開展相應的環境保護模式創新,環保部門通過對地區政府負責人進行約談的方式使其加強整治,建立相應的監督舉報機制等一系列的措施都在見證環境監察執法的多項創新[4]。
4 結語
當前我國處于社會經濟發展變革的關鍵時期,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對于我國國民經濟發展具有關鍵性影響,在新《環境保護法》和相關政策條例的指導下,各地應當加強對環境監察執法工作的重視,對于相關工作落實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要積極尋求有效的優化措施,嚴格執行國家的可持續發展戰略號召,建立一支高素質高能力的現代環境監察執法隊伍,全面保障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進程的穩定性。
參考文獻
[1]王金南,於方,齊霽等.環境損害鑒定評估:環境監察執法的一把“鋼尺”[J]. 環境保護,2015,43(14):12-15.
[2]范士純,葉敏,李祎.適應新常態創新求作為沈陽市不斷開創環境監察執法工作新局面[J].中國環境監察,2016(4):106.
[3]周珂,汪小娟.環境執法:重拳打出最強力度——新常態下環境監察執法的難點和重點[J].環境保護,2015,43(12):15-19.
[4] 趙洪彬.新形勢下提高環境監察執法能力的途徑分析[J].科技風,2014(21):207.
收稿日期:2018-04-18
作者簡介:林娜,女,環境工程師,理學學士,環境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