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晗
摘 要:“互聯網+”背景下,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已經深入課堂教學領域中,并且發揮著非常重要的輔助作用。研究互聯網技術在高校舞蹈教學中的有效應用,從而進一步優化課堂教學方式,據此,文章淺談“互聯網+”背景下高校舞蹈教學方式。
關鍵詞:“互聯網+”背景;高校舞蹈;教學方式
一、“互聯網 +”背景下舞蹈教學的優勢
“互聯網 +”背景下,舞蹈教學過程更加優化、教學內容更加豐富、教學方法更加科學多樣、教學結構更加合理,如今,舞蹈教學過程的諸多環節都需要依靠互聯網技術不斷優化創新,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進一步提升,教學優勢也將更加明顯。
二、“互聯網 +”背景下的高校舞蹈教學管理系統的功能
1.知識獲取功能
第一,舞蹈知識獲取途徑多樣化,即在舞蹈教學過程中,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能通過多種互聯網途徑獲取知識。第二,舞蹈知識獲取內容多樣化,即舞蹈種類、舞蹈動作、舞蹈技巧等都可以通過互聯網學習到。
2.知識應用功能
第一,舞蹈知識應用方式網絡化,即學生可以將學過的舞蹈知識(動作和技巧)編排成舞蹈,并拍成視頻發布在網上。第二,舞蹈知識應用方式多元化,即學生將網上學到的舞蹈動作與學過的舞蹈動作相結合,創新出新的舞蹈動作。
3.知識共享功能
第一,舞蹈知識共享途徑多樣化,最常見的有微信公眾號、舞蹈交流論壇等途徑,學生可自行組織交流活動,擴展交流范圍,不僅分享舞蹈知識,更可結識更多“舞友”。第二,利用微信公眾號、舞蹈交流論壇等方式還可提升舞蹈知識共享效率。
三、“互聯網 +”背景下高校舞蹈教學方式探究
1.運用互聯網技術優化教學內容
(1)運用網絡教學資源豐富教材內容。豐富多彩的網絡教學資源都是通過互聯網技術(互聯網)得到的,這些教學資源經過教師認真、仔細的篩選,能夠豐富教材內容,不僅更易于學生理解,而且更讓枯燥、乏味的教材內容變得靈活、多樣,多種教學資源的隨機搭配形成全新的知識,從而拓展學生的學習視野[1]。
(2)運用教學微視頻讓學生增長見聞。因為教學視頻能涵蓋最多的教學資源和信息,所以一個短短幾分鐘的小視頻往往就能讓學生獲得最多的知識。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多在網上搜集一些教學視頻,這有利于學生增長見聞,提升其綜合學習水平。
2.運用互聯網技術,以學生位中心創設教學情境
互聯網技術的應用實則是弱化了教師的教學干預力,內容的展示由教師轉移到多媒體設備,這于無形中提升了學生的課堂地位[2]。例如,在教授民族舞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制作教學視頻,并用視頻剪輯器拆分、細化每一個舞蹈動作,最后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教學視頻,從而增強知識的直觀性。
3.運用互聯網技術打造開放式的網絡教學平臺
(1)開通微信公眾號,加入教學內容。教師可以利用微信公眾號把學生集合起來,在虛擬平臺上,學生可以交流學習心得,總結學習經驗,從而提升舞蹈水平。同時可在微信公眾號中加入教學內容,即學習內容、學習方法、學習技巧等,值得注意的是,微信公眾號中的學習內容不宜過難,主要以趣味性知識為主。
(2)善用校園內部官網,培養學生的互聯網學習意識。校園內部官網中可以增加“學習園地”模塊,并在此模塊中加入教學內容,同時還可以加入一些互聯網技術與課堂教學相融合的小論文,從而宣傳互聯網技術的學習優勢,增強學生利用互聯網技術學習舞蹈的意識。
(3)“微課”教學,方便學生時時學習和復習。“微課”是以互聯網技術為基礎的新興教學模式,與傳統課堂教學形式不同,“微課”的教學時間非常短,而且信息載體多為教學微視頻,而“微課”納入教學中,更能方便學生時時學習和復習,教學效率將大大提升。
綜上所述,運用互聯網技術優化教學內容、運用互聯網技術以學生位中心創設教學情境、運用互聯網技術打造開放式的網絡教學平臺等是“互聯網+”背景下優化高校舞蹈教學方式的主要措施。
參考文獻:
[1]楊小強.淺談高校舞蹈教學方法的創新[J].藝術教育,2015(7):200-201.
[2]湯其林.“互聯網+”背景下的高校舞蹈教學方式探究[J].歌海,2017(1):1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