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文照

一、教育教學理念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創新”引起了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共鳴,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成為廣大教師的共識。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廣大教師要立足于教材,立足于學生實際,積極轉變教學理念,樹立新的數學教學觀。摒棄傳統的“注入式”教學方法,綜合運用新的教學方法,如“小組合作探究法”“情感教學法”“多媒體教學法”等,給學生營造一種寬松愉悅的課堂氛圍,通過情景創設,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鼓勵學生大膽討論,大膽說出心中的想法,使學生在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過程中領悟數學之美。同時,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有效滲透數形結合思想、分類討論思想、化歸思想等重要的數學思想,以及一些重要的數學方法,比如:坐標法、換元法、構造法、待定系數法。這樣,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效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二、教育教學實踐方面
教師一味地講解會使學生形成定向思維,只有在不斷地發現數學問題和解決數學問題的活動中,才能有效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基于自身的教學實踐,筆者在數學教學中從以下幾方面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1.充分展示數學思維過程
在傳統的數學教學中,教師往往存在著輕過程重結果的現象,這種教學方法違背了學生的學習成長規律,往往公式或定理的推導過程、題目的分析過程才是促使學生形成數學能力的過程。這段過程的缺失使得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成為“空中樓閣”。由于許多數學思想方法蘊含在概念的產生和公式的推導過程中,因此,我們在教學中應當強化過程教學,真正將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落到實處。所以,廣大教師要深入挖掘教材,站在學生的角度看待數學知識的產生和發展,將其過程直觀、清晰地展現在學生面前。
2.鼓勵學生發散思維,優化學生思維品質
(1)在“一題多解”中培養學生發散思維,增強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例如,已知x2+y2=16,求x+y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本例其解析可采用數形結合的方法,具有直觀性,也可以將其圓的標準方程轉化為參數方程,進而求解,這樣化歸為三角函數,大大優化了解題過程。在橢圓的概念教學中,由于教材通過例3而引出橢圓的第二定義,同時,很好地培養了我們的數學思維,開闊了我們的數學視野。
(2)在“一題多變”中開拓和發展學生發散思維,增強學生思維的廣闊性
“一題多變”模式是將數學問題的條件、結論同時發散,就是對一個問題由特殊到一般或由特殊到特殊的推廣,一般是把條件或結論進行相似變換,即在條件元素的數量上或維數上進行推廣。
(3)有效滲透“數形結合的思想”增強學生發散思維的直觀性,使抽象問題具體化、形象化
數形結合思想把“數的嚴密”與“形的直觀”結合起來,通過相互轉化來解決數學問題,是優化解題的重要思想方法。在解析幾何這門數學分支中,數形結合思想是核心,坐標法是解題途徑。通過以形助教,以數解形,可使復雜的問題簡單化,使抽象問題具體化,兼取了“數的嚴謹”與“形的直觀”兩方面的長處,體現了辯證統一的思想。
剖析:考慮不全面,造成漏解,當直線與圓相切時,也滿足題意。
解:當-1
[評注]注意全部圓與部分圓的混淆。
三、增強學生的應用意識,優化學生能力結構
在數學教學中,加強基礎知識教學,遵循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必須重視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將實際問題數學化,從而促進創造性思維的發展。比如,不等式的應用、線性規劃問題、圓錐曲線等知識的應用都非常廣泛,讓學生學有用的數學,學習生活中的數學,從而很好地運用數學知識法寶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在教法上,充分挖掘教材,大力開展一些有趣的研究性課題,靈活采用現代教學手段,情境教學法、發現教學法等多種教學方法,力求營造輕松、平等的教學氛圍,讓學生行動起來,親自參與,自主探索,從中感受到研究的快樂,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綜上所述,在數學教學實踐中,廣大教師要立足于教材,立足于學生實際,學習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積極轉變教學思想,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同時,要深入研究課本知識,在公式、定理的推導中強化過程講解,加強對學生思維直覺性、發散性和深刻性的訓練,深化問題解決和應用意識,就能對學生數學創造性思維的培養起積極的推動作用。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