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東升
摘 要: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是小學階段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途徑之一,品德與社會教材內容豐富多彩,有較強的知識性和趣味性,適合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在品德與社會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做的是圍繞教材內容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過程中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通過對課本內容的學習豐富知識積累、加強道德認知、注重自身表現,從而開闊學生的眼界,提高學生的道德水平和道德素養,從整體上提高學生自身素質。
關鍵詞: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教材;道德素養
小學品德與社會學科的教學內容包括古今中外的歷史地理知識、人文知識、小學生的思想道德認識等許多不同方面的內容,學習品德與社會,可以使學生在增長知識的基礎上建立健全道德標準,了解為人處世需要遵循的社會規則,學習處理身邊各種問題的正確方法。但小學生自身的知識系統不夠完善,教材中的許多內容都是表層的介紹,需要師生在教學過程中進行充實和補充,這就需要教師注意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引導學生學習教科書教學內容的基礎上運用各種方式實現學習內容的拓展,從而通過這一科目的學習豐富學生的知識系統,增強學生的道德認知,使這一學科的教學真正落到實處,為小學生的整體素質進步打下更加堅實的基礎。本文就品德與社會教學策略進行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分析:
一、拓展教材內容,豐富知識含量
小學品德與社會教材內容涉及的知識類型眾多,幾乎涵蓋了中外歷史、地理、人文、社會等各方面的知識,正因為知識的涵蓋面廣博,造成課本對知識介紹都是概括性的,不夠具體,這種情況下,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多種方式對教材內容進行拓展,使學生學到的知識更加完備、系統,從而切實增加學生的知識儲備,以小學四年級品德與社會課本為例,四年級下冊第一課《藍色的星球》,教材對地球進行了介紹,說明了地球在太空中呈現的樣子,以及地球的半徑、海洋和陸地分布等相關內容,學生可以根據課本內容對地球建立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安排如下教學活動:你還想知道有關地球的哪些知識,你覺得可以通過什么途徑獲得這些知識?然后將學生進行分組,請每個小組的成員互相合作,完成上面的問題,然后布置學生課下搜集有關地球的知識,并在下一課時展開地球知識競賽,請每一小組給其他小組出示有關地球知識的問題,哪個小組回答的問題最多,即為優勝。為了在知識競賽中取得好成績,學生會在課下搜集更多有關地球知識的資料。教師可以運用這種方式,將教材內容進行拓展,進一步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當然,拓展教材內容的方式很多,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靈活運用。
二、聯系生活實際,加深情感認知
品德與社會教材中的許多內容,都與學生的生活實際有著密切的聯系,尤其是思想教育方面的內容,如果僅僅是將教材中的道理講給學生聽,往往會造成學生的認知由于過于膚淺而印象不夠深刻,基于這種情況,教師在進行這一部分內容教學時可以引導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將課本中的道理與實際生活中自己的所作所為進行對比,從而明確自己的行為方式中存在的問題。例如教學《說了就要做》,教師可以結合課本中的故事情境請同學思考:如果你是李寧,你會怎么做,如果你是東東,你會怎么想?在學生充分發表自己意見的基礎上總結:說到的事就要做到,講誠信是做人的重要品質。然后請同學說一說在自己的生活中遇到過的與誠信有關的事情,自己是怎么處理的,當時的想法是怎樣的?分別從自己的角度和對方的角度說一說不講誠信會造成哪些后果。四年級的學生思維活躍,肯定能夠舉出很多這方面的實際例子,教師在這一過程中要注意引導學生的思路,例如由同學之間發生的故事引申到父母和孩子之間、群體與群體之間、國家與國家之間,通過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使學生切身體會到誠信的重要性,從而增強教學效果。
三、開展實踐活動,促進知行統一
小學生的天性是活潑好動的,比起讓他們坐在課堂上聽課,他們更愿意走出教室,到更廣闊的天地中去開闊視野,豐富知識,因此,在教學品德與社會相關內容時,教師要盡可能多地安排學生進行一些實踐活動,通過開展活動,一方面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和道理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喜歡上這門課程,從而更加主動、更加積極地學習。例如教學課文《我們來約定》,首先,教師可以請學生說說平時喜歡的游戲,然后從中選出一個,帶領學生到教室外去做游戲,在游戲的過程中肯定會涉及規則問題,教師就可以相機引導學生說說游戲過程中如果沒有規則會出現怎樣的后果,從而明確規則的重要性。在此基礎上,請學生分組調查學校中、社會上、人們的生活中有哪些規則需要遵守,不遵守規則又會產生什么樣的結果。最后,將學生調查的結果進行匯總,請學生談一談這一次調查實踐活動的心得體會,加深學生對規則的認識,同時也豐富了課堂教學的內容,有效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
總之,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都有很強的拓展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相關設計,采用各種生動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愉悅的學習氛圍中展開學習,感受課程魅力,提高自身素質。
參考文獻:
[1]陳智慧.新課改下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的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0(2):38.
[2]王智勝,林海濤.讓品德與社會課真正的“活”起來[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0(6).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