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德蕓
摘 要:目前,文化遺產已經成為世界各國普遍關注的一種文化資源,甚至可以上升為國家民族興盛的戰略資源。博物館作為文物典藏機構,擔負著保護歷史文物、弘揚民族文化、傳承文化遺產的社會功能。現階段我國的各級博物館發展如火如荼,規模也越來越大,在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方面將會發揮愈加重要的作用。文章主要探討了博物館在文化遺產保護中的優勢,并指出博物館在文化遺產保護中的實踐思路。
關鍵詞:博物館;文化遺產;保護;傳承
我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歷史文化積淀、傳承的文明古國,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祖先給我們留下了大量珍貴的歷史文化資源,為中華民族乃至整個人類文明的進步都做出了重要貢獻。這些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蘊含著中華民族的智慧和民族精神,是連接同胞情感,維護社會穩定的文化根基,使我們乃至后輩子孫都受益匪淺。近些年來,隨著國家對文化遺產保護越來越重視,博物館作為歷史文物的典藏機構,將會發揮更加強大的功能,成為保護、傳承文化遺產的主要力量。
1 博物館參與文化遺產保護的必然性
文化遺產不僅是千年歷史文化的重要載體,更是中華民族歷史發展的有效見證,具有歷史性、時代性和不可替代性,與人類的情感、民族歸屬、社會認知都密切相關。文化遺產作為一種文化符號,能夠讓國人感悟到一種民族情感的認同,并將這種歸屬傳承給后世子孫,這就是文化認同和精神繼承。近些年來,我國的文化遺產保護工作越來越受到重視,但是隨著城市化、工業化進程的逐漸加快,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同樣面臨著嚴峻的挑戰,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任重道遠。
無論我們人類創造出多少璀璨的文明,都將會被覆蓋在歷史長河的泥沙之下,那么我們想要追尋歷史文明的遺跡,其中最重要的一個途徑就是去博物館。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博物館就是一個丈量文化過去與未來的坐標,是人們對話歷史的窗口,其中典藏的珍貴文物見證著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東方文明。現如今博物館承擔著保護歷史文物、弘揚民族文化、傳承文化遺產、教育后人的社會功能,融合著一個國家、民族的歷史文化和現代文明,具有獨一無二的特殊屬性。在新的歷史時期,隨著社會文明的全面進步,多元文化擊撞融合,博物館更要發揮好自身的功能和作用,承擔好保護和傳承文化遺產的歷史責任與使命。
2 博物館在文化遺產保護中的優勢分析
由于博物館在文化遺產保護中承擔著特殊的責任,因此在文化遺產保護過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
一是博物館的穩定性,能夠確保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長效、持久。首先博物館隸屬于國家事業單位范疇,因此具有其他文化遺產保護機構不可比擬的穩定性,可以對文化遺產展開永久收藏和保護;其次博物館的文化遺產保護體系是完整的,不僅有專門的文物技術鑒定部門,還有專業的文物研究學者。這都是做好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重要前提條件。
二是博物館對文化遺產的保護是公益性的,不具有功利性和目的性。近些年來,我們主張社會各方力量參與到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中來,然而在利益的驅動下,對文化遺產保護與開發中過于注重商業利益,忽視了文化內涵的延續和社會價值的提升。博物館對文化遺產的保護是純粹性的,不具有功利目的性,旨在保護和傳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遺產。
三是博物館對文化遺產的保護與開發主張尊重傳統文化的原生態,盡量減少后期主觀干預。在文化遺產保護與開發過程中,受現代文明的影響,很多傳統民族文化摻雜了過多的現代文化元素,正逐漸喪失本我的傳統底蘊。博物館對文化遺產的保護與開發遵循保留傳統文化原生態,充分尊重其真實性,盡量減少主觀因素的后期干預和改變。
3 博物館在文化遺產保護中的實踐分析
3.1 博物館對文化遺產的收藏保護功能
隨著全國文物普查工作的逐漸深入開展,越來越多的傳統文化遺產展現在我們的眼前,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工作迫在眉睫。博物館作為收集、整理、典藏、展示、研究文化遺產的機構,在文化遺產保護過程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博物館第一個重要職能文物收藏,較為完整的保存了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并且展示給廣大人民群眾,這本身就是對文化遺產最好的保護。博物館對文化遺產的收藏屬于一種永久性,并且有技術團隊支撐,是最有效,最安全的一種保護形式。
博物館在收藏保護文化遺產中真實詮釋了文化遺產中蘊含的文化精髓。文化遺產中蘊含著大量的傳統文化信息,人們想要深入了解文化遺產,首先就必須認識其背后蘊含的文化內涵,博物館則擔起這項任務。人們通過博物館展示的歷史文物,就可以了解當時人們的社會狀態、生活環境、民俗風情等等,通過一些文本資料,可以了解古代經濟、社會、思想意識等方面的信息。
博物館能夠最大程度地保護文化遺產的完整性和真實性。在文化遺產保護過程中完整性和真實性是至關重要的兩個因素,然而在實際保護工作中,這兩項是最難保證的,而博物館則是最擅長解決此類問題。博物館擁有專業的技術團隊和先進的文物保護技術,能最真實、完整的還原文化遺產的本來面貌。此外,“生態博物館”概念興起,就是在文化遺產原有地及環境中建立起專屬的文化生態博物館,更好地保護和保存了文化遺產的真實性、完整性和原生性。
3.2 博物館對文化遺產的合理利用與傳承
在新的歷史時期,博物館被賦予了新的使命,為社會進步、人類文明發展服務,并向大眾免費開放。博物館不僅是收藏、保護文化遺產的重要場所,并且在文化遺產的合理利用和傳承上更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博物館利用陳列展示的功能,將傳統文化遺產展現出來,滿足社會大眾對傳統文化的需求。如今我國的博物館事業發展的如火如荼,博物館在文化遺產保護中的任務也是越發艱巨。現階段的博物館應當堅守更加開放、多元化的文化遺產傳承理念,與世界文化展開交流、合作,將文化遺產傳承延續至世界各地。
博物館通過舉辦特色展覽、聯合展覽、多地巡展等多種形式展覽,讓社會大眾充分認識、了解地域民族文化,既能提高博物館館藏文物的利用率,同時以一種館藏資源共享機制,讓文化遺產活起來,文化遺產傳承得以縱向延伸。
博物館應充分發揮其科學研究功能,做好文化遺產開發利用工作。博物館不僅僅是一個收藏機構,更是歷史文物的研究單位。博物館會定期組織文物研究專家、學者進行文化遺產的研究、開發工作,在研發過程中,會時刻秉承科學嚴謹的原則,最大程度地保護文化遺產的完整性和真實性。
3 建立數字化博物館,擴大民族文化影響力
數字化博物館的出現是信息化時代發展的必然產物,也是傳統博物館與互聯網結合的大膽嘗試,在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中將會發揮更大的影響力和傳播力。
在文物館藏建設方面,數字化博物館很好地彌補了傳統博物館無法對一些特殊文化遺產的有效保護和傳承的缺陷。通過計算機信息技術將文化遺產的相關資料文獻、歷史數據建成數字化的系統檔案,能夠確保這些文化資料永久保存,不會丟失、破壞,進而使文化遺產的傳承更加順暢、有效。
在陳列展示功能環節,數字化博物館借助多媒體技術和智能展覽展示傳統民族文化,并且根據不同主題設計線上互動節目,全方位展示文物,滿足觀眾對不同傳統文化的需求。這種新型的展覽模式,能夠吸引更多的年輕人走近中國傳統文化。
數字化博物館打破了傳統博物館在時間、地域空間上的局限性,所有歷史文物相關資料、文獻數據在網絡作用下呈現在大眾眼前,進而擴大民族文化的影響力。
4 結語
博物館不僅是文化遺產的收藏者,更是文化遺產的保護者、傳承人。隨著城市化文明的不斷加快,現代化工業規模的擴大,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工作將會面臨更加復雜的挑戰,博物館也將發揮更加關鍵性的作用。值此關鍵時期,就博物館關注的核心問題如何發揮自己的優勢,尋求博物館與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切合點,將我們祖先創造的文化財富一代一代的延續下去。
參考文獻
[1]陳玲,凌振榮.博物館在文化遺產保護中的作用[J].2010(6).
[2]王路.淺析博物館在文化遺產中的保護作用[J].黑龍江史志,2015(5).
[3]駱曉紅.試論博物館在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中的作用和地位[J].史前研究,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