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國梁
摘要: 《整式的加減》是初中數學教材的一個主要內容,它是解方程、解不等式的重要基礎,《整式的加減》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單項式、多項式的有關概念的基礎上學習的。初中數學當中整式加減法的教學一直是教學中比較有難度的教學,為了能夠讓學生對本章節內容更深入的了解,筆者根據整式教學的特點進行研究,希望能夠給教學帶來一定的借鑒。
關鍵詞: 初中數學;整式教學;方法
1.整式教學中面臨的問題
傳統的教學中,教師在課堂中通過對知識點的講解給學生建立一個數學模型,然后讓學生在學習中通過自身對數學的理解來進行學習,這樣對于學生來說是有一定難度的,而教師在教學中也會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初中整式教學需要運用創新的方法建立一套利于學生學習的教學方法,以此提升學生在教學中的學習能力。教學中教學模式的單一也是教學達不到效果的原因之一,教師只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并沒有關注學生的學習方法,學生得不到教師的正確指導,致使一部分學生學習成績落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也較弱,由于整式加減法的學習有一定難度,學生在學習的時候一旦遇到困難就會對學習產生厭倦心里,導致學習成績的下降。因此教師應當注重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學習方法、通過對學生的關注,改進學生的學習能力。
2.整式教學的學習方法
2.1讓學生獨立思考,增強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在進行新課程導入之前,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課前訓練,讓學生在對生活觀察的過程中領悟到數學,例如讓學生對生活中的物品進行觀察,例如家里餐具的擺放位置,以及擺放的規律,還有生活中衣物的分類擺放。讓學生通過觀察發現生活中的歸類,這就像數學中的合并同類項,即把具有相同特性的物品歸為同一類,在生活中逐漸把數學概念建立起來,從而引起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增強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建立起良好的數學模型。
2.2增強小組討論,提升學生的活躍性。
新課標要求教師將學生作為學習的主人,讓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到學習當中,同時還要求數學學習應該具有活躍性,富有個性的一個教學過程,因此再對學生進行合并同類項教學過程中,還需要教師在課堂中提出一些問題,像是“多項式3x2y-4xy2-3+5x2y+2xy2+5中。①這個多項式中有那些項?②各項的系數又是多少?③哪些項可以合并在一起?為什么?”然后根據問題,安排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學習,在小組討論中,不但能夠活躍學習氛圍,還能夠讓學生在互相討論中獲得更多的思維碰撞。提升學生的主動參與性,從中體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并且能夠發現數學之美。在小組討論中,學生不斷建立同類項的概念,也能夠提升教學效果,增強教師教學效率。另外還可以增進學生之間互幫互助的思想。提高學生之間的團結互助能力。
2.3關注各個層面的學生學習情況。
不同學生在學習上的進度不同,因此教師需要對不同學生進行關注,在學習中發現學生的學習障礙,通過教師的幫助,改進學生的學習方法,例如有些學生并不適合通過發現身邊實物來了解數學,則可以讓學生進行課本閱讀,同時教師利用教學道具,通過更加形象的方式引導學生,或者在教學中不斷對學生進行提問。通過這樣的鍛煉,讓學生能夠加深數學概念,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使他們能夠主動參與到學習當中。讓學生主動將不懂的問題在課堂中提出,或者私下找教師進行提問,讓學生能夠及時得到教師的輔導,避免學生出現成績兩極分化的現象。教師根據學生的特點進行教學指導和教學方法的選擇,通過更加有效的方式增強學生的整式加減法的學習,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
3.整式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初中數學整式教學中教師要不斷創新教學模式,通過更新的教學觀念,運用全新的教學方式實現新課標對教學方式方法的要求。多元化的教學方式能夠有效改善教學效果,教師通過對學生的不斷了解,過多的關注學生的自身學習能力以及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和態度,幫助學生在學習中建立自信,認識自我,改變對數學的看法,將數學看做是一門具有挑戰性的學科,當做是愛好來進行學習。因為學生的差異性,有些學生的學習能力會稍差一些,但是在數學思維能力培養上可以引導學生在思維上進行學習能力的改進,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效果,對學生全面發展有很重要的意義。
4.結語
總之,在對學生進行初中整式加減法教學的同時,需要教師不斷的改進教學方法,以此增強學生對整式加減法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以及數學思維,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整式的加減主要是通過合并同類項把整式化簡,準確判斷同類項,把握去括號要領,防止學生易出錯的地方,并進行一定量的訓練,學生就能有效的掌握好,也為今后學習同類根式的運算打下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