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珊麗
【摘要】:課堂教學規范和實效與否已經是小學英語教學面臨的核心問題。如何使我們不落入無效或者低效的課堂中,首先必須使自己的課堂規范化,本文中主要對課堂教學需要規范的幾個小點進行闡述。
【關鍵詞】:小學英語 課堂教學 提高有效性 規范化
現在,課堂教學規范和實效與否已經是小學英語教學面臨的核心問題。我們一直在研究與追求這樣的目標,教師輕松的教,學生輕松快樂地學,一節英語課也能夠將教師預設的目標準確的傳授給學生。但是我們在平時的課堂中是否依然還會出現 “方法時尚化、手段媒體化、結構模式化、過程程序化、教授表演化”的問題?課堂教學活動一個接著一個,學生在課堂上樂于唱唱跳跳的,課堂氣氛很活躍,場面也很熱鬧,學生也很有興趣,但這些興趣和熱鬧的背后,學生掌握了多少知識?多少學生掌握了這些知識?特別是在基礎知識和技能方面。課堂教學忽視英語教學的本質,一味追求表面,教學的實質效果卻空空如也。也許我們就該考慮自己是否落入了無效或者低效的課堂之中。那何為無效或者低效課堂?我的理解就是大部分學生沒有獲得你所預設的大部分知識,沒有達到我們所設計的教學目標,沒有在這一課堂中獲得具體的發展。那么如何能使我們盡量的遠離課堂無效低效,向高效進展,下面幾點我覺得首當其沖:
一、教學設計,教學管理力求規范化
活動不應該流于表面,流于形式。這點需要在我們備課當中就體現出來,每一步的活動有什么效果,是否為教學目標服務,是否做到面向大部分學生,是否能讓學生接受?如果活動重復,或者只是為了單純的提高孩子的興趣,應該盡量的刪除,留有更多的時間給更有利于教學目標的活動,英語課上,常會有聽說讀寫的轉換,每個方面要求孩子的狀態是不一樣的,所以必須在平時的教學中規范起來,每一步所要求孩子們是什么狀態,做些什么?不可因為怕落了進度而讓課堂囫圇吞棗的過去,讓一些問題留在課后花幾倍的時間和精力去解決。活動設計要目標明確,體現梯度,操作簡便;活動參與面要廣,活動示范要到位,讓學生明白活動的過程;活動成果應有具體的展示,對活動的開展和學生的表現應進行及時反饋。
二、力求課堂教學反饋規范化
英語課一周三節,時間真的不多,沒有其他課外的時間給予。對于課堂上作業中出現的錯誤,我們也曾說要進行課外反饋,卻沒有足夠的時間來實行,變成了空話,孩子很聰明,久而久之,這些錯誤沒能得到及時指正會在以后的學習中更常見。所以課堂上的及時反饋是相當重要的,也是最有效的。課堂教學的反饋同時也要做到適時、具體。比如說學生在各種練習正確時,表揚要客觀,要簡明扼要、恰如其分;在遇到練習出錯時,要講明原因 ,如果能夠提供同類練習,及時強化訓練會更有促進作用。反饋要有層次性:對于學習基礎較差、自信心不足的學生要多提供參與的機會,要以鼓勵和表揚的方式為主;對基礎較好的學生既要肯定成績,也要指出努力方向,對此提出更高的要求。總之,教學反饋的規范化有利于調動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三、力求課堂教學評價規范化
課堂評價規范與否,客觀與否對于課堂教學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聽過一些優秀教師上課,他們的口頭評價不僅能夠使得學生提起學習興趣,還能夠非常合適的將一些孩子所犯的錯誤指出,卻不挫傷積極性。反思平時的教學,我們在課堂中的語言評價局限于“good”“wonderful”“thank you”等之類比較表面化言辭,有時候甚至于在學生還沒有回答完整問題的時候,就已經很慣性的說出“good”,并沒有真正的客觀的達到一定的正確規范的評價,將評價流于表面,這種無效評價沒能激發學習的興趣和調動學生積極參與, 沒有達到課堂評價的真正目的。當然課堂評價不限于口頭評價,還有同伴評價,作業評價,學習表揚卡評價等等多種形式,但無論哪種形式,都要有標準,都要有所規范,不能隨心所欲。以規范為基礎,將評價形式多樣化,以生為本。
四、力求教師工作態度 積極認真踏實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求學生模仿,要求學生規范語音,規范書寫,那最首先的是教師本身應該規范起來,試想一個教師在課堂是語言速度,語音語調隨意,在黑板上的板書隨意,課堂評價隨意,那么在學生眼里受到示范作用的你就會被變成“榜樣”。小學四年級要求學生開始書寫26個字母,小孩子模仿能力非常好,如果教師在黑板上只是隨意的寫下他們,讓學生照葫蘆畫瓢來寫,那么多少學生就有多少種寫法,可想而知,學生書寫的字母有多少是規范的?我們換一種方法,課前在黑板上畫上規范的四線格,先給學生講解四線格的用法,講解大小寫字母所占的位置,給學生耐心的講解書寫筆順,傾斜角度,請寫的好的學生到黑板上演示。教師及時發現問題,及時反饋,及時糾正。教師的一言一行就是學生的一面鏡子,只有我們教師教學行為的規范化,才能形成學生學習行為的規范化。所以我們在課堂教學中應該有效地避免教師的隨意性,積極向規范化靠近。
五、力求作業布置規范化
課堂教學最后一個環節就是布置作業,作業布置要體現鞏固性、實踐性和趣味性,要反映英語學科的特點,因此英語作業應包括書面、口頭和聽力三部分。作業內容要緊扣所學的語言知識,作業的形式要精心設計,不能總是機械式的抄寫,學生會有厭煩情緒,要有預習和復習的具體作業。作業的布置還需要控制好時間,控制好層次,基礎知識扎實的學生可以有更多的要求,比如將抄寫單詞改成,用所學的句子和詞語造句,背誦所學課文,將單詞與句子相聯系,相對而言會讓他們更有成就感。對于較差的學生可以有最基本的要求,慢慢提高難度。 使每個層次的學生都主動積極地完成作業的過程成為自我提高的過程。
但是規范并不是死板的,只是說不能偏離了軌道獨立特行。我們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提高英語學科教學的高效性。英語學科的規范仍有很多細節需要我們去規范與優化。
【參考文獻】
【1】《小學學科教學建議·英語》
【2】魏敏《提高小學英語學習評價有效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