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西東知
摘要:隨著近年來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新課改逐漸被人們所關注,基礎教育階段,要想提升小學教育的質量,就必須做好教學的科學管理工作。藏區小學教學現狀不容樂觀,存在諸多問題。本文中以新課改為切入點,分析做好藏區小學教育改革的措施。
關鍵詞:新課改;藏區小學;教育改革
中圖分類號:G62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9129(2018)07-0219-01
Abstract: With the deepening of education reform in recent years,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has gradually been paid attention to by peopl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rimary education, we must do a good job in the scientific management of teach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rimary school teaching in Tibetan areas is not optimistic and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his article, the new course will be changed into an entry point to analyze the measures for the reform of primary school education in Tibetan areas.
Keywords: new curriculum reform; primary school in Tibetan areas; educational reform
要適應新課改的要求,小學教育階段的管理方式就要發生變化,學校應通過學生學習需求入手,提高教學成果,對學生的學習水平和能力進行分析,通過分析結果實現教育目標,提高教學水平。學習應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指導學生明確學習目的,提高教學質量。
1 新課改下藏區小學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1.1滿足創新教育要求
就創新能力來說,已經成為了民族發展與進步的基礎,同時也是國家興旺發達的動力。因此,在這一階段中進行創新教育,不僅可以培養好學生的創新精神,同時也可以提升學生的時間能力,實現教育的目標。所以教師就要堅持從素質教育的角度上出發,創新教學手段,提升課堂教學的效果。
1.2滿足校外教育要求
現階段小學校外教育逐漸形成,并演變成為具有一定規模的服務市場。通過調查可以看出,每年參與培訓的學生數量在1億以上,使得校外教育成為與正規教育并重的教育體系。教師就要做好校外教育與發展工作,完善教學環節,積極運用好素質教育理念,提升校外教育的效果。
1.3滿足德育教育要求
隨著現代化進程的不斷發展,教育也逐漸進入到了快速發展的階段中。尤其是對于升學教育來說,智育的地位不斷提升,德育逐漸被忽視。但是從實際上來講,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培養好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幫助學生適應好市場的變化,提升自身的道德情操,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滿足發展的需求。
2 新課改下藏區小學教育改革現狀
2.1教育水平整體滯后
藏區小學呈現出點多、分布廣的特點,整體零散分布且普遍規模不大,這就使得辦學成本偏高。教師選擇聘用上存在較大局限性,加上本身教育起步較晚,師資力量嚴重不足,課本多為藏語譯成,師生之間缺乏溝通,造成教學難度增加,整體教育水平滯后。目前新的教育改革必然會對傳統的教育模式起到改變,在新的教育改革初期必然會給教學工作帶來影響,因此多數學校不愿意推行教育改革,害怕導致學生學習成績下降,在這種環境下,新教改的推行速度受到限制。
2.2教學觀念停滯不前
小學教育階段,由于部分地區依然采用傳統的教育方式講課,新課件及輔助教學設施設備利用程度不高,導致學生對學習積極性不高,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影響教學質量。但是實際教育過程中,學習多注重學生的成績而忽略能力。小學教育是基礎教育,要加強學生的全面發展,而不是只注重成績,如果在教學當中,老師只依據成績對學生進行判斷,會對學生的積極性挫傷,并會降低學生對學習的興趣,不利于學生的全面培養。學校依據學生學習成績對學生進行評價,受學校只重視成績輕松學生心理成長的影響,給老師的教學工作造成障礙,迫使老師在教學中,只重視提高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不斷給學生學習壓力,學生在長期的高壓下學習,對學生的心理造成學習排斥或焦慮感。
3 新課改下藏區小學教育改革措施
3.1 做好藏區小學軟硬件建設
藏區小學都十分分散,受地區經濟的影響很難保證每個小學都配備齊全、便捷的新型教學設備和具有豐富教學經驗的教師,因此,可發展寄宿制小學這種教學模式,解決由于辦學點分散、資金不足、設備不全等原因造成的小學教學難題充分利用各種教學資源從根本上給孩子創建一個適宜的學習氛圍,提高小學教學質量。
3.2 打造綜合素養高教師團隊
目前,我國小學教師團隊還需不斷強大和充實,尤其對于生產力水平相對落后的地區而言,經濟的發展嚴重制約教育水平的提高,學生外流及政府財政投入不夠,教育設施和規模嚴重滯后,教師工資水平有限,使教師喪失工作積極性,教育質量難以提高。對于這些問題,政府應出臺相關政策,使專業能力強、綜合水平高的先進教師主動參與小學教學,提高基礎教育水平,提高教師工資待遇,調動其工作積極性,打造一支工作能力強、積極性高小學教師團隊。
3.3 聯系實際構建課程的體系
作為整體教育的重要環節,小學教育在落實素質教育的同時,需跟進時代的步伐,培養創新型人才,校方也需完善教育評估體系,促進學生個性發展。不斷進行教育觀念和設施的革新,激發學生主動創造性,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和價值觀念,提升學生的認知水平,毫不夸張的說,只有健全教育評估體系,才能更好的對學生進行客觀的評價。作為教師應多與家長交流溝通,更好掌握學生學習情況,以便對其進行正確的評價。由于中國文化的傳承特性和差異,中國教育改革的使命一旦實現,就必定具有東西文化互補效應和特征。因為是在東方文化基礎上接受現代西方文化的知識、邏輯、技術和公理系統,這樣的人才培養模式必定具有東西文化互補效應和特征,具有未來人才的特征和國際化人才的特性
4 結語
本文對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教育階段的現狀和改革中存在的問題以及應如何深化教育改革的方針及對策做了明確的闡述,面對新形式及新理念,學校及教職人員應尋找新舊模式中的管理差異,不斷轉變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提高教師綜合素質,促進學生綜合素質全面發展。